摘要: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潜在诸多不利影响因素,使得大多数装配式建筑质量出现各种问题,进而不能顺应建筑行业的具体发展要求。所以建筑企业亟需增强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力度,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增强施工整个过程的管理力度,提升建筑施工总体质量,进而顺应建筑业的具体发展要求。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
前言:简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就是在完善的现代化工程技术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房建技术,并对其进行科学运用,不断能有效缩短建筑周期,还能降低人力资源的使用率。同时还可使房屋建筑的功能变得多元化,突破施工局限性。虽然在建筑中,装配式建筑是主要提倡的工艺形式,但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考虑,装配式建筑始终处于初始阶段,这也势必会使装配式建筑施工遭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进而严重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在此基础上,文章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进行详细分析。
1装配式建筑优势概述
1.1施工质量高、安全系数高
现场浇筑施工所需的施工现场要足够的宽阔,在施工之前应进行三通一平,对搅拌站、工人居住房屋、项目指挥部等位置进行布置。装配式建筑只需要保证运输方便就可以了,机械操作所需的人工较少,安全隐患少,安全系数比较高。与现浇混凝土相比,装配式建筑具有较高的标准化要求、较高的标准化施工和较高的施工质量等优势。
1.2污染少、噪声小
装配式建筑物的主体施工均是在工厂预制成的,之后根据施工要求运至施工现场,合理组装。与以往现场浇筑的施工方式相比,施工现场无需振捣、搅拌混凝土,无需大量施工机械设备,大大减少了扬尘量和施工噪声。因此,它具有噪声低、污染小的优点。
1.3建筑造型美观、独特
在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做出全新判断: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人们对美的向往日益突出,现如今的建筑形式也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根据建筑周围的环境,装配式建筑可以进行设计,并在城市中融入建筑,与周边环境相得益彰。
2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2.1施工准备阶段的干扰因素
在装配式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对隐蔽的风险因素要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制定出完善的质量计划,指导后期工程的顺利开展。然而,装配式建筑在建设过程中,做的准备工作不充足,没有对潜在风险因素进行有效地监管,比如构件存储环境、存储位置、施工图纸审核等,都是影响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因素。
2.2管理者意识淡薄
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容易墨守成规,始终认为对于现如今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传统的管理方式是可以满足其工作的。与传统建筑相比,无论是在哪个方面如施工技术、管理方式,以及施工程序等,装配式建筑都有与之不同之处。当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方式上,不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那这些管理人员的管理方式及理念就不会满足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工程的需求。此外,管理人员自身的不上进,也会对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造成影响,导致无法真正落实更多的制度,这就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发展,对整体工程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3配件供应阶段中的干扰因素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中,会应用多种且数量较大的装配件,整体来说管理难度上升,但是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没有同步前进。此外,针对不同厂家生产的剪刀墙、楼板等材料,虽然统一了规格,但是构件的质量呈现了参差不齐的问题,很难保证配件的有效供应。
2.4机械设备的操作
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多专业的机械设备来进行运输、安装,可见,施工人员具有的专业操作能力成为影响构件安装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经过分析发现,众多装配式建筑中的机械操作人员资质未能满足施工要求,给施工的质量造成的一定的影响。
3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识别与控制研究
3.1更新建筑工程管理观念
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的核心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同时该项工作也是工程整体施工过程中的导向。很多企业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对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的意识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因此,有必要改革和改进现如今的传统建筑工程管理理念,构成一套新的管理观念,以此来满足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同时这种变革并不是与常理相冲突的,是务必要满足现阶段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同时还要关注改革的速度,一定要做到循序渐进,对我国当下的国情进行严格掌控,构建一套更加与实际国情、以及现阶段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发展前景相符合的创新体系理念。
3.2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策略
在施工正式开始之前,项目管理人员要针对整个施工周期制定完善的质量控制方案,并有意识的去关注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工项,制定相应的预案,形成良好的风险管控机制。此外,还要针对当前的施工队伍进行专业的培训,保证其专业能力符合工程的建设资质要求。针对安全施工、质量施工等都要进行系统的培训,提升其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为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大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加大装配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力度,不断提升建筑施工质量,建议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有效控制和管理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其重要性不容小觑,必须给予关注,同时健全培训体系,不断提升相关施工人员技术操作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所以,在进行装配式工程施工中,一旦施工工序和操作流程出现差错,从而影响整体生产质量。如装配楼保护层厚度、平整度、尺寸误差等,都会导致产品质量问题。二,施工设备和机械出现问题。在具体生产中,装配式建筑构件中,不具备检验工具或制造设备,从而使模板间出现不牢固或缝隙问题。三,装配施工中原材料与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不仅影响模板施工质量,而且影响装配施工的整体施工工艺。
3.4建筑工程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现如今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非常不完善,更是不适用于现如今新兴的装配式模式,因此有必要重新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一,应对国外的先进经验进行采纳,设计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根据现阶段我国的国情来看,必须建立一套与实际管理思路相符合的体系。二,对建筑工程管理部门的设置进行重新优化,确保各个部门都可以认真履行责任。还要做好相关的内容如分配制度,意见监督制度,以及用人制度等。政府部门也要对监管力度进行加大,对协助工作做好。
结束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属于一种建筑模式和理念,且这种建筑模式和理念具有现代化与先进性的特点,现如今,装配式建筑自身的优势能够更好地符合大众对建筑提出的各种需求,发展前景非常广阔。然而,因为中国预制建筑应用的短期实践,在具体应用中仍存在许多限制性问题。有必要对预制建筑进行大胆创新以及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对应用过程中的问题进行突破,以及真正提升其使用质量和寿命。
参考文献:
[1]岳成.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建筑知识,2017(15):176-179.
[2]谷传飞.国有建筑企业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优势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71,296.
[3]王龙.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住宅质量监控体系探讨[D].聊城:聊城大学,2014.
[4]刘岚迪.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
[5]高义民,丁建军,李文华.试论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因素的识别与控制[J].门窗,2018(01):159.
[6]王文胜.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