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探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12期   作者:任维伟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更是从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建筑业更是从众多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促进中国经济总体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动力。但在现实中,质量问题却频频出现,成为阻碍建筑行业更快发展的重要原因。建筑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使人们的财产遭受损失,更会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的控制作为保障建筑质量的关键环节,是建筑企业关注和管理的重点。有效地控制施工质量对于保障建筑质量,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引言
        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的脚步,随着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城市化水平也在持续发展中,社会及百姓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建筑工程质量控制问题公众最为关注的话题,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势必要有序开展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工作。为此,需要分析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哪些,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控制好工程质量。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是以制度为准,以制度标准为约束管理工作人员的行为。就目前来说,大部分建设企业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够高,而制度的设立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并没有统一、规范的标准来制定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处理问题。一个合理的质量管理体系是由多个部分的有机组合,从一个质量小组牵头,由项目经理合理分配各个板块的质量管理工作,带动项目总工、质检员、实验员以及材料员等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质量管理工作中。此外,合理的安排与部署也要尽快落实到位,使建筑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1.2质量管理人员专业性不高与综合素质低
        相对于其他工程建设,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领域有法律、行政、技术、经济等内容,因此施工过程中相对来说较为复杂与繁琐。同时,建筑工程建设所需要的人员也必须根据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有所选择,作为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是一名合格的工作人员。质量管理体系中要求建筑工程建设的人员要与时俱进,贴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与专业水平,如经营管理、作业实操、管理决策等内容。就目前而言,建筑工程建设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素质低下、专业知识不扎实等问题,思想层面并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1完善质量控制体系
        对于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工程质量控制而言,还需要注意对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在工程质量控制方面,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控制制度,对于工程质量控制方面的相关标准与要求,还有规范需要给予规定,从而使管理人员在实施质量控制方面具有更好的依据及指导,使工程质量控制得以更好落实。其次,需要完善工程质量控制内容,这一点所指的就是在工程质量的控制方面,需要对各个方面的内容充分考虑,包括工程材料、工程建设方案、施工方法及验收标准等,应当保证这些方面的科学合理,这样才能够使整体质量控制得到满意效果。再次,需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及信息技术等现代化进行工程质量控制,对于工程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且要将其及时解决,这样才能够使工程质量控制得到满意效果。
        2.2确保施工材料质量,把控设备质量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工程材料与设备是最为重要的因素,通过保证施工材料质量及施工设备质量,能够起到保障建筑工程质量的效果。

万丈高楼平地起,材料是建筑工程最为基础的物质条件,最终运用到建筑工程使用中的材料性能与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工程的品质。因此,建筑工程单位势必要严格筛选建筑材料,要做好市场调研工作,通过多比对多分析,根据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及具体情况,选择满足质量要求的建筑材料。此外,在挑选施工设备时,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根据区域而选择合适的设备。不论是选择施工材料,还是选择施工设备,负责采购的工作人员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做出最后决定,不可因为利益关系影响最终判断。在挑选施工材料与设备供应商时,尽量与经验丰富、供货有保障、合作意识较好的商家建立合作关系,从而保证施工材料与设备的质量,保证施工材料能够得到及时供应,确保工程施工得以有序进行。
        2.3创造优良施工环境
        建筑工程质量的优劣受到许多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地质、天气、风向、污染等,而自然环境又是复杂多变的,比如雾霾、冰雹、台风、暴雨、高温等都对工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施工管理者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和条件,结合环境因素,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施工环境加以改进。特别是在施工工地,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的工程,比如混凝土工程、深基础工程、水下工程以及高空作业等,必须做好季节性施工的制度,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止建筑受到冻伤、干裂、冲刷、胡塌等危害。同时,施工监管人员应该不断修缮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加强自然环境和文物的保护措施,尽量减轻施工产生的危害,防止其对环境造成影响,提高施工管理标准,使施工程序走向秩序化、标准化、规范化,实行文明施工。
        2.4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质量管控对于整体建筑质量而言极为关键。当前,不少建筑企业已经引入了全程跟踪式的施工现场管理,有效避免了质量隐患与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现场施工中,管理人员应根究施工实际,设立完善的安全施工管理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工作制度,将安全施工、质量控制的责任细化到每位现场施工人员身上,并将其纳入其工作考核指标之中,配合相关的激励、奖惩机制督促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规范相关规定进行施工作业。此外,施工企业还应结合工程规模及安全管理特征,建立现场安全预警机制,一旦发现不安全的施工因素,应及时排查和解决,将安全事故发生率、质量隐患发生率降到最小,确保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
        2.5注重人员素质培训
        建筑行业环境的改变,迫使管理人员也要也要与时俱进,适时更新自己的管理理念,提升对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视。为了全面提升施工管理人员的素质及技能水平,建筑单位应着力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技能、素质培训,打造一支高素质、技术过硬的是施工管理人才队伍,以此作为施工质量保障的坚强后盾。在培训方向上,除了要让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各类施工工艺、技术涉及的理论知识,还需要提升其实践操作能力和施工现场质量问题解决能力,全面提升其综合管理能力。同时,施工企业还应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方面的管理技能培训,以此确保施工管理人员能严格按照质量控制及安全生产标准,督促与引导施工人员实现施工作业的标准化与规范性、按时高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施工极其复杂,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开展落实监管工作极其重要,这既是对企业自身的考验,也是对施工人员的考验。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工程的特点,从工程实际出发,对工程建设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借助科学的管理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施工任务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11):195-196.
        [2]李东.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农家参谋,2020(7):93,99.
        [3]陈壮壮.建筑工程管理及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231-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