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促进了建筑工程企业的规模化发展,而建筑工程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传统的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管理的需要,致使如何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水平,成为建筑工程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支柱产业之一是建筑行业,它对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伴随着城镇化脚步的加快建筑行业迅速崛起,建筑工程质量及安全生产等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也对建筑行业的工程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而言,大部分建筑行业造成的人民生命财产损害及对我国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关键原因在于建筑行业内部对有效建筑工程管理的匮乏。因此,为尽可能地避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害,我国政府对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进行了相关规定,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建筑项目的工程质量和安全性,促进社会经济的稳步增长。
1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所存在的问题
1.1意识不足
现代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能够保障自身的规模持续扩大,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多数企业将工作重心更多的倾向于工程建设效率的提高,以及工程施工成本的压缩等方面,对于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应有的重视程度,因而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地位不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薄弱,影响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部分工程企业在盲目的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施工秩序与环境不够重视,导致施工现场混乱,阶段性工程衔接不畅,施工现场各级部门与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不仅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展,更加导致大量工程隐患和事故频发,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情况发生,反而影响企业的实际效益增长,得不偿失。
1.2管理制度不健全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工程管理工作开展的先决条件,为工程管理人员提供工作方向的指导,但以目前实际情况而言,由于自身意识不足,在管理制度的制定当中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并且难以做到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因而影响管理工作开展的规范性和可行性。首先,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当中,由于缺乏施工评判标准和奖惩机制,导致工作迟迟难以落到实处,工程管理的实际价值缺失。其次,各级部门职责不清,施工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缺乏,在施工期间,由于工作人员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所导致的操作失误和资源浪费等情况屡有发生,而管理体系和专业质量安全部门的建设又不够完善,严重制约着企业施工质量的提高。此外,建筑工程企业作为污染大户,在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废料、污染气体、颗粒物以及噪音等因素,不断恶化环境,与当前我国低碳环保理念相悖,又缺乏相关的管理措施进行治理,久而久之势必形成顽疾。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
根据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很对建筑工程企业保留着传统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并且当前这种落后的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没有根据现代建筑工程发展的需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这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此外,部分建筑工程企业虽然有着健全的制度,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得到科学有效的落实,使得其管理制度流于形式化,没有真正意义上发挥其作用。
由此可见,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制度势在必行,具体主要体现在:其一,建筑工程企业在开展相关工作时,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成立专业的管理部门负责相关事宜,同时根据当前建筑工程企业的情况,不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其二,建筑工程规模较为庞大,往往涉及到诸多方面内容,是一项系统性而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其全面性,囊括建筑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形成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体系,保证该体系的全面性,例如绩效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监督管理制度等。只有保证各项制度的完善性,确保各项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才能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效果。
2.2材料管理
在材料方面,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各种材料,劣质的材料对建筑质量的危害巨大,当材料进场,工程开始施工时,这时候,工程管理人员要制定科学的材料管理程序,对建筑材料进行控制。首先,要确保各类材料没有质量问题,其次,在材料员采购的各类材料,质量员也要和施工人员交流、以及设计图纸、材料预算等进行核对工作,一方面,可以改善部分工程公司中采购人员吃回扣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对相关材料进行监督,如采购人员将硅酸盐水泥误买成了矿渣水泥,如果这部分水泥投入使用,将会对建筑造成极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部分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的建筑或者有严格要求使用硅酸盐水泥的建筑影响更大。此外,购买来的材料要与材料表、施工要求等相对应,如部分人员可能会由于利益驱使,将原本钢芯的钢丝绳换成了价格较为低廉的麻芯钢丝绳,这显然会对工程的安全施工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对施工过程中材料的监督也十分重要。对于材料管理人员而言,首先要做好材料的进出厂登记工作,如材料的规格型号、申领人、申领时间、申领数量等,对于合格的材料,要建立严格的材料申领制度,并对材料的每次使用、都要有清楚而详尽的管理记录,由于部分项目地处偏远,在施工管理不够完善的情况下,还可能出现材料的遗失情况,因此,材料人员对于库存材料要及时清点,当出现材料不足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反馈。而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时,要严格按照材料的申领程序执行,当出现材料浪费过多或其他不合理情况时,材料管理人员必须向上级报告,管理人员应找出材料浪费的原因,解决问题。而质量监督员可以对材料时常进行抽查或清查,避免出现材料采购不合格或材料储存不合格的情况,对于材料储存,还应注意可能出现的消防隐患或其他安全隐患,尽量避免因人为因素出现的损伤材料或浪费材料的情况。
2.3机械管理
近年来,建筑机械设备的利用,有效地提高了施工速度,减少了施工单位的人员成本和时间成本,在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是相当重要的。在机械设备进场后,首先就是要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安全是工程施工的重中之重,在机械操作中尤为如此,各机械操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规范执行。其次,在施工过程中,工程的质量员和安全员和其他专业人员要及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检修和养护,且要对机械的情况要有清楚的认知,当机械发生故障时,严禁在工程中投入使用。当机械操作人员操作机械时,施工单位也应建立相关的规范制度和监督制度,避免出现因机械操作不合理而影响到工程质量的现象,也不要因为追求施工进度,过于依赖机械而产生的安全质量施工,确保施工机械在施工过程中的合理运用,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
结语
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建筑工程的影响至关重要,提高工程管理工作水平,是现代工程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当中,就需要各级管理人员能够加强自身工作水平,提高监管力度,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雷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城市地理,2014(14):106.
[2]钟敏.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5(46):24-25.
[3]孔志勇.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