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进步,许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照明专项规划,然而在目前的城市照明规划中,存在着对于照明色彩管理方式缺失的问题,或者已有的方法不具有较强的实操性,无法有效地指导下一步设计实施,也无法给管理者提供管理工具。在城市照明蓬勃发展的今天,未经科学规划的照明色彩也给城市夜晚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城市照明规划中如何合理运用色彩,需要得到充分重视。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照明色彩;主色;辅色;场所色;照明色彩管控引导
引言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中以建筑为主体的城市景观总体色彩视觉效果,由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两部分构成。其中自然景观包括土地、山石、草坪、树木、河流、海滨以及天空等生成的自然色彩;而建筑物、街区、交通工具、户外广告、公共设施、公共艺术、夜景照明等人工产物生成人工色彩。城市色彩囊括了建筑、气候、植被、文化等诸多因素,以其“第一视觉”特征直观体现了城市的总体风貌及性格。现代城市的照明受益于技术的发展,为城市带来了更多表现的可能性。从单一的火光源到白炽灯、从荧光灯到金属卤素灯及钠灯,再到LED照明技术的出现,不仅越来越节能高效,更丰富的色彩表现也让城市在夜晚展现出不同于白天的风貌。
1城市照明色彩体系规划与设计的原理
城市照明色彩体系规划与设计的原理主要涉及到以下方面:城市照明色彩体系。实质上指的就是光源色与组成城市夜景观之中的诸多元素,像是公共设施、绿化、建筑物以及道路等等在灯光照射之下所展现出来的色彩融合起来,最终形成整体色彩关系。针对光源色与组成城市夜景的诸多元素在灯光的塑造之下所展现出来的色彩面貌的融合并进行考虑与统筹规划,这就是城市照明色彩体系规划设计。对于城市照明而言,其最为关键的就是城市照明色彩规划设计,要积极的研究并探索当地地域历史文化和周边自然风光特色等等交汇在一起,并借助现代化照明技术来万层。只要在依照当地名族特色、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等之后,才可以促使规划设计出来的照明色彩体系更为的深入人心,从客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整体照明风格和色彩大方向制定出来,才可以在最大限度之上来确保城市照明的最终效果,才可以将属于该城市的个性展现出来,提升文化品位,最终将和谐优美、功能合理夜景画面。
2彩色泛光照明的作用
所谓的泛光照明,是一种立体照明的方案,主要是用于建筑物外部的一种装饰性的照明工作,主要的原理是通过在距离建筑物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一个投光灯,然后将其作为进行立面照明的光源,在将光源打开以后就可以将光线投向建筑物的外墙,经过这样处理的光线一般光色比较好、具有良好的立体感而且艺术效果比较强烈,而在城市的夜景当中,泛光照明主要有以下的几个作用:(1)塑造建筑物的夜景形象,经过泛光照明的建筑物通常会具有更高的立体感。(2)对于建筑物的建筑特色以及建筑外貌能够有更好的展现,能够对于建筑的形象以及外形起到很好的美化作用。(3)对于建筑物外部,则能够通过照明产生良好的室外环境以及夜景色彩。(4)最终许多采取泛光照明的建筑汇集在一起,构成了高雅的城市夜景风光,而且不似霓虹灯的灯光那样的强烈,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夜景文化。
3城市照明色彩管控引导方法
3.1城市色彩规划方法
技术路线方面,国外的色彩规划以法国朗克洛的技术方法最为典型和成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进行城市色彩环境现状调研,包括调查对象的确定、色彩信息的收集、归纳总结调研资料;二是拟定规划设计理念,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制定城市色彩景观总谱、制定城市色彩景观区域分布图、配色方案设计。这种色彩规划方法注重城市色彩的调查研究与归纳总结,重视城市色彩的宏观定位、城市色彩的功能区域划分,已经成为城市色彩规划的基础性方法。
3.2要保证能够体现建筑的功能
我们在进行照明的方案设计时,除去技术设计和材料质量,对于整个被照明的建筑物以及其周边环境的研究必不可少,我们首先要研究建筑物在结构以及艺术上的特色、被照建筑物的结构层次以及环境特征都要进行分析,我们对于照明,首先要注意不能够将整个建筑完全暴露在夜色当中,要学会对于建筑物的藏拙,将建筑物的缺陷最终隐藏在黑暗当中,对于建筑物的光线选择,我们除了要考虑建筑本身,还要对整个城市的夜景基调有所了解,才能够做到不突兀,对于最终的表现效果,要按照建筑物本身的特点来进行体现,一般对于纪念性建筑以及政府机关,应该选择白光来体现庄重,而对于商场、游乐场等应该采用彩光来表示繁华。
3.3对于材料的光学性质要进行注意
一般的建筑在经过彩色光的照射会导致建筑物原本的颜色产生改变,进而产生比较强烈的视觉效果,虽然效果比较明显,但是我们不能够大面积的使用,最好是能够根据建筑物本身的特性来选择彩色投光的颜色,对于建筑物而言,白天与夜晚的色彩不同,还有一部分原因是自然因素决定的,这是由于夜晚尽管建筑物表面的反射很强烈,但是没有白天的漫反射以及光线的逆转,我们在对建筑物进行布置时要能够利用好建筑物的阴影以及其他可以用利用的色彩,除此之外,我们要注意的是光照的亮度一般会与距离的远近相关,一般距离越大而光照效果余额若,我们布置之前一定要对这一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4居住区
对于居住区域的照明而言,其主要以人性化为主,可以借助显色性与光色因素来展现,其是属于控制级照明对象。全方位分析并研究中国城市居民光色偏好性,要尽量的选择位于色相环之上的5YR附近偏红的较柔与暖黄色灯光来烘托出来居住区的温馨与舒适。但是显色性要尽量的控制在适宜的范围之内,不然就会直接性的影响到使用者人服饰与脸色。总之,目前,作为一种文化,色彩所牵扯到的范围十分宽泛,文章对于城市照明色彩规划理念以及各个区域色彩的规划设计来实施全方位的分析与探索。城市照明色彩规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可以相继出台禁止色谱与推荐色谱,来获取到对城市照明色彩的整体性掌握,预防发生损坏环境不协调色彩冗杂的形式,由此可见,本文的研究也就显得十分的有意义。
3.5植物照明
以绿色照明为理念,减轻在景观照明设计中存在的能源浪费以及光污染问题,改善照明质量,提高生活的环境。植物照明在夜间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增加了人们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夜晚给了我们重新定义植物的机会,因此要根据每种植物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照明形式使植物的照明更加有品质。
结语
城市对照明的需求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经过不断的发展,照明能够提供的价值也越来越丰富。
参考文献
[1]谢浩,张伦琳.城市建筑的彩色泛光照明设计[J].广西城镇建设,2014,28(2):32-36.
[2]管海鸿.浅谈某大楼泛光照明设计[J].机电信息,2016(21):111-112.
[3]陈军.浅谈某证券交易所大楼的智能照明设计[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3):00087-00087.
[4]张国剑.浅谈楼宇智能照明控制设计与实现[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9):173-174.
[5]陈建军.浅析建筑泛光照明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
[6](德)哈拉尔德?布拉尔姆.色彩的魔力[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