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建筑工程的工程项目具有投资大、风险高、施工周期长等特点,在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会因种种因素诱发项目管理风险,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留下安全隐患。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非常重要。本文先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风险,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具体的风险控制对策,旨在为进一步提升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效建言。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羡慕;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施工过程越来越复杂,这就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管理的风险。因此,为了避免施工中的风险问题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效率、质量及效益,必须要加强风险与控制对策研究,以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有效规避工程风险,使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分析
(一)责任风险
责任风险是建筑项目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风险之一,依据相关规定可以明确,总承包单位和各个分包单位,针对分包的工程质量,具有连带责任。现阶段,小部分的专业性分包企业施工能力比较差,如果施工质量检验不达标,因为无法独立承担工程项目返修责任,总包企业需要面临责任风险。作为建设单位要求总包企业尽可能选择施工能力较好的专业性分包企业,有效减少责任风险的出现。
(二)监理风险
监理单位可能在工作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监理单位是专业技能方面的技术服务,我国建筑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后遗症之一就是监理方面的工作仍然不够到位,因此即使监理工程师很好的履行了合同中的工作内容,也有可能因自身专业技术能力不够而造成风险。行为责任方面,由于监理队伍良莠不齐,作为业主雇佣的工程技术负责人,本职工作就是要监察工程项目的质量和进度,在某种程度上监理工程师可以代表业主,所以当监理工程师违背工作职业道德或失职,则会给业主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由于现代施工技术的发展,许多新的施工技术运用到工程项目中来,这些新技术只有通过实际运用,并经过时间的流逝才能暴露出问题,所以监理人员是无法保证工程项目所有部位和细节都没有问题的,这是监理职业本身的工作局限性。
(三)合同风险
合同是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具有法律效益的约定,通常情况下,在合同条款确立和签订的过程会出现风险。在确定合同内容、选择计价方式和订立条款等过程中,业主一般处于优势地位,施工企业必须在合同中将自己与业主的责任明确规划,在出现风险时双方应当承担哪些责任,防止合同条款确定上的疏忽从而导致自己的合法利益受到损失。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控制对策
(一)强化风险管理意识
为了保证建设项目管理风险得到有效预防控制,需要建设单位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断强化工程风险管理意识。在建筑项目管理环节,要求管理者要加大风险管理防范,树立正确风险防范意识,更好的规避风险。
结合规定和和实际情况要求施工企业不断加大人力、物力与财力等方面的风险防范,监管施工单位对施工作业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意识培训。另外,对于建筑项目技术人员方面, 要加大知识培训力度,让技术人员能够更为熟练的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同时要求管理者还要结合新型施工工艺的特点,多方面优化管理环境,从根本上减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出现。
(二)健全风险管理制度体系
第一,制定完善的资金管理机制,保证建筑在设计、施工和交付等过程中对所有资金的使用严格监管,为各分项工程在工程预算、成本控制等多个方面提供保障,杜绝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浪费资源、以权谋私的现象。
第二,完善工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积极做好工程中所有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包括技术、施工、以及其他管理人员等。同时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通过为员工制定培训活动,为工程的科学施工奠定基础,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此外,还要加强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提高其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其责任心,降低项目工程管理的风险性,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
第三,对工程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建立统一管理制度。在工程建设期间,具体的项目管理人员应按照实际的制度要求进行建筑材料的采购、建筑机械的检修以及维护、以及建筑材料的领取等多项管理工作,并对各项工作的质量严格控制,避免工程在建设过程中使用到不合格的材料和设备。同时,减少工程材料的浪费,降低项目工程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提高工程质量以及工程建设人员的安全。
(三)提高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
信息系统可对项目管理的风险控制产生重要影响,其可提高项目风险管理的工作效率以及质量,因此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系统构建时,根据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收集和项目工程相关的文件以及资料。同时,还应勘察施工现场的施工环境,对具体的地形、气候等实地了解;为做好工程的预算工作,还应对当前施工材料的市场价格进行考察,并明确政府的相关政策,将这些资料收集全面,预测出项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制定出具体风险的应急策略,将所有信息录入信息系统,完善系统的信息,便于施工过程中为相关人员提供科学依据,降低项目管理工作出现风险的可能性,提高管理水平。
(四)完善合同管理
完善建筑工程项目合同管理,可降低管理工作出现风险的可能性,减少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施工变更、业主索赔等现象的发生,进而控制各项变更工作导致其他问题的出现,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在此过程中,应加强合同签订时各项工作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签订合同,仔细审核合同内部的各项条款,避免模棱两可的条款导致后期工程质量存在问题延长工期,同时也可避免发生各种经济纠纷现象。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尽量减少工程变更,以免增加成本和项目管理风险。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各种风险,在具体的项目管理实践中,应加强对风险的研究,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对策,从各个角度入手减少风险,降低损失,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效不断得到优化提升。
【参考文献】
[1]何永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规避对策分析[J].居舍,2020(13):115.
[2]常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当中存在的风险及解决对策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8):137.
[3]汪涛.研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