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国有企业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档案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提升档案工作水平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级档案部门大力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努力使档案工作与社会发展同步。
关键词:国有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
引言
企业档案管理涵盖了企业发展的全部历程与资料,它以多种形式保存下来,实现了对企业发展历史的全面记录,对其未来发展极具参考价值。而对企业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对有价值的资料进行科学分类整理,明确档案管理的流程与环节,以便有效提升档案利用效率。因此,企业档案规范性管理是发展现代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有利于维护企业正确发展方向,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
1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性
档案的重点是收集并保存资料,也具有种类繁多的特点,真实记载着存在于历史中所发生的事件、任务或任务过程等,为后续的发展提供真实性的参考和借鉴,对于各个单位或企业而言,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回顾单位或企业的历史真实面貌,也因此,任何的档案管理部门需要将文件、音频视频等文件收集保存起来并进行分类和整理,配合信息化技术,确保资料保存的质量。
2全面分析企业档案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档案管理意识薄弱,重视度严重不足
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虽然在不断深入,但尚未在全员范围内得到重视。具体来讲,在企业管理层,将重心放在经济发展与建设方面,认为档案管理可有可无,是软工程的代表。基于此,档案管理工作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思想滞后,管理观念不强,档案管理工作整体上体现为无力性、规范性不强。一些企业未成立专门与正规的档案部门,档案人员结构不合理,管理设施落后,更新不及时,影响档案服务功能的发挥,满足不了档案管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标准。
2.2 企业档案管理忽视信息技术的价值信息化发展进程缓慢
目前,信息化成为企业档案管理的趋势,是完善档案管理工作、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水平的关键。但是,很多企业仍以传统纸质档案为主要模式,档案处理效率不高,无法满足企业对档案的实际要求,不利于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在计算机技术与档案管理的融合中,计算机凭借其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凸显优势,打破了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制约,它以先进科技手段为依托,有效改善了档案管理效果,增强了档案质量,为企业档案发展增添了动力与活力。
3优化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3.1对档案管理程序进行规范
制定有序的立卷、归档以及调档工作流程,平常的管理工作中严格按照流程执行,确保每个流程都有专人负责,确保档案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另一方面简化档案管理的程序,在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都有保障的前提下简化办公室的管理程序,这样能把多余的精力放到档案管理的问题上。
3.2对档案进行信息化建设
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已经应用的很广泛,计算机的应用随处可见,这就使得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很难适应现代化的发展。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管理是现在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它不仅可以实现普通档案资源的分享,同时也避免了纸质档案长时间翻阅带来的损坏,很好地保护了档案资源。所以对档案实施现代化的管理,不仅可以提高档案系统的实际应用功效,也利于档案的规范化管理,同时档案的开放程度以及利用程度的功能也得到了较好的开发。
3.3对档案实施科学管理
办公室对档案进行科学管理也能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为了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对其实施科学管理,立足服务社会,按照单位的实际发展需求,引进信息化管理。优化档案管理的运行机制,提高档案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的水平,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档案管理机制,对其进行完善强化,为进一步实施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管理打下基础。
3.4增强档案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
实施档案规范化管理最重要的工作部分就是要增强档案管理意识的宣传力度。为此,各单位、组织或企业都要先确认档案管理部门的正确的档案管理意识,在平常的档案管理工作中,直接将规范化的相关内容添加进去,先由单位、组织或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对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有正确的,全新的看法,继而可以真正认识到规范化对档案管理的关键性。在此之后,由各单位、组织或企业的领导和管理层将档案规范化管理模式与自己的工作特质相结合,不仅会起到一定的带头示范作用,也能为本单位、组织或企业的后续档案规范化管理模式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而在宣传档案管理意识的同时,可以通过整合单位、组织或企业的档案信息,并结合实际的档案管理工作现状和特征,进行更有效的宣传。这也表明,先从领导和管理层人员规范档案管理的意识,也能够为整个单位、组织或企业的档案规范化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4国有企业档案规范化创新档案管理工作
首先,当前我国电子文档的技术目前仍有待提高,因而电子档案的处理与编制比纸质文件的处理有更多、更繁杂、更难办的问题。每个档案管理职员需要以身作则,对于新出现事物或技术要积极面对,于自身而言,不要局限于文档管理工作,要把目光放在长远发展上,从长远角度来看,做好当前的文档管理,就是为未来作铺垫,因而要时刻谨记对历史负责,依据严谨的规定,勇于钻研电子文档办理的规则、方式与体系,引导电子文档的实际办理。最后,加强档案的日常管理,以确保信息安全。档案信息平台的日常管理是否规范化,决定了档案的安全性和日常运行的稳定性。因此,档案管理员必须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保持电子信息的物理机密性,严格实行不联网的保密性和不保密的网络。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中充斥着各种病毒。作为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平台在受到恶意攻击时很难处理,这将导致整个平台系统瘫痪,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防止外部网络访问,以防止平台受到恶意破坏。在日常管理中,还必须确保档案内容不会泄漏。档案平台涉及更多的个人隐私。员工严格遵守保密职责,加强对各种保密制度的研究,不允许将任何与工作有关的文件带出办公室。同时,更需要定期地做好数据备份,防止在发生意外情况时丢失归档中的信息。意外断电或平台系统代码故障可能会导致平台数据库中的信息丢失。因此,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定期备份数据库,以保护数据库信息。
5结束语
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必须做好建设规划,根据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客观规律,从制度规范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应用系统建设、信息资源建设四个方面,科学地制定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合理安排建设进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企业总体信息化建设的一部分,要与其他业务系统统筹、同步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过程也是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娟.企业档案管理规范化建设探讨[J].化工管理,2019(26):6-7.
[2]郑茹楠,吴昊,岳海涛.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信息化定位与思考[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08):83-84.
[3]刘明阳.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9(04):69.
[4]徐雪梅.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对策探讨[J].人力资源管理,2016(7):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