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12期   作者:商普
[导读]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市政工程成为了重点的建设项目,而城市道路又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摘要: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市政工程成为了重点的建设项目,而城市道路又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市政道路建设有着工期要求紧、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地下管线多、保通要求高的特点,这就使得施工安全管理成为了工程施工中的重中之重。基于此,本文从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通过对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的分析,进一步探索了创新市政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希望能对同行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
       
       
        前言:市政道路施工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城市,且属于露天作业,因此它受到了交通、环境等众多方面的影响较大。由于影响市政道路施工安全性因素众多,而且各种因素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变化,因此,必须加强市政施工安全管理,通过对施工资源的科学配置,充分利用先进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确保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性,为建设高质量的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1.1提升施工质量
        若缺乏有效的管理环节在市政工程施工阶段,势必会造成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差,有不按流程施工或偷工减料的现象出现在施工中,这对于市政工程的顺利开展是非常不利的。但是通过市政施工管理就能对此问题予以有效解决,通过对施工人员责任意识的全面提升,保证市政施工质量,使其在施工阶段更加负责、认真的工作。
        1.2保障施工进度符合预期要求
        因为市政工程开展中会涉及到诸多内容,这也是施工中经常遇到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若是不能及时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影响工程施工进程,所以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1.3最大程度优化配置资源
        在市政工程开展中需要多个部门协作,这些岗位上的人员若配置不科学合理,就会严重浪费人力资源。但是通过施工管理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优化配置人力资源,使各岗位工作人员对自身职责认真履行,切实保障市政工程整体效益的提升。
        2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问题
        2.1管理条例不完善
        目前,我国已经颁布了不少建筑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法规,试图通过制度对施工安全进行规范性管理。而且不同的地区也因地制宜的发布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条例,也给道路施工安全性添加了保障。但是,现阶段道路工程法规依然不够健全、不够完善,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强,这就需要长期的时间和经验积累。
        2.2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在市政工程开展过程中,相关建设单位过于重要施工效益,不够重视对安全管理的创新,对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投入明显不足。尽管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并投入了一定的精力与资金,但由于后续建设缺乏,导致安全管理信息化水平在市政工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出来,不仅阻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创新,还会影响市政工程的施工进程,大大增加了管理成本,管理工作效率明显较低。
        2.3缺少安全教育与培训
        企业缺乏安全管理认知,进而忽视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甚至有些企业从来没有对员工进行过安全培训,或者培训形式流于表面,纯粹为了应付检查,虽有培训相关记录,却无实际培训过程及内容。而在我们施工现场的一线施工人员中,有不少是来自于底层的农民工,上岗前几乎没有接受过任何的培训考核,对安全施工没有任何的概念,进而导致了安全事故频发。
        3创新市政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策略
        3.1创新企业管理理念与管理制度
        创新市政工程安全管理理念在市政工程开展中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下,市政工程安全管理也要做到信息化,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式与理念。

至此,市政相关企业应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结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对安全管理信息化管理制度予以建立和完善。
        3.2建设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
        对于安全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应在市政工程中予以明确,企业通过对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建立,并将其充分落实在市政工程开展中,保证安全管理信息化系统在工程中的顺利运行。同时,加强对安全管理信息化建设后续资金及精力的投入力度,增强市政企业信息化运作水平,配置安全管理信息化设备,从而为市政工程的安全开展保驾护航。
        3.3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
        为显著提升市政道桥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建设工期,务必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控制,提升技术的使用率,科学合理制定施工管理流程。作为施工单位,还必须对市政道桥工程施工管理控制工作进行重视,构建专门的管理控制部门,进而对施工现场进行管理控制,为施工作业的有效实施提供高效指导。与此同时,还要与现场施工条件和实际施工内容相结合,拟定可行性的激励机制,制定标准化及规范化的管理方案、奖惩制度,对施工流程及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理与控制,防止出现安全事故,进而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促使企业生产效益得以提升。
        3.4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
        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会用到很多的施工设备,加强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防止出现设备安全问题。首先,完善设备使用、维修与保养制度,根据施工过程对设备的具体要求进行设备资源的配置,确保施工设备的有效利用率。一旦发生设备异常要第一时间进行检修工作,严禁设备带病作业;其次,完善设备的使用计划,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配置合理的设备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尽可能待所有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后再开工,进而减少施工事故的发生。
        3.5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也是众多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关键。首先,对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与考核,聘请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对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尽最大可能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其次,定期召开安全知识交流会,旨在强化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操作技能的熟悉程度,培养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坚决防止违规操作。
        3.6重视培养信息化管理人才
        在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下,市政企业要想提升自身竞争能力,就必须重视对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养。随着安全管理信息化进程在市政工程中的快速推进,必须有相应的管理人才,才能使安全管理信息化作用在市政工程施工中充分发挥出来。至此,市政企业应采取针对性措施,吸引专业化信息管理人才,并在日后工作中,重视对其管理素质、管理理念思想、信息技术操作水平以及信息化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使其成为更加符合新时代安全管理信息化需求的管理人才,从而为市政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效果的稳步提升贡献力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施工安全管理的责任重要,管理者要进行深刻的反思,将安全问题贯彻到施工的每一道工序中。只有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让规章有的放矢,才能将不安全的因素消灭在萌芽阶段。施工人员要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口碑放在首要位置,科学的开展施工安全管理,统筹安排生产、质量、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提升施工质量,同时也能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徐宇峰.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解析[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4):231-232.
        [2]曹阳.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7):252-253.
        [3]夏杰.道路桥梁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9):119-120.
        [4]黎发文.简析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J].建材发展导向:上,2017,15(2):208-209.
        [5]郑发.探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策略[J].山东工业技术,2018(06):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