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振江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整体技术的提高。BIM技术自出现就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领域,并给这一领域提供了方便,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整体技术的提高。BIM技术自出现就被广泛地运用于建筑领域,并给这一领域提供了方便,得到了行业内的认可。工程是具有较大竞争力的建筑产业之一,将BIM技术融入工程造价管理,能提供很多帮助。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快速化发展,BIM技术在近年来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尤其是在建筑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方面。虽然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发展中已经广泛的对BIM技术进行了使用,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还是有着一定的问题存在,只有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才能够更好的促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促使建筑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1 BIM技术的特点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工程造价管理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就工程造价管理的成本而言,可能只是整个建筑项目的1%左右,但对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性、经济效益却能够产生巨大的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的全过程都有所应用。现阶段,大部分企业倾向于将工程造价管理的重心放在施工阶段上,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的设计与策划阶段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就BIM技术而言,其能够满足项目设计策划阶段的各项需求,其不仅能够建立工程造价模型,帮助工作人员形象生动地理解和管理工程造价;还能够整理各项指标,清晰地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BIM技术能够通过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各项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建立造价管理模型,进而对项目进行全面管理。这是一种建立建筑信息模型的技术,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行业为提升经济效益,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视。BIM有着较好的数据分析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工程量,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
        2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2.1BIM技术在工程投资决策阶段的运用
        在工程建设中,造价贯穿整个项目的估算、预算等环节,传统的投资预算过程费时费力,投资预算指标缺少全面性、合理性,信息数据的共享性较差。工程建设方案对投资决策具有指导性作用,对于决策者而言,投入BIM技术使用,可有效预测目前项目中的不足之处,明确判断项目中的功能风险,便于决策者及时纠正和调整。BIM技术在工程投资阶段的决策控制,能够充分发挥其大数据信息处理技术优势,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全面分析,通过组建工程信息模型,拟建具体工程建设中不可见的环境中,在保证估算工作完整性的同时进行项目投资估算,减少工程前期建设的疏漏,确保提升造价指标的可行性,进而提供最佳投资方案,指导单位做决策,确保造价指标在实际运用中更具灵活性、运用面更广泛,降低工程建设成本,节约工程造价,提升工程项目效益。
        2.2设计阶段
        在工程刚刚开始设计的时候,需要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对其实施相应的研究分析,挑选出最科学合理的方案实施。利用BIM技术能得到更加全面的数据信息,同时选择出更加适宜的方案,按照设计方案使得项目的进行更加稳定高效。因为工程项目跟很多专业内容都有关系,所以在实施工程的过程中,很难避免出现问题,因此需要科学合理运用BIM技术,充分发挥其功能,把数据进行准确的统计,使得项目在进行过程中没有问题发生,最大限度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这样就算发生了意外状况,建设单位掌握了准确的数据,也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和解决。
        2.3用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招投标环节
        信息接收的时效性与完整性对于造价管理工作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造价核已经逐渐成为了造价管理的绊脚石,传统方法造成误差偏大,并且随着数据逐渐增多,工程项目逐渐复杂化,目前来看只有运用BIM技术,可以达到快速检索和分类数据信息的效果,避免了参考数据不可靠的不足。

投标企业在了解项目数据模型以后,便于整个造价管理项目建设情况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筛选投标策划的难度,从而增加了筛选最优方案的效率。
        2.4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施工阶段是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周期最长,变数最多的阶段,所以对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来说,也最为复杂。首先,BIM技术的碰撞检查功能,可以将建筑、结构、机电等不同专业之间的模型在软件中进行模拟整合,及时发现施工设计图中的设计缺陷。首先,可以避免或减少设计、施工中的变更,减少签证发生量;其次,可以合理地安排施工流程、人员安排、物料采购等环节,从而有效地进行资金调配,控制运行成本;再次,可以发现施工中很难发现的一些问题,从而降低施工难度和施工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2.5工程量计算
        在我国未普及计算机技术之前,建筑行业对施工中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都是以人工为主的,先是由造价员根据工程项目施工图纸的详情对项目开展的工程量进行计算,然后在参考市场上的价格进行预算定额的计算,最后在根据相关的造价计算规则对预算报表进行编制。但是这样一种全程人工的数据计算收集方式是比较复杂的,所以比较容易出现错误。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化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的使用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各种便捷的软件也呈现在了设计师的眼前。但是在对软件的使用中,部分的软件并不能够起到实质的促进作用,例如套价软件的使用。在对此类的软件进行使用时,仅仅只是在工程设计阶段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不会对整体的工程量进行计算,更不能够对统计工作的开展起到作用。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工程量的计算要求也是在不断地提升,所以就诞生了三维算量软件。而BIM技术则是将三维算量软件结合使用,将自身的模型组件时间进行了有效的提升,并且能够依照相关的参数对模型赋予基本的属性,软件的集合运算与实体减扣功能的有效使用,将传统的人工数据统计模式进行有效的改进,从而促使统计工作完成的精准度提升。
        2.6BIM技术在工程竣工阶段的应用
        工程竣工结算作为工程建设的收尾环节,为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供重要依据,对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工程变更签证资料等各类信息进行汇总,从而确定最终的工程量和阶段价格。工程竣工结算涉及相关的财税、会计核算等方面,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质,要求造价人员具备更高的综合能力,然而BIM系统的完备信息库可直接生成结算报表,对前期的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对全部工程量信息和结算款进行统计,并对前期各阶段工程信息进行补充和完善,并在信息平台上进行信息公示,增加工程竣工阶段造价管理的透明化,确保更好完成工程竣工阶段工作。在工程竣工阶段应用BIM技术,通过建立工程模型,对现阶段的施工人力、物力资源进行科学划分和分配,优化施工现场的资源配置,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有效存储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信息数据,对已经竣工的工程进行多维度统计,减少工程造价误差,利用BIM5D技术的项目集成管理系统可将价差调整、洽商签证集成在模型上,高效、迅速形成工程结算模型和竣工结算模型,推动工程竣工结算工作顺利开展。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实际进行工程建筑的造价管理过程中可以对施工全过程和各个阶段进行有效的管理监督工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确保成本管理的有效性,形成价格管理和阶段管理中的有效联系。
        参考文献
        [1]刘丽红,胡新萍.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2020,46(3):214-215.
        [2]何景钦.简析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7):168-169.
        [3]苍雨萌.大数据时代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农经,2020(4):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