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与防渗技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2期   作者:于淼1 常峻1 郝云清2
[导读]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渠道防渗技术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使得水资源的使用面积扩大,增大水利工程建设效益。
        摘要: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运用渠道防渗技术能有效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能够避免水资源浪费现象,还能够使得水资源的使用面积扩大,增大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另外,在建设水利工程的过程中运用渠道防渗技术还能够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合理的控制水位,使土地使用面积得以节约,并且还能够减少其它建设的建设成本。因此,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渠道防渗技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渠道防渗技术;农田水利;应用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诸多的技术利用为提升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防渗技术的利用对施工安全以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目前部分防渗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环节存在不科学的情况,需要对不同的施工材料选择相应的防渗技术,一旦出现渗漏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下对相关的技术性措施进行分析。、
        1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
        1.1实施渠道的科学优化,最终完成节水目标
        通过相关数据调查可以得知,应用渠道防渗措施之后,项目建设投资费用显著降低,引水规模得到了合理控制,不但能够节省项目维修管理过程中使用的费用,与此同时还缩减了渠道土方工程占据的地面空间。
        1.2有效规避耕地盐碱化问题
        部分水利工程中由于出现严重的渠道渗漏,使得周边农田的地下水位持续上涨,大多数灌溉区域已经初现盐碱化端倪,对其实施渠道防渗处理之后,此种现象得到了良好控制。
        2渠道防渗问题出现的原因
        2.1化学反应引发的渗漏
        一般来说,如果土壤中包括酸性物质或存在大量无机盐成分,在水利工程建设期间会容易与其中的混凝土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久而久之,会弱化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导致工程结构严重受损,继而出现渗漏情况。
        2.2水利工程排水能力低
        如果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设计不合理或者防渗施工存在问题,就会导致渠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渗水情况,该水利工程的排水性较差,会对灌溉、防洪、泄洪造成影响。此外,施工期间的混凝土浇筑存在问题会造成裂缝出现,渗水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2.3地质原因导致渠道发生渗漏现象
        如果农田周围的地质属于较为松散的情况,那么将直接影响到渠道运输水资源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发生地下水的反渗现象,这种情况下更易使渠道的性质遭受到破坏,是造成渠道大面积渗漏现象的主要因素。由于地质原因形成的渠道渗水现象具有一定的突发性特点,很难进行控制。
        2.4没有充分重视后期维护
        水利工程在进行渠道防渗处理之后,后续还要进行合理的技术养护,以保证工程的正常使用周期,但是部分工程施工人员没有充分重视,工程结束之后为了节省人力物力直接忽略了后续维护环节,导致部分渠道发生问题未被及时发现,引发渗漏。
        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
        3.1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渠道防渗漏水利施工中,沥青防渗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该技术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法、埋藏式沥青薄膜法、沥青席法,通过沥青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对渠道渗漏部位进行填堵,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沥青防渗施工技术的不同施工方法如下:首先,沥青混凝土法。该方法把砂、碎砾石、沥青等材料加热,然后通过不断捣压、搅拌形成粘合性强、耐用持久、理化性能稳定的防渗材料,在施工期间可以对防护面厚度调整[3]。其次,沥青席法。该方法主要在石棉毡、麻布、苇席等材料上涂抹沥青,然后制成卷材,可以在施工期间进行铺设,这样就有效提升了渠道防渗效果。对于该方法的利用,铺设的过程中对接缝处要加强重视,主要是用沥青有效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缝隙造成渠道渗漏。最后,埋藏式沥青膜法。

该方法是把渠道的底部压实,施工人员会在表面撒一层水,之后会使用机器在表面喷洒热沥青,用沥青保护膜进行覆盖,起到更加有效的防渗漏效果。施工要点在保护膜上铺设一层素土,其作用在于可以防止沥青破坏或老化。
        3.2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的应用
        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作为农田水利渠道中的新型防渗技术手段,不受农田水利渠道建设中的环境因素、地质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影响,在不同地区中的农田水利渠道中都能够进行运用。运用混凝土材料防渗技术进行渠道防渗施工能够有效地弥补农田水利渠道的土质缺点,使农田水利工程能够避免非常多的漏洞。在运用混凝土材料防渗施工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混凝土的搅拌,搅拌的时间过长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质,时间过短又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所以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严重影响防渗效果。本文针对混凝土搅拌时间进行详细分析,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需要以混凝土的坍塌度为基础,选择合适的搅拌机型号,并合理地设计搅拌时间。
        3.3渠道断面设计防渗
        设计好渠道断面设计能够强化防渗效果,在设计渠道断面之前,要了解地区的地形地势以及土质情况,合理控制渠道水深与河宽之间的比例,做好后期数据校对工作,例如核对参数时可以使用机电排灌标准,确保渠道断面设计尺寸满足实际工程应用的设计需求。等待图纸结构确定下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进行填方、挖方等工作,协调好设计点与监测点之间的关系,对渠道进行放样处理之前,规范地面平整度,保证后续施工能够符合实际工作要求。防渗渠道施工的难度相对较高,所以需要采取的工艺复杂程度也比较高,例如施工人员往往需要处理地面沉降、裂缝、漏水、冻胀问题等,土壤中的水分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而结冰,导致土壤中的颗粒间距不断增加,扩大土壤体积,形成冻胀现象,使渠道地面高度无法满足施工要求。因此在渠道断面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地理环境与温度进行。
        3.4灌浆防渗技术
        灌浆防渗是通过打管灌浆的方式加强渠道的抗渗能力,提升渠道防渗抗渗性能。灌浆防渗技术的应用,要结合施工地的实际情况,主要是地质情况,同时,要精准地计算灌浆孔数量,做好孔洞的定位工作。对于大多数地质条件较差的区段,可以利用高压喷射的方法进行灌浆处理。这种灌浆技术对改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筑物地基渗漏和承载力不足的问题具有效率高、效果好的优势,能够有效避免漏喷、显著提升防渗效果。
        3.5引进新兴材料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人口基数也在越变越大,水资源使用量每日剧增,可供人类社会生产使用的水资源越来越少。为确保自身生活,开始有更多的人重视资源的节能利用。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渠道应用中会有很多涉及水资源利用的内容,所以需要在对防渗渠道施工时做好节能环保措施,避免资源的浪费,让水资源被发挥出最大价值。新兴材料的崛起代表农业工艺技术开始向着更加先进的方向迈进。例如土壤固化剂就是当前应用程度较好的一种新兴材料,虽然其能够有效提高土壤的固化效果,但是土壤固化剂抗冻能力较差,无法适应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且土壤固化剂的应用寿命比较短,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我国研究人员也是针对实际情况与渠道施工特点进行不断研究,争取尽快研制出使用效果好且经济实惠的防渗技术。
        结语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中运用渠道防渗技术十分重要,并且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农田水利渠道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渠道防渗技术,并设计好施工过程规划,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以此保证渠道防渗技术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进而提升农田的经济收益。
        参考文献
        [1]李天龙.小型农田水利渠道防渗技术的应用[J].农家参谋,2019(20):161.
        [2]郑海将.防渗渠道施工工艺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9(6):162.
        作者简介:1 于淼 身份证号 130633198708160030
        2 常峻 身份证号 650105198706152212
        3 郝云清 身份证号 6104811987102405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