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数量以及规模正在逐渐提升以及扩大,水利水电工程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在施工过程当中运用滑模技术,本文主要是分析滑模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滑模技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应用
引言
滑模技术相对而言是一种较为先进的科学技术,由于滑模技术操作简单,而且能够有效提升水利工程质量以及施工效率,所以得到广泛的运用,也广受欢迎,与此同时,滑模技术能够降低施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主要是对水利水电工程当中运用滑模施工技术优势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了滑模技术应用要点,对于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滑模技术概述
目前,我国常用的滑模动力设备以液压千斤顶作为设备的关键动力源,其原理是在成组千斤顶作用下,带动血滑块或工具式模板,沿着模板或混凝土表面进行滑动,沿着模板上口向套槽内进行混凝土浇筑,通常情况下,每层厚度控制在0.3m内,在模板最下层混凝土厚度的强度达到一定滞后,利用提升机具,使模板套槽沿着已经完成浇筑的混凝土表面滑动向上滑动,距离约0.3m,如此循环作用多次,直到最终达到高度,工程竣工。
2滑膜技术的优势
水电工程中,大坝迎水面和隧道的坡坡度较大,则增加了混凝土的浇筑难度,混凝图材料的堆放以及都面临较大困难,而在这些额数部位,对滑模技术进行合理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施工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在具体施工中模板的使用量此外,在滑模施工中,釆用的是油泵压力,对液压千斤顶进行带动,滑模具有连续施工的优越性,这也使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3工程概况
某水库位于河流的干流上,是一个大型水库,在设计上依据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进行设计,该水库的修建,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库建设过程中对滑模技术进行了应用,主要应用在闸墩建设中。
4水利工程滑模施工流程
4.1安装模板
提升架安装—辐射梁、辐射桁架安装—内外围圈安装—预埋件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桁架、支撑安装—液压提升系统、垂直运输系统安装—内外吊脚手架安装。
安装模板前需对滑模数量、质量等进行详细检查,并做好轴线测量放样与抄平作业及完成预留预埋安装工作。为便于施工,在内外围圈安装后可对其倾斜度进行适当调整,并对竖向钢筋与提升架横梁下水平钢筋进行绑扎,预埋件与预留孔洞胎膜安装后,则应包扎工具式变承杆套管下端。随后安装模板,其顺序为角膜先装,后装其他模板。完成液压提升系统、垂直运输系统安装工作后,需检查、试验工程水电与观测装置等。确保液压系统试验符合施工规定后,即可将支承杆插入,当滑模高度完成4米后,则需将内外吊脚手架安装好,并安挂安全网。
4.2滑模施工
(1)控制滑升速度。通常情况下,每小时20厘米为滑模的设计滑升速度,如施工条件良好,则可将其滑升速度适当提升,但必须控制在每小时30厘米以内。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初升、正常滑升与末升。
首先,滑升实施前,滑模需进行滑升测试,并对滑模的滑升条件加以判断。初升滑升施工需在900毫米浇筑高度与第一层浇筑混凝土贯入阻力值为0.3到1.05Mpa时施工。如滑模滑升条件良好,则需向200到300毫米高度滑升,随后暂停滑升并对其进行检测。
其次,正常滑升过程中,分层滑升高度需符合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通常为200毫米到300毫米,2次滑升之间的时间间隔确定条件为混凝土出模立方体强度为0.1到0.3Mpa之间,一般在1.5小时以上。
最后,模板滑升和顶端距离约1米时,需将滑升速度逐步降低,并对滑模水平进行观察。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将平台上全部荷载及时卸除,并遵循正常滑升速度进行模板滑升,支撑杆件连接与加固时可选取钢管材料。
(2)制作、安装钢筋。该工程选取绑扎接头滑模钢筋,根据4.5米对竖筋分段,25%为竖筋接头错开率,滑模钢筋可遵循一定规格、长度等预先绑扎,并进行标识牌挂设,将其直径、编号等标注明确。控制竖筋位置,可将内外2道环筋焊接到提升架下横梁上,遵循竖筋间距在环筋上进行滑环焊接,个根竖筋的位置为滑环中心,根据滑环位置在绑扎时需接长竖筋,确保竖筋下端位于滑环下方才能实施接长作业,以此防止接头和滑环接触。
(3)混凝土浇筑。混凝土材料质量合格,对混凝土和易性、墩身表面平整度等提升尤为重要。混凝土配合比选用应与设计强度、滑模施工规定相符,通常在0.5到0.65范围内有效控制其水灰比,初凝时间则应低于2小时。施工中,气温直接影响着滑模提升的质量,为确保模板能够顺利提升,应确保混凝土流淌、表面拉裂、顶杆失稳、截面变形等情况不产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滑模整个系统提升的安全性。这就要求气温下降情况下,必须选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对混凝土施工条件加以改善,并对滑模施工速度进行有效控制。如在混凝土运输期间应尽可能减少运输时间,或提高灌浆速度。按照气温进行滑升速度确定。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浇筑的均匀性,需在20到30厘米范围确定浇筑厚度,随后确定表面、模板上端间距,根据工程建设需求,一般设置为10到15厘米。选取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墩身混凝土振捣施工工具,该施工过程严禁振捣器接触其他构件,如钢筋、顶杆等。并在0.2到0.4Pma范围内对混凝土出模强度加以控制。
(4)留设预留洞口。滑升施工前期,需统计好全部预埋预留工作,并做好标注。其内容包括:规格、部位等。如平面具有较为复杂的位置,则需将标志设置于滑模平台内。根据表格进行各类预埋件验收,以此确定预留孔的准确性。由专人负责施工洞口定位放样与安装,检查工作则由管理人员负责,应将预埋件凿出,如预留插筋出模需及时将预留孔凿出,要求预埋件不能焊接库壁环筋,并对称浇筑预留洞口2侧混凝土。
5水利工程滑模施工注意事项
(1)原材料质量及混凝土拌合尤为重要,在保证所用原材料的质量的前提下,原材料的配合比例一定要调整好,严格控制拌合过程中砂石料的比例,做好混凝土的配比设计工作。混凝土浇筑要均匀浇筑混凝土,包括浇筑高度及速度。在浇入模板前,要注意分区分层等厚度浇筑振捣,应均匀地卸在受料平台上,然后再转移至模板内,不要污染钢筋。
(2)滑模的提升和移动滑膜施工中,初次滑动时的滑动间距不宜过大,这样容易产生脱模等安全事故,造成不良影响。初次滑动时,应该通过慢速滑动来确定移动时间和速度,再进行快速的作业。混凝土浇筑时,浇筑的高度应该在20~30cm之间,同时两次浇筑的间隔时间不能大于1.5h;振捣时,同时也要注意混凝土的振捣,振捣器不得触及预埋件、钢筋及模板,确保浇筑的质量。要对钢筋的制作安装进行合理的安排,实现滑模的连续性施工。当滑模在移动时出现位置偏差的时候要及时地进行调整,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施工的质量。
6结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运用滑模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节约人力资源,缩减成本以及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相关人员需要加强对于该技术的研究,同时需要把握滑模技术的要点,从而切实保障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以及施工质量,促进水利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臧猛强.信息化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智能城市,2018(12):141-142.
[2]陈夏红.边坡开挖支护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