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郑金松
[导读]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摘要: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市政路桥工程逐渐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其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可以采用新的技术完善市政路桥的缺陷,不断加强市政路桥建设。目前,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市政路桥最常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能够让市政路桥发挥出相对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市政路桥;预应力;施工
        引言
        路桥工程是城市建设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现代化建设重要的基础设施,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提升整个社会经济建设工作的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预应力技术是路桥工程建设期间经常会用到的一种技术,不仅能够提升路桥工程建设的品质,更能保证整个城市交秩序的合理化,解决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城市拥堵问题。但就目前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建设期间应用的状况来看,还存在一些缺陷,通过分析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建设期间的应用,找到提升路桥工程建设品质的主要途径,使路桥工程的建设品质得到更的保证。
        1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应用中的优势
        预应力技术主要是运用在路桥的结构以及加固维修方面,在路桥建设中,预应力技术的使用能够节省施工材料,并且减轻桥梁自身的重要,从而提高稳定性;桥梁自身的抗渗性以及抗裂性也会借助预应力技术有所提升,降低结构的主拉应力,从而使桥梁的结构刚度能够有所提升;在桥梁建设中使用预应力技术,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施工的工艺变得方便简单,降低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难度,提升施工的质量,对于路桥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了桥梁的承载能力,同时也节省了人力和物力,有效的节省了成本,也有助于后续施工的开展。
        2市政路桥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
        2.1预应力束张拉技术
        在路桥施工中,拼装浇筑湿接缝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95%之后,就可以进行张拉施工,一般采取的是单根端张拉的方式。张拉预应力技术实施过程中,要进行上下对称张拉和左右的对称张拉,钢束可以采取单端张拉,张拉的预应力应该控制在0.7fpk,负弯矩张拉预应力需要控制在0.6fpk,采取引申和张拉力双控,需要以张拉力为主,进行测引申量和计算引申量,并且两者的误差应该控制在±6%以内,直到张拉达到设计应力。在持荷5min后锚固,结束该束体外预应力张拉施工。此外,在进行体外索施工的过程中,需要细化施工,并且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和规定进行,张拉前要进行精确的检校,钢绞线也应该对各项性能的指标进行实际的测量。张拉的过程中要采取张拉力和伸长量双控,保障张拉顺序的对称分级进行。体外索张拉过程中需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单位的箱梁变形监测的结果来进行。
        2.2应用于路桥混凝土构件
        混凝土工程建设中,裂缝问题是通病,特别是路桥建设,裂缝问题极易发生,加入预应力技术可降低裂缝发生率。在路桥钢筋混凝土结构加载前,在受拉区域提前加入压力,即在受拉部位应用钢筋张拉,利用钢筋自身具备的回缩能力先受到钢筋实施的压力。混凝土构件遇到外荷载拉力作用时,必须将受拉区域存在的预压力抵消,最大程度限制混凝土伸长延迟、缩减裂缝产生。比如佛山魁奇路东延线项目预制小箱梁以及盖梁均采用预应力钢绞线受力的形式。
        2.3在碳纤维片中的应用
        路桥具有跨度大、构件较高的特点,特别是大型钢筋混凝土受这些特点的影响较大,从而使路桥的钢筋混凝土梁的受拉区会有强大的拉应力,从而导致桥梁的结构比较难达到国家对于受弯角度的要求,并且当处理不仔细时,就会面临着返工的现象,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当面对这一状况时,可以采用碳纤维片粘贴法来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加固,碳纤维自身存在的高强度,也使施工的过程变得简单起来,将预应力技术与碳纤维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使碳纤维本身具有的特点被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提升路桥钢筋混凝土的性能,路桥建设的质量也能够得到保障,因此,合理的利用碳纤维片对预应力的应用,能够使路桥被高质量的完成。


        2.4预应力钢绞线的选择
        路桥工程建设期间,钢绞线是路桥结构构件重要的材料,其品质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建设品质。因此,在路桥工程建设期间,要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要求选择钢绞线,选择预应力钢绞线主要从伸长率、延展情况、表面的特点作为主要的参考。当前较为常用的钢绞线有:正常预应力钢绞线、预应力钢筋、具有较直回火性能的预应力钢丝、低松弛钢绞线。就目前路桥工程建设而言,低松弛钢绞线的使用范围最广,无论是从成本的投入上还是从其外观及性能上,都具有较为突出的优点。另外,在进行钢绞线的选择时,首要的任务就是保证钢绞线的品质,在确保材料品质的基础上,综合其整体的性价比。
        2.5支架与模板施工
        我国地大物博,有些市政路桥工程需要建立在河流旁,地势高低不一,再加上河流旁常有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这时就需要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改善。先砌浆砌块石条基,再搭设碗扣支架。在施工前,应对整个支架方案进行详细计算,并呈报监理进行审批,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待支架搭设完成并验收合格后,继续进行箱梁底模板的安装,模板采用2cm厚的竹胶板。安装模板时应按先底模、再侧模、后顶模的顺序依次进行。在整个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预拱度。待箱腹板和底板的钢筋部位绑扎完成后,即可进行腹板及底板的侧模板的安装。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施工中的平整度及垂直度,并要符合规范及验收要求,在支架下方设置沉降观测点以定时观测和记录情况。
        2.6应用于路桥受弯结构
        路桥受弯结构中应用预应力技术,具有施工简单、较高强度碳纤维优势,已普遍应用于道桥建设中。促进碳纤维发挥作用的因素是混凝土应变能力加大,如果最初产生过大应变力,碳纤维预应力程度会受到破坏,无法充分发挥碳纤维强度的作用。所以,在粘贴碳纤维片材料时可同时加大预应力,增强拉应力,充分发挥出碳纤维强度的作用。
        2.7锚具选择
        锚具的选择主要根据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方法所决定。在进行预应力锚具选择之前,先要了解预应力应用的方法。预应力技术主要应用先张法与后张法开展相关的作业。其中应用后张法选择锚具需要以机械锚固与摩阻性能较为优异的锚具作为主要的构件,如果还需要进行详细的划分,则需要对锚具的使用性能及特点进行仔细的分析。在这过程中,机械锚具的应用范围较广,不仅能够在单根钢绞上使用,还能应用至多根钢绞线应用上。另外,整体连接较为便利,摩阻锚具最大的优势是整体作业简单。机械锚具所承受的整体应力较小,因此,可以看出,在进行锚具的选择上,主要从两点进行锚具的选择,一是从张拉的分类上进行钻具的选择,另外是从锚具的使用功能及特点进行锚具的选择。
        结语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外出出行也相对比较频繁,所以对路桥工程质量有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从而保障人们出行的安全性。在路桥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路桥的承载能力和质量,而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路桥各个构件的性能和质量,提高路桥工程的承载能力。而在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中应该注意哪些事项,该采取哪些方法等都需要进行很好的设计,并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因此该文针对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分析,以此来保障路桥施工的顺利进行,保障路桥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传强.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9(15):201-202.
        [2]黄湘军.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93-94.
        [3]董桃元.浅析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6(18):184-187.
        [4]万励.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7(12):122-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