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自动衡器的量值检定过程与注意事项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5月第13期   作者:赵相伟
[导读] 非自动衡器是指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来取得平衡位置的机械秤
        摘要:非自动衡器是指完全依靠人工操作来取得平衡位置的机械秤,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增砣的增减或游砣在标尺上的移动来平衡被测物的重量,由计量杠杆的摆动来确定平衡状态,从而获得秤量示值。它广泛用于农贸市场、工厂企业、物资仓库等场所。范围包括各种机械式杠杆秤(如:案秤、台秤、地秤等),型号分别为AGT、TGT、DZT等,准确度划分为两个等级(中准确度、普通准确度),下面以TGT-100型机械台秤(普通准确度等级)的量值检定过程及注意事项与大家共同分享。
        关键词:机械秤;杠杆;检定;砝码
       
一、外观检查
        1、台秤检定时应当在坚实平整的地面上进行,首先将台秤推移一定距离,检查四轮是否与地面全部着实接触。2、检查天板是否牢固、游砣锥丝是否完整、游砣是否能与标尺零点分度线重合、标尺刻度是否清晰有利于读数。3、检查立柱内是否有毛刺及其他异物、连杆长短是否合适。4、检查秤板与各承重刀垫是否正常接触、各承重刀垫是否齐全、传力机构中心吊环是否脱落等。
二、检定步骤
        注意:每项检定前,各步骤应有必要的恢复时间,确保各部件良好的受力状态,递增检定至最大称量结束后,应当递减检定至最小称量。
(一)零点检定
        1.首先将游砣左边缘线置于标尺零点刻度线的位置,不附加任一秤砣,且秤台上清洁无物,观察标尺力点端的翘起状态,若力点端翘起,可内旋平衡螺母,反之,则将螺母向外旋,直到标尺处于平衡状态(平衡状态标准:计量标尺的力点端在闸门内周期摆幅距闸门上下边缘的距离在1mm以内)。
        2.移动计量杠杆的各力点(重、力、支)位置(具体做法:沿其刀垫的纵向平移至一极限位置,然后再移至另一极限位置),使刀子的减磨片与刀垫紧密接触,观察计量标尺的摆幅变化,若摆幅周期内距闸门上下边缘的距离不大于2mm时,可认定平衡状态合格。
        3.秤板推拉试验。计量杠杆恢复平衡后,将秤板沿承重刀垫的纵向重拉轻放各一次,每次拉放后,计量杠杆仍能恢复平衡状态。
     以上步骤若标尺仍保持平衡状态,可认定零点合格。
(二)称量检定
        注意:在称量检定过程中不得重新调零点,至少选择5个不同的称量点(零点、最小称量、标尺最大称量、50%最大称量、最大称量)进行检定。
1.最小称量(1kg)检定
      在增砣盘上放10g(20e/100)的M1级标准砝码,同时在秤板上放1kg砝码,此时计量标尺应保持平衡状态,或者在加放0.5e允差砝码后才能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最小称量合格。
2.标尺最大称量(25kg)检定
        将游砣放在标尺最大称量刻度线位置,在秤板上放相应重量(25kg)的砝码(F2级、M1级),此时计量杠杆应处于平衡状态,或加放0.5e允差砝码后才能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标尺最大称量合格。(此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0.5e)
        注意:此项检定过程中,若秤板上加放的标准砝码重量在标尺最大刻度线位置时,标尺力点端紧靠闸门的上边缘,说明游砣过轻,反之,游砣则过重。此时应调整游砣调整腔的重量,直至称量达到平衡状态。
3.50%最大称量(50kg)检定
    在秤板上放相应重量(50kg)的砝码,将游砣置于最大称量刻度线处(25kg),在增砣盘上放250g的M1级砝码,此时计量杠杆应处于平衡状态,或加放0.5e允差砝码后才能达到平衡状态,说明标尺最大称量合格。(此称量的最大允许误差±0.5e)
4.最大称量(100kg))检定
最大称量检定步骤同上,最大允许误差为±1.0e。
5.重复性检定
        用50kg砝码在秤板上测量3次,用公式R=Rmax-Rmix计算出重复性值,重复性误差应不大于该称量范围最大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即0.5e)。
       
6.偏载(四角)检定
   
7.灵敏度检定
    灵敏度检定在标尺最大称量位置进行。即在标尺最大称量平衡的情况下,在秤板上加放0.5e允差砝码,若标尺力点端游砣所改变位置的距离超过5mm,则灵敏度合格。
三、检定结果处理
        1、经检定合格的秤,出具检定证书并贴检定合格标志;检定不合格的出具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
        2、检定周期为1年。
结束语:
        机械台秤在检定过程中,应当防止标准砝码间的相互碰撞,做到轻拿轻放,防止砝码剧烈撞击秤板。在称量检定时首先应当将闸阀关闭,待砝码放好后再打开闸门,防止标尺上下撞击变形。随着荷载增加,若发现四轮有悬空或不着实情况,应当及时做铺垫处理。
参考文献:
[1]龚润元.非自动衡器计量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建议[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理论版),2019,000(015):1-1.   
[2]余国栋.非自动衡器的管理与检定研究[J].电子测试,2019, 000(013):112-113.
[3]刘志国.非自动衡器测量误差不确定度分析[J].河南科技, 2019(16).
[4]杨雪莲.衡器计量检定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J].消费导刊, 2018, 000(022):55.    

[5]刘伟.基于非自动衡器国际建议的独立辅助检定装置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6):68-70.
[6]沈立人,罗建敏,安爱民.对非自动衡器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技术问题的探讨[J].衡器,2016,45(06):18-21.
[7]翁艺珊.非自动衡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03):321-322
[8]余国栋.非自动衡器的管理与检定研究[J].电子测试,2019(13):112-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