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是人类聚居的载体,也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最为集中的地区。对城市的规划和设计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重视,并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对此进行的研究也成为了城市规划领域的新课题。本文首先对建筑学城市规划及设计的概念及关系出发,谈及其应坚持的原则,最后确定其规划设计的内容。
关键词:建筑学;城市规划和设计;研究;
1建筑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概念及关系
(1)建筑规划的概念
建筑学所提及的建筑规划,主要是对建筑物本身的规划,如建筑物内在功能、与周边环境的配套和谐、以及与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区的相结合,最大价值的实现建筑物的价值功能。建筑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从建筑物的本身价值出发,围绕建筑物功能进行规划;2.要符合建筑物周围区域风格、功能,并与城市整体功能区划相结合;3. 各个功能区的规划要做到科学合理。
(2)建筑设计的概念
建筑学所提及的建筑设计,主要是指建筑物具体的施工方案及外观设计,建筑设计是在建筑规划之后,建筑规划属于前期宏观把控,建筑设计则是微观应用。设计师在拿到建筑物的规划后,再通过查阅其他类似建筑物的风格以及本人的工作经验,将委托方的要求最终实现在图纸上,用于后期的实际施工,建筑设计就是建筑物的最终设计,需要对规划中提及的建筑物中各项功能进行具体实现。
(3)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相互关系
①城市设计必须服从城市规划
在前文我们提到城市设计是位于城市规划之后,设计师在得到城市规划的文件后才能够对城市物进行设计,因此从次序来讲城市规划在前,城市设计在后,没有城市规划就无法进行设计。就实际来讲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整体功能区的分析,侧重点在于城市各区域的合理布局,一般城市规划年限较长,不仅对现下城市发展有些指导作用,对城市未来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居民区、工业区、商业区的划分,工业区中产业的引进发展,旅游资源的合理运用,各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规划等等,并且依据城市的发展还会不断地调整规划,以适应城市发展,发挥其引导作用。
而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将规划中的一些事物实现具体落地,因此在城市设计时必须遵循城市规划,在既有的规划中实现城市整体风格的和谐。城市设计主要负责规划中各个规划区中建筑物实际建设,小范围内的实际施工方案,保证规划的顺利推行。
②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应该相协调
城市规划是立足于城市目前现状而制定的未来发展方向,而城市设计则是将发展方向变为更具体、更直观、实际可操作的发展。因此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从城市目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产业布置,不可一蹴而就制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并且在规划时还要对设计负责,尽可能的将后期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也考虑进去,避免规划与设计之间的不相符,减少实际设计的难度每增加爱可操作性,而城市设计不仅需要服从规划,还要符合环保、经信、能源等等政府部门的具体政策,以及居民意愿,最终将城市规划落地。
2城市规划设计应坚持的原则
(1)协调性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应符合协调性原则,在城市规划及设计时首先应确定城市的主体定位,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亦或是商业为主的城市,还应考虑城市的区域地理位置,是临近海岸?还是身居内陆,不同的地理位置就会使城市产业发生变化。如我国首都北京,其位于内陆更多的是侧重于政治中心、历史文化名城,其建筑物多为传统的四合院,象征着文化、历史和权利性于一身,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氛围,这与城市整体规划相协调。再以青岛为例,其靠近海岸,对外旅游业发达,因此其建筑物风格更加趋向于多元化,中西方结合的建筑形式,给人以轻松欢快的氛围。
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一定要先确定城市的主体定位,依据定位设计建筑物的风格。
(2)经济适用性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应符合经济适用性原则,在规划设计前期应着重调查目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需要保留的保留,需要取缔的应多方论证吸取经验予以取缔。也只有如此城市规划才可以真正做到为城市发展所服务,受当地群众及政府支持。同时坚持经济适应性原则还有利于城市整体资源整合,使既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在资源日益紧缺的今天,经济适用性原则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原则。
(3)艺术性原则
随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城镇率不断攀升,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居住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是衣食住行等基本功能的实现,还要兼具舒适、美观、艺术的等原则,现代建筑学中也要求建筑物的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相互统一,达到现代城市群,为人们提高更加优越的生活。因此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也应遵循艺术性原则,从城市观赏性出发来具体分析城市未来规划,利用好当地自然环境,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4)社会性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还应符合社会性原则,这是指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群众的文化、娱乐、经济等需求,在规划中对生活、交通、政策和环境要素要有详细的分析论证,保证城市各项功能的稳定运转。
3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与措施
(1)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城市规划及设计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利用好现有的土地资源,才能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在现代社会,土地作为一种稀缺的自然资源,向来由政府严格把控,严禁个人或者是各级政府私自滥用土地资源,在我国土地所有权一向为国有,这更加突出了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而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就是对该城市的土地空间规划进行再次合理的应用,因此规划土地是其主要的内容,土地的使用决定了城市空间的形成模式,对当地的产业形成、环境保护和基本设施等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尽量利用现有土地,对禁止开发的土地或者耕地坚持不占用原则,对一些废弃或者是污染严重的区域要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恢复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2)建筑物的形式和数量
建筑物对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是最大的,建筑物是城市规划的具体体现,如若建筑物形式多变,数量较多,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提现,群众幸福指数降低。因此在规划设计时应将建筑物的主要构造形式、数量等大致确定,确定以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在实际建造时多方查探保证城市的整体形态,确定建筑物的高度、体积、外观、风格和分布的密集程度等。
(3)交通线路的设定
城市规划设计中交通路线的设定也是较为重要的一环,关系着城市的正常运转,交通路线杂乱不仅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还会对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交通线路的设定与建筑物本身是影响城市规划的两大基本因素。交通线路的设计内容包括了连接各处主要街道,划分车行道、人行道、各类公共交通系统,保证交通为人们日常出行服务。甚至一些较大的公共交通站,如高铁站、地铁站、飞机场还会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引领城市的品质提升。
结束语
一言以蔽之,建筑设计在建筑规划之后开展,建筑规划属于前期宏观把控,建筑设计则是微观应用,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关系,只有两者相互统一、相互配合才能使城市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峻.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的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06):87+90.
[2]张丽娜.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9):56.
[3]王巍.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探讨[J].中华建设,2020(03):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