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应用是新时期建筑领域智能化与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结果,对全面推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BIM技术能有效融入到建筑设计、施工、管理全寿命周期中,要注重在建筑项目设计、施工、管理阶段合理应用,能保障BIM技术应用有效推广,推动建筑行业全面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设计;项目施工;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将多项数据信息作为技术应用基础,依照信息数据建立三维立体建筑模型。通过建筑模型能对各类建筑项目真实信息进行模拟,具备协调性、可视化、立体化优势。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以及建筑行业全面发展,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范围较广。
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实践应用
(一)前期模拟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阶段高效化应用就是基于建立信息模型,为建筑设计补充更多参考。在建筑设计前,相关设计人员要注重对工程施工内容、施工方案集中模拟。建立可视化、立体化建筑设计模型,在更为形象直观的感受中,能有效整合后续建筑施工以及设计中会出现的各项问题,全面提升设计质量,降低设计错误。集中整合施工中会出现的各项问题,便于拟定完善的项目施工方案,有助于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成效。在传统化的建筑设计中主要是选取平面化设计,其中二维线条形式的建筑构件难以对构造基本形式进行集中描述与表达。在建筑设计图审阅中,诸多构件形式要求施工人员通过个人想象力集中构建,通过BIM技术能提供三维立体实物模型,有助于强化建筑构件展示效果,突出构件设计互动性。
(二)动态控制设计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有效应用,要注重做好动态化设计控制,可以有效优化建筑设计进度。基于建筑信息模型构建,能对建筑项目现场多项信息集中模拟,模拟现实世界中的各项物体。这样有助于优化建筑设计,提高建筑质量与建筑成效。BIM技术能在建筑设计阶段对节能系统、疏散系统、日照系统以及供热系统集中模拟,有助于为建筑设计规范性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提高建筑工程设计成效。通过BIM技术应用还能做好项目特殊环境施工优化设计,比如异性屋顶、幕墙、裙楼等,此类异形结构在建筑物中未占据较大比重。但是受到形状不规则影响,要注重投入诸多资源,施工难度较大。基于BIM技术应用能对各类异形结构方案合理优化,降低多项资源浪费,对施工过程合理模拟,提高施工方案成效,缩短施工周期[1]。
二、BIM技术在建筑项目施工中的应用
(一)碰撞检测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城市用地资源日益紧张,今后建筑内部结构日趋复杂化发展,不同构件、管线相互交错,难以应用常用的三视图对建筑内部设计规范性进行控制。相关设计人员要应用BIM实施碰撞检测,对各个管道、钢筋、施工工序碰撞情况进行分析。在相关碰撞检测技术应用中要注重对变更、返工情况进行控制,在建筑学中碰撞中主要有硬碰撞、间隙碰撞。硬碰撞主要是在空间中存有重合、交集。间隙碰撞就是不同部件最小间距较短,不能有效满足相关设计要求。其中BIM碰撞检测是自动化、系统化等,全面检测之后能有效建立碰撞报告,相关设计人员要注重对碰撞报告进行分析,做好多个部件分布修正,促使建筑模型能得到有效优化[2]。
(二)造价算量技术
BIM技术能依照项目施工各类部件应用尺寸、数量等对项目建设造价等进行精确化计算。在此程度上能对造价人员工作量核算有效简化,对计算误差集中控制,全面提升成本预算信息成效。在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算量技术主要是应用到项目结算。在具体操作中,施工项目结算要注重在不同阶段实施。施工部门基于BIM模型中涉及的部件分析应获取的工程建设款项,之后进行收款。
造价算量技术应用中,施工部门要注重对施工节点进行分析,科学化引入设备、材料等,避免材料入场不规范,对项目施工进度具有较大负面影响。其次,部门建筑项目施工受到国家政策、气象等问题影响,施工活动受到较大影响。受到市场材料价格、人工成本变动影响,容易产生项目变更与多数工程纠纷问题。有部分业主需求转变也会导致项目产生变更。例如部分业主要施工部门对低端门窗实施更换,设计人员通过BIM技术对门窗价格、尺寸等各项信息集中汇总,统计对应的计算结果,能对结算的造价报告进行更新。
(三)虚拟建造技术
虚拟建造是结合项目建设现状依照等比例建立模型,在建筑模型中要注重做好项目施工活动预演。BIM技术应用中,就是基于3D技术做好关键工序与施工活动动态化模拟,能基于虚拟动画与影像全方面关注建筑物造型、内部结构。这样能建立最优化的建筑模型,建筑模型精准性较高,才能提升建筑项目施工精确性。在3D模拟中要注重对时间管理维度进行控制,引导施工部门掌握施工时间节点,对返工情况进行控制,有效节约时间成本。相关业主、运营商能有效掌握项目建设具体进度,逐步形成4D动态化管理。在4D动态模拟中录入成本数据,能有效浪费多数资源,对项目建设经济风险进行控制,实现项目建设效益最大化发展,有效满足5D动态化管理要求。通过BIM虚拟建造能为业主补充更为直观的视觉体验,业主能对项目施工活动进行全程监督。此外,相关施工管理人员要注重通过可视化模型实施技术交底,便于掌握施工安全注意事项、施工要求等,促使诸多数据信息有效融合,对后续项目运营维护具有良好指导作用[3]。
三、BIM技术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一)数据共享
在项目建设中要注重做好多项信息有效传递,业主、运营商要注重将项目建设信息、环境信息传递给设计部门。设计部门要注重做好多项信息集中汇总,拟订完善的设计方案,将多条设计信息传递给施工部门,施工部门将项目建设信息传递给业主与运营商。这样能保障多项信息有效传输,实现无损失传递,对多项信息集中整合,能建立可监管、可追踪的信息链。其次,要注重对成本信息、时间信息等集中融合。BIM建筑模型相关数据在共享过程中能基于大数据平台应用完成,是基于方案验证、数据核算、模型优化基础上实现。各类服务器应用中要注重基于客户端相关指令发出,之后将信息数据传递到对应客户端中,这样能保障多项信息数据有效交互[4]。
(二)预防性养护与精细化管理
预防性养护操作能有效降低项目后续维护成本,全面提升项目应用寿命。在完整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建设中,预防性养护至关重要。比如建筑项目产生不同程度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缺乏完善的施工管理,各类项目施工建设区域现状不同。因此,要注重合理应用BIM技术,建立构件分析模型,对多项信息集中汇总,注重强化动态化分析,实现项目数字化管理。BIM技术以相关数据作为管理基础,其中成本数据、建筑数据、时间数据在项目完整建设过程能得到有效细化,模式化管理能有效实现。BIM建筑模型可以对相关工序以及人员之间的沟通信息集中整合,促使多项数据信息能有效查询、追踪。
结语:
BIM技术应用在多方面具有良好功能,是全面推动绿色节能技术发展的重要技术。各类建筑结构复杂程度逐步扩大,导致建筑施工部门建设难度逐步增加。目前建筑方要注重规范化利用BIM技术,对项目建设信息、环境信息、工程信息集中汇总,实现多维度信息管理。
参考文献:
[1]武红涛.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运用[J].装饰装修天地,2020(1):91.
[2]李湘宁.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发展导向(上),2020,18(6):181.
[3]芦秀琴.研究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和展望[J].砖瓦世界,2020(12):106.
[4]李丹梅.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砖瓦,2020(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