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的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极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非常有必要,且势在必行。本文主要对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规划中的生态城市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规划;现状;策略分析;
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逐渐加快。在城市化的建设中城市规划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也慢慢的开始关注起城市规划。针对于当前社会现状的分析和了解,环境问题是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因此,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也就诞生出来。生态城市规划的出现是实现传统的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城市管理系统的结合。通过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和分析,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实现人民生存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共存,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当前城市现状的分析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取得了良好的发展,这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直接体现,通过对于我国城市化建设的分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发展,但是在某些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良问题,而有一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对城市化的规划不严谨、城市污染太过严重、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等,而这些影响因素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大的不利条件。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领,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阻碍了现代城市化进程,还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必须强化对生态城市的认识,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通过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现代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但是,像这类问题的发生却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包括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空气质量下降等不良因素的出现。通过对于目前我国城市现状的分析,在不久的将来,一部分城市的环境将会严重影响人民的生产空间,阻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设计要求
我国目前城市化进程面临的问题,在以后的发展中一定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这也就需要在以后的城市化的建设中一定要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把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这也是目前改善城市现状最有效的手段。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设计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征,城市设计人员在具体工作期间,需基于长远发展角度思考相关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拥有的规划工作经验,严格按照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和方法,并综合考虑城市实际情况和规划需求进行综合性规划。在此期间,相关部门之间需做好相关工作,并严格按照几项要求进行,才能加快生态城市建设步伐。
三、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策略分析
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如何在现有城市基础上,高效高质量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则是当前相关设计者重点思考的课题。接下来,笔者将融合文献资料和个人工作经验,围绕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思路,予以简要语言从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等几个方面进行逐一介绍。
1、绿色城市建设规划
我国开始逐渐重视生态环境理念的建设。在对城市的建设中也增加了许多的生态保护理念。针对于绿色城市的建设就是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要突出生态环境的“绿”,也就是说将植物融合到城市的建设中,例如公路两旁的树木,人行道两边的花花草草都是属于绿色城市的建设,通过绿色城市的建设不仅仅能够使城市变得更美观,增加了观赏性,它还能更好的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能够有效的实现环保观念。在以后的生活中,还能有效的减少有害气体的污染、降温防尘的作用。城市的绿化面积是对一个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体现方式,如果在实际的城市建设中绿化面积越大,就越能改善城市的整体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希望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给绿化留出一些空间,把绿色还给大自然。这就需要在建设前对建设场地进行合理的规划,留出绿化面积,经过相关人士的专业种植,能够有效的提升绿化覆盖面积。
2、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核心是“生态”。因此,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需重复利用城市现有自然资源,并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最大限度不破坏城市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环境的情况下,对城市进行生态规划设计,以此推动城市稳健、持续发展。同时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需重视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
3、更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在坚持“生态优先”原则的基础上,首要工作是淘汰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倡节能环保生产生活方式,以此有效降低碳排放量。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前主要能源,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等,需贯彻落实节约理念,不断提高各类资源利用。除此之外,为规避生态问题,需重视垃圾处理,加强现代科技和设备的应用,不断提高城市垃圾处理能力和污染治理能力,确保生态城市建设顺利进行。
4、产业结构的调整及优化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期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是重要环节之一。实践中,相关规划工作者需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结合生态城市规划建设需求,立足于城市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合理调整各产业发展结构,并对部分产业发展进行合理引导,如建筑行业,促使这类高能耗产业在未来发展中,逐渐转变为低碳产业,一方面可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能源消耗的降低,可以有效缓解当前能源问题,同时有利于减少污染,为成功建设生态城市夯实基础。二是重点发展城市文化项目和相关服务产业,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促使城市各产业实现高效绿色化发展目标。
四、结束语:
通过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我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越来越高,这也正是因为我们对大自然的不合理开采,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态保护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问题,同时,也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感到担心。所以,通过增加城市绿化建设的手段来促进生态环境的转变,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希望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能够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对不规范的城市建设做出合理的改进,通过合理的手段实现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为促进和实现我国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俸荣伟.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6
[2]邢芳.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
[3]李起金.对于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