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农业经济息息相关。在经济日新月异发展下,我国农业已逐渐过渡到现代化农业发展阶段,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重点目标就是全面推广农业技术与农机化,其中温室大棚等设施农业正朝着大规模、集约化方向迈进,为我国农业在新时代的进步予以了充分推动。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推广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思考程度,通过采取有效的策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农机化;设施农业;技术推广;策略
前言:在经济方兴未艾、持续发展过程中,我国农业发展正朝着现代化农业迈进,已从传统农业进行了全面转型。随着农业科技研究中生物技术、工程技术等科学技术的不断应用,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在我国设施农业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聚焦、功能不断拓宽的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条件及装备技术水平的制约,导致有诸多问题存在于农业规模化及标准化发展中,因此,相关部门为了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就必须制定具有可行性的推广策略,从而推动农业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
1现阶段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现状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中,农业属于不可缺少的支柱产业。为了推广设施农业技术与农机化,扶持农业地区经济进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关工作取得的成绩比较理想。但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我国设施农业技术与农机化推广工作中,如农民缺少对农机化的认识,农业技术水平不高,推广设施农业及农机化范围有待扩展,农业生产效率低等,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亟需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这就需要我国相关部门在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实施推广的过程中,积极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使该地区农机化程度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根据农村实际情况,设置设施农业技术与农机化的试点部门,将示范作用最大程度发挥出来,并增强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采取多种策略结合方式,全面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2农机化技术的推广要点
2.1实现科技、农业与水利部门之间协作
具体来说,农机与农业技术的结合需要依托于具体生产工作的开展需求,换言之,只有选择了合适的机械化优良品种,并确定了合理的机械作业栽培模式,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进一步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因而当前农机推广部门需要与水利、科技部门积极进行协作,建立起农机与生产结合的示范试点区,先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机械化与集约化生产示范,之后形成相应的标准化作业与农艺生产技术规范,为其他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提高机械化水平更有利于技术的有效应用;从另一方面来看,也需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为机具引进以及试验示范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在这个过程中,相关部门需要对企业与农户进行服务,深入了解农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机具设备,从而确保新产品与技术向生产效益的转化。
2.2建设完善的服务体系
建设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也是做好推广工作的保证,近年来我国对商品粮建设投入力度较大,并且对于农机推进工程也投入了3亿元以上,主要用于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完善的农机化基础设施。同样地,在保护性耕地工程建设方面,也投入了较多的资金用于基层农机推广工作。因而不难看出,在未来,我国的农机基层推广建设水平也将会不断提高,也会吸引更多的技术人才。在此基础上,可以完善基础设施的条件、提高人才队伍素质,针对人才的聘任、培训与考核都出台完善的制度,从而确保农机推广人员与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3与国家政策相结合
政策与技术之间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实施国家机构提供的补贴,做好农机化推进工作。具体来说,放大国家购机补贴政策,对于农机化的实现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因而不同的地区在购机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将其与本地区的工作结合起来,基于当地科学技术的推广需求来组装项目,集中投放人力、资金,建立起农机化示范区域,逐一完成技术与设备的推广。与此同时,在项目过程中也可以借鉴部分耕地保护工程的工作方法,合理利用非耕地资金来开展设施农业园区的建设。利用农机化技术的集成应用与资金的集中使用,建设出国家购机政策实施的亮点。
3推广设施农业技术的具体方法
3.1重视科学技术的运用
为了增加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以及资源的利用率,就必须应用好设施农业,但在种养温室时,使用现有耕地,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它粮食及经济作物,必然会降低粮食与农产品的收成效果。所以,必须重视开发设施农业技术,通过我国相关项目与地方科研,得到耐储藏、高产且具有抗干旱力强的温室作物新品种。同时,还应加强研发设施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力度,这样才能提供切实有力的技术保障,促进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另外,不断扩展设施农业推广范围,增加非耕地资源的应用,如沙漠、戈壁等,使农用耕地及设施农业间的矛盾得到有效改善,既有利于提升非耕地资源利用效率,还能实现设施农业技术在我国农业领域中的推广。
3.2增强设施农业技术的装备质量
在设施农业技术的繁荣发展下,其规模也在日益扩大,对设施农业技术装备的需求较高,若不能及时对其予以更新,必然会降低农业设施中的科技含量。另外,在收获、植保、耕作以及栽培各阶段中,由于设施条件有限,导致可利用的农业设施技术装备较少,不仅增加了劳动用工量,还导致机械化水平低下,对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工程造成了严重影响。所以,各地区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引导作用,让更多有能力的企业投入资金,扩展投资渠道,形成一种连带作用,促进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同时,还可以借助示范园区的背景,在具体实施中,大幅度增加农业规模,从而切实增强设施农业装备质量。
3.3重视培养设施农业技术从业人员
在任何工作开展中,人才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条件。针对现有设施农业的从业人员,相关部门应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在“阳光工程”培训范围内,对这些从业人员进行各种实用型技术培训,如设施装备安全检测、设施农产品仓储保鲜、温室的节能保温、温室节水灌溉和施肥一体化、设施农产品机械化的分级包装、温室高效低量喷药植保以及增加工厂化育苗的移栽等技术推广与培训,以此来提升相关从业人员温室作物栽培机械化水平与自动化控制温室肥、气、温、水以及光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应重视建立设施农业建设标准体系,培训设施农业人员对新材料、工艺等技术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既有利于设施农业技术的推广落实,还能全面增强相关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为设施农业技术规模的扩大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总结:
在前文分析中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水平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农机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设施农业的发展在农业生产比重逐年增加,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现阶段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仍然面临着技术推广难度大、不同部门之间沟通协作性差方面的不足,因而需要全面提高农业耕地的利用率,同时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并且让设施农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参考文献:
[1]李中华,王国占,齐飞.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机化研究,2012(12):255-258.
[2]周国强,费建成.设施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路径研究及思考[J].民营科技,2016(8):212-212.
[3]吴玲敏,鲍明全.探索设施农机技术推广路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J].吉林农业,2016(23).
[4]陈志兰,刘泽群,徐子华,etal.农机化与设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研究[J].农家参谋,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