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时期的背景下,我国的医疗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我们在肯定医疗事业所取得的成效的同时也需要对其产生的废物处理进行思考。医疗废物种类繁多,具有一定的感染性,错误的处理方式会对人们身体带来一定的危害。传统医疗机构缺乏合理科学的废物管理方式,这些废弃的医疗物品无论是对护理人员,还是对病患者都是一种潜在的隐患。因此,对新时期医疗废物模式进行探讨就是有必要的。本文中,笔者首先分析当前我国医疗机构废物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就如何提高医疗机构废物管理能力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废物;管理模式;问题;对策
1 医疗废物的含义及主要类别
医疗废物就是我们俗称的医疗垃圾。在信息时代下,各领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拓展,医疗机构也不例外。如今很多医疗网店应运而生,虽然为人们的看病就医带来了帮助,但是产生的环境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我国现有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将医疗废物定义为,具有较高有毒性、危害性的廢物。医疗废物中含有较多的细菌,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则会对周边环境以及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据相关数据显示,医疗废物中细菌总量达到每克A×1014个,且很多都携带着病毒体,再加上细菌繁殖速度较快,生长较为迅速,对于生物的危害也是最大的。
现阶段医疗废物的主要种类有:(1)感染性废物。其携带了较多病毒体且传染性较高。如医用纱布、一次性医疗器械、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等。(2)病理性废物。人体废弃物和动物尸体。(3)损伤性废物。主要是丢弃的医药用具,如针头、手术刀、玻璃试管等。(4)药物性废物。顾名思义其指的是一些过期类药品,如抗生素、阿霉素等。(5)化学性废物。这类废物因其具有较高的腐蚀性和毒性,如化学剂等,所以要重点关注。
由以上分析可知,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菌和有害物质,如不能对其进行正确处理,就很容易对环境、水土、空气造成大量污染,进而破坏原有的生态体系,对人体构成严重威胁。
2 医疗废物处置的现状
2.1处置费用过高
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单位,集中处置单位目前主要以高温焚烧的方式处置医疗废物。诚然,这种方式简单快捷,能够实现医疗废物处置的减量化、无害化,但同时,由于高温焚烧的处置成本较高,也会为医疗机构带来较大的处置费用。医疗废物处置所产生的费用是由燃料费、人工费和设施费所组成的。燃料费和设施费是最为基础的费用,其根据医疗废物的数量所决定的。除此之外,在医疗废物收集的过程中也会消耗大量的费用,如一些小型医疗机构(乡村卫生室、诊所等),他们的分布是比较分散的,为了能够统一进行收集处理,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医疗废物的处置成本。一直以来,医疗机构都是公益性的组织,并非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过高,则会对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2.2缺乏医疗废物处置规定细则
由于部分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危害性意识淡薄或经费有限,将医疗废物承包给个人或相关单位焚烧,加之监管力度不严,所以加剧了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医疗废物被称之为顶级危险废物,不经过处理进入人们的生活环境,将对人类和自然带来极大危害。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一般建设在地级行政区域,按照医疗废物焚烧和非焚烧处置方式,医疗废物处置率仅为6.1%,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处置率更低。为此,就应建立健全的医疗废物管理实施细则和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医疗机构职责,规范化处理医疗废物,按照法律法规实行监督检查,从危害源头降低疾病传播。
2.3处理人群易感
医院感染工作中,规范的医疗废物管理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医疗废物中含有大量的致病微生物、各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和各种锐利器具。如处理不当,将导致疾病的传播,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作为专职从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成为了医院工勤人员中感染机率较高的人群。因此,通过强化培训,提高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对潜在危险因素的认知度,才能保证医疗废物处理过程中的自身安全。
3 改善现状的建议
3.1加大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的政策支持
现如今,对于医疗废物处理的行业而言,其已经逐渐的走进了市场,具备了独立经营的能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医疗废物处置行业需要通过对处置费用进行改革,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废物处理收费价格,从而解决由政府规定废物处置费用所带来的弊端。首先,需要实现传统废物处理单一收费到多元收费的转变,废物的处置费用将不在固定,价格由需求决定,根据废物数量的多少价格也是可以变化的。除此之外,改变传统按床位数或重量收费的标准,由处理距离和处理频率结合医疗废物重量来代替,同等重量下,距离越长、频率越高费用越高。
其次,将医疗废物处置费用纳入医疗服务成本。即通过共同承担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来降低医疗处置费用的支出。在病患者的医疗费用中加入医疗器械使用费用,而病患者同时可以通过医疗保险降低医疗费用。通过政策的支持,能够大幅度的减轻医疗机构废物处理的费用,处置费用的降低同时也能调动医疗机构废物处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医疗废物处理的能力。
3.2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
我国相关部门根据这种情况颁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规定,规范医疗废物的管理措施,利用法律手段规范行业和政府部门的行为。对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法律法规、监管体系、社会公众意识及科研方面大力投入资金和精力,缩小各方面差距,完善医疗行业制度。实行责任人追责制度,制定医疗废物应急预案,联合相关部门定期执法检查,大力宣传医疗废物的危害性,建立监督举报平台,多方面监测管理医疗废物处置情况。
3.3 加大资金投入,推行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方式
按照一定比例加大医疗机构的覆盖率,增加医疗废物处置的资金投入,政府部门起到主导作用,推行区域性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方式。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应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区域内总体布局,统一规划,建设科学合理的医疗废物处理中心。以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为目标,综合技术、经济、环境和减量化等方面建立医疗废物协同处置体系。
3.4工作人员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工作中要戴帽子、口罩、手套、穿防护服及防护胶靴,如手套发生破损时,一定及时更换。发生扎伤时,要及时正确处理,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化验,根据结果采取相应的免疫接种,并追踪随访。在回收后及与医废处置中心交接完毕后,正确配制消毒药剂,进行车辆、暂存点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在各项工作前后均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规范洗手,改变工作时戴手套就不用洗手的错误观念。这也是降低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措施之一。同时建立健康档案,医院感染管理科定期组织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进行健康体检,并建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健康档案。
4 结语
总而言之,各个地区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监督力度,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全方位支持,严格制定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实施细则,加强医疗废物处置潜在风险研究,全程管理监督医疗废物处置环节,保证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环境不被威胁。医疗废物的处理能力高低与医疗事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相关的,我国政府需要给予医疗废物处置以政策上的支持,医疗机构、处置单位和监管单位之间也需要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我国医疗废物的处置能力才能进一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书娟.医疗废物规范管理与医院感染控制[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7(12):12-13.
[2] 索霞,曹宏,邢凤梅,等.实习护生医疗废物规范处理知、信、行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6(15):24-25.
[3]杜凌燕.手术室医疗废物分类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