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究 金新才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9期   作者:金新才1 郑海浩2
[导读] 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使用安全也关乎整个项目的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且加以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金新才1  郑海浩2
        1.身份证号码:3306221970****5210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2.身份证号码:3301051977****0052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水利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是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混凝土的使用安全也关乎整个项目的安全。本文主要阐述了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并且加以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养护技术
       
        引言:
        由于混凝土具有可塑性强、防火性强、抗压性强等多种优良特性,因此也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工程建设中,特别是水利设施的建设中。但是,在实际施工工作中,常常会出现很多困难,例如结构缺陷、混凝土调配比例不均、施工环境恶劣等诸多困难。因此,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对于项目工程的进度是非常重要的。
        一、水利工程施工中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1、收缩裂缝
        在混凝土完成结构浇筑工作后,受到外界温度、气象等条件的影响,出现快速失水现象,就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由于水分的极速流失,呈现出中间宽,两头窄的基本形态。
        2、沉陷裂缝
        这种裂纹通常出现在初春时节,冻土在解冻后结构变得不稳定,就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纹纹路较深,偶尔还会出现互相交错的现象。裂纹宽度越大,混凝土沉降状况也就越严重。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和混凝土地基不稳所导致的结构塌陷有关。
        3、温度裂缝
        温度裂缝,是混凝土受温度条件影响所产生的裂缝。温度裂缝主要有两种形态,第一种是混凝土的结构缺陷,内部结构的各个部分所承受的压力不同导致混凝土内部结构撕裂产生裂缝。而另一种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则是由于施工环境昼夜温差较大,温差产生的热胀冷缩的作用力使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4、干缩裂缝
        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需要精心的养护才能够维持工作状态。如果外界环境恶劣的同时,又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干缩裂缝。出现这种裂缝之后,混凝土的稳定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影响工程质量安全。
        二、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
        1、施工材料控制
        选择正确的施工材料,对于混凝土浇筑工程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该对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把关,对于原料的采购和配比都要根据相关规定严格执行。根据不同种类的施工条件,选用最适合的混凝土材料,以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在选择水泥材料的时候,在保证水泥原本应有性能的基础上,偏向选择水化热偏低的水泥,这样会降低产生裂缝的概率。
        2、混凝土配比控制
        对于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施工方应通过周密的计算综合各种条件得出选择。施工技术人员应对现场的环境因素进行精确的测量,根据测量所得的数值进行混凝土的配比。在现实施工中,受条件限制,水泥大多不能在现场进行配比,都是调配好后运送到现场,因此施工方应派专人对水泥整个的配送过程进行监督,保证水泥的质量达到施工的标准。


        3、施工温度控制
        要想降低混凝土温度敏感程度,需要立足下述方面:首先,选取材料时,水泥要选择低、中热的矿渣和粉煤灰水泥,对水泥用量进行严格管控,水泥含量不得>450 kg/m3;其次,要降低水灰比,保证水灰比<0.60;再次,对骨料级配进行控制,实施过程内部,要添加一定的掺粉煤灰、减水剂,降低水化热程度,减少水泥实际含量;再者,对混凝土浇筑工艺和水平进行优化升级,切实降低混凝土温度,借助相关工艺满足预期要求;接下来,结合实际状况,混凝土浇筑施工工序进行妥善控制,进行浇筑途中,降低温差给混凝土凝固产生的各类影响。使用科学有效的分层、分块的管理办法,妥善进行混凝土散热工作;最后,混凝土进行养护时需要严格控制标准,混凝土实施浇筑完成过后,养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天气温度高,需要保护混凝土,及时覆盖和降温,立足实际,妥善进行洒水防晒工作。参照施工要求,强化养护管理期限,杜绝发生温差过大的情况。
        4、施工工艺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工艺的优化升级对于控制裂缝的产生也有比较大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进行的过程中,通过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液化,有助于排出混凝土初次浇灌中进入的气泡,不仅有助于稳定混凝土的结构,还降低了裂缝以及混凝土沉降现象发生的概率。与此同时,针对混凝土凝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渗水现象,相关施工单位可以在混凝土调配的时候适当增加粉煤灰的配比,这样能够改善渗水的问题。在施工结束之后,养护部门要对混凝土主体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养护工作。通过在混凝土表面铺设塑料膜,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保湿处理,防止混凝土由于极速脱水而出现裂缝沉降的现象。尤其在冬季施工中,由于外界气温更低,因此要选用更厚的毛毡或者棉被来对混凝土进行保温。
        三、配比与搅拌的控制方法
        对于混凝土的质量来说,做好搅拌工作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搅拌均匀、合理的混凝土能够有效减少后期裂缝的出现。为了防止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对于混凝土的运输和储存环节也需要进行质量控制,这样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可以提供比较有力的保障。
        1、施工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环节对施工工艺进行有效控制,是对减少混凝土表面裂缝比较有效果的措施之一。通过工艺的提升,可以使混凝土二次液化,排除在初次搅拌中混入的气泡,还可以剔除混凝土中多余的杂质,让混凝土有了更好的品质,提升了混凝土的稳定性,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情况也大大减少。对于混凝土的后期保养来说,做好保温和保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养护人员应该对于室外的气温进行实时的监控和测量,针对不同的气温,选择合适的覆盖物对混凝土进行保护,良好的养护可以有助于混凝土成型更加稳固。搅拌过程是控制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决定性环节,各种材料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的后期施工和养护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添加渗水性好的石灰可以很好增强混凝土的渗水性,对于后期混凝土的凝结过程有着很大的帮助。
        2、材料控制
        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施工后期的质量。要想让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更高,就需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合适的调配比例会使混凝土更加适合灌注,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去对混凝土进行配比,以此来保证后期的施工质量。水泥作为混凝土的主要构成部分,水泥的各种特性对于施工的工程质量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混凝土内部石料的选择,应选择质地坚硬,外形方正,硬度高的石料,用粉碎机将石料打磨成合适的颗粒大小,石料打磨的越精细,混凝土的质量也就越高,对于建筑主体强度提升的帮助也就越大。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也要适量添加一些建筑用添加剂,以保证混凝土的透水性和稳定性。对于混凝土的搅拌,要对其工艺进行严格的监督,以确保混凝土成分的正确,良好的混凝土材料不仅可以使施工更为顺利地进行,减少混凝土表面的裂缝,还对水利工程后期的养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结语:对于以上问题的分析,我们大致对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的原因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也对裂缝出现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客观的分析,并且根据裂缝出现的不同影响因素,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施工人员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工艺的把控,以及后期正确的养护方法等多种办法,都可以达到减少混凝土裂缝,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映德.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南方农机,2019(19):254.
        [2]吕秀敏,孙丽波.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8):118~119.
        [3]杨健.水利工程施工中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技术研究[J].科技风,2019(12):192.
        [4]陈锋.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技术[J].四川水泥,2019(1):285.
        [5]王永华.混凝土裂缝控制理论下的水利工程施工技术[J].水利技术监督,2018(5):132~1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