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路基质量控制研究 魏然

发表时间:2020/8/28   来源:《建筑模拟》2020年第9期   作者:魏然
[导读] 道路工程路基工程建设不仅要考虑路基荷载量,而且要对产生侵蚀的自然因素进行考量,因此,需要对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从排水施工管理、土方开挖管理、施工材料管理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使合理施工以及质量管理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为道路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北京易成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  100176
        摘要:道路工程路基工程建设不仅要考虑路基荷载量,而且要对产生侵蚀的自然因素进行考量,因此,需要对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进行有效的管理。本文从排水施工管理、土方开挖管理、施工材料管理以及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等方面进行详细的阐述,使合理施工以及质量管理得到有效保证,从而为道路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在道路工程作业领域,路基施工是重要的环节,同时也是影响道路整体寿命的重要因素。在开展具体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对质量控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知,针对施工环节对具体的准备要素进行明确。并分别从材料、技术准备、交底以及测量控制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施工环境更加规范、安全,全面提高工程整体作业效能和质量。
        1道路路基质量要求
        1.1强度要求
        在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环节,要想更好地提升路基结构施工强度,进一步满足城市交通运行需求,施工人员要明确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要求,并严格控制路基施工质量。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道路车辆数量逐年增多,对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与承载力提出了严格要求。如果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不达标,特别容易引发大面积塌陷,影响道路交通的稳定运行,给城市居民的日常出行带来较多不便。因此,施工人员要加大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控制力度,减少塌陷现象的出现。
        1.2水稳定性要求
        受外界降雨与地下水影响,道路工程路基强度逐渐下降。由于各个区域的地质条件不同,所采用的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期间,如果遇到冬季冻结区域,水体温度显著下降,容易引发冻结现象,降低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为了保证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要提升路基水稳定性,妥善处理地下水与地表水,尤其是在季节性冻结地区,若外界水文条件出现变化,会引发严重的冻结现象,特别容易发生翻浆现象。所以,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强度,合理选择施工时间,有效减少冻结现象的出现。
        2道路工程路基工程施工的要点
        2.1路基的测量施工
        在进行施工前,首先要进行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将施工现场的地形和标志性物体进行标注并力求准确,以提高路基施工的效率。在进行施工测量时,需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测量,在图纸上进行准确标注和定位,同时标注出该位置的高程,不仅可以提高标注的准确性,还可以为后续施工提供可靠的根据。需要对测量人员进行测量培训,不仅要使测量人员了解测量的重要性,同时还要让测量人员熟练操作的步骤,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如果施工前的测量不够准确,不仅会降低路基施工的效率,还可能降低路基的使用性能,严重影响整个路基施工的质量。
        2.2路基的防护施工
        根据设计规范可知,在进行路基填方时,其高度一般小于4m,同时路基的边坡需要进行植被保护处理。但是当其高度大于4m时,路基边坡则需要进行三维网状植被处理。特别是在雨水较多的地区,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3路基的填筑施工
        路基填筑施工需要进行分层填筑,保证各层均匀,同时还要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填筑符合规范的要求。在进行填筑时,需要保证填筑宽度大于设计的宽度,路基压实度能够达到规范的要求。
        2.4路基的压实施工
        路基压实的原则一般是先对中间进行压实然后再慢慢扩散到两边;先使用轻型压路机进行压实再采用重型机;碾压速度一般是先慢后快,以保证路基充分压实,同时还能提高路基的平整度,增加路基的强度。在对路基进行压实时,需要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反复碾压,以保证压实度达到规范的要求。
        3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在路基施工领域,技术条件是影响工程进度和作业质量的重要因素。在正式落实施工技术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保证技术的开展环境更加的规范,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避免技术操作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隐患。首先,在施工之前做好技术功能的测试工作十分必要。也就是说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对技术工艺进行检测,判断其与实际的施工环境是否相适应。同时,加强技术与材料配比度的分析。针对具体的材料就技术的作业参数进行明确,合理控制有机质含量,规范土样参数,保证作业施工符合工程的具体要求。
        3.2作业准备
        在针对路基开展作业施工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从作业方面进行规范。首先,做好基础的整理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具体的整理对象进行明确,通常是针对下承层实施整理。通过洒水等方式的有效干预,保证表面湿度状态合理,避免出现裂缝等不良现象。其次,做好回填作业规范十分必要。即要根据路基施工具体标准对预埋的相关指标进行明确,并横坡度、平整度等各项指标进行规范设定,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施工作业环境更加符合实际标准。同时,在开展路基施工作业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明确路线类型,针对直线或者曲线采取不同的作业方式。如果是曲线则需要通过设置中桩的方式进行干预,并且要对具体的间距进行明确,一般设置在10米左右。
        3.3材料准备
        在进行路基施工期间,相关单位需要在思想上加强对材料准备的思想重视。首先,对路基在承受负荷等方面所设定的具体标准进行明确。之后,合理选择材料类型。在进行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市场环境深入调研,结合工程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同时,对具体的材料配比进行明确,保证砂石含量规范、合理,同时对粒径、厚度等指标也需要进行规范设定。从而保证材料设计更加符合规范,也能够有效避免因为材料问题而诱发的路基工程质量风险。



        4道路工程路基建设工程中的管理思路
        4.1施工材料管理
        施工材料在工程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不仅是工程建设的基础所在,而且是施工质量中的管理要点。因此,在道路工程路基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将回填土质管理当成重点。在进行填筑阶段之前,先要对填土质量进行科学的检测,将其物理性质进行有效的记录,并且还需要对土质含水量和干容量进行有效的测定,对测定结果进行完整的记录,从而为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当检测过程中出现质量不合格的现象时,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另外,在进行土质击实试验时,要将地理位置因素考虑其中,当土质中颗粒以细小的形态呈现时,说明砂性土在土质中的弹性模量较高,但土质自身的弹性模量较低,为了使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要将砂性土模量较高的材料应用到施工建设之中。
        4.2施工方案的制定和执行
        为了保证施工能够合理的开展,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施工方案。在施工方案的设计中,需要对周围环境因素进行充分的考量,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以防万一,当问题发生时,能够在第一时间内采取措施来应对,从而使产生的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机械化的有效应用,不仅能够使施工的效率得到显著的提升,而且能够使劳动成本得到有效降低,从而使人为操作产生的影响得到有效的控制,进而为生产安全的有效落实提供保障。在施工进行时,所有步骤都必须按照施工方案中制定的标准来进行,并对各个环节进行实施的把控,从而为施工方案的有效执行奠定基础。
        4.3土方开挖管理
        路基在进行土方开挖之前,需要全面、彻底地清除开挖区域的杂物,然后从上至下利用横挖法来进行科学的挖掘。在开挖的过程之中,对路基交接位置的边沟进行重点关注,通常采用将其引入路堤两侧天然沟和排水沟的方式,避免路堤冲刷现象。另外,在截水设施的施工过程中,要利用控制其形状和尺寸的方式来为其稳定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要先将碾压沉降高度预留出来,才能进行正式的开挖操作,并针对超挖以及土质松软现象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土方开挖能够合理的开展。
        4.4土方回填管理
        基底完成之后,需要将回填土从最低处开始均衡上升,并且需要保证回填土衔接处的坡度在规定范围之内,另外,在铺土之前,要对其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检测,当其含水量较大时,要对其进行翻晒处理,当含水量较小时,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洒水。通常情况下采用自卸汽车来进行运土,铺料用装载机进行完成,推土机来完成平整以及碾压等过程,并采用人工来进行有害杂质的剔除。另外,需要对铺土厚度进行有效的检测,当铺土厚度符合标准后,先利用推土机进行平整稳压,然后再利用人工对结构边缘部位进行铺料,最后,进行环刀取样,并要在现场进行检查,达到标准后回填上一层。
        4.5路基施工安全管理
        在路基施工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首先,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有效的安全培训,使其安全意识得到有效的提高,从而使其行为的规范性得到有效的保证;其次,对相关操作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培训,这样不仅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来进行操作,而且能够使操作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得到有效保障;最后,需要安排相应的监督人员来对施工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使其能够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操作,从而使施工安全性得到有效提高。
        4.6路基检测
        首先,需要进行地基检测,路基的设计形式对施工体系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检测,对影响地基的环境因素和地质因素进行有效分析,从而对施工材料以及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其次,对压实度进行检测,路基施工质量通常利用灌砂压实法来进行检测,该方法使用0.25~0.5mm的均匀砂来进行操作,将其从指定的高度以自由落体的方式落入洞中,在满足单位重不变的前提下,来对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使压实度得到保证。
        4.7完善技术交底工作
        在路基施工作业期间相关单位不仅要做好技术准备工作,同时还需要对交底工作加强思想重视。首先,树立正确的施工作业理念,加强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通过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将具体的工程信息和作业方案进行渗透和传递,从而保证施工作业目标一致、方向一致,避免出现理解偏歧而诱发工程风险。同时,加强工程信息的记录、归档和整理。在工程施工作业的整个过程中,做好数据信息的全面记录,从而保证施工作业的规范性,也能够为后期的验收与测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4.8做好测量控制工作
        在路基施工作业环节,相关单位需要针对测量工作加强思想重视,并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对具体的管理工作体系进行优化和完善。首先,对具体的测量目标进行明确,即要保证测量的结果与工程的实际要求相契合,保证结果的精准性。之后,对具体的测量技术和工艺进行规范。针对路基的边、线和布局进行优化设计,对控制线进行规范设计,并加强保护工作的全面落实,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测量环境更加安全、稳定,保证测量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同时,在开展测量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对测量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进行明确,并根据道路的具体规模对测量的手段进行调整。合理贯彻分段测量原则,从而保证测量操作更加简单、容易实施。此外,结合具体的测量结果不断地调整工程作业战略方案,提高作业施工的整体性,同时也能够保证工程作业环境的适应性。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进度逐渐加快,对道路工程建设也提出全新要求。相关单位需要在道路规模和承受负荷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做好质量控制,从而延长道路体系的整体寿命,有效地避免各类风险发生。因此,在针对具体的道路工程开展工程施工和作业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考虑,做好全面的施工准备,并加强质量层面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郑怀朝.道路工程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9,16(32):171-172.
        [2]郭军.道路工程工程路基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分析[J].人民交通,2019(11):71-72.
        [3]陈晓光.道路工程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99+102.
        [4]邱琴忠.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工作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19,28(05):12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