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1期   作者:陈秋菊
[导读] 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也跟随新课改发生了很大变化
        摘要:新课改对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农村学校的教育理念也跟随新课改发生了很大变化。现代教育理念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本文将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出发进行讨论,对于构建更加高效的农村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与方法提出建议,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语文课堂
        引言:语文课程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学生们将阅读、思考和写作的过程结合起来进行学习。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相比于教育大纲的要求,对于语文阅读和思考的综合素质教育比较缺乏,教师应当结合最新的教育大纲要求,用阅读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获得丰富的语文学习乐趣,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1.普通话能力有待提高
        拼音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础,虽然《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可以弱化对学生拼读能力的要求,但是并不代表教师在课上不引导学生进行生字的拼读练习。农村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弱化了对学生拼读的教导,遇到生字直接写在黑板上,并不标写读音,因此,学生在跟读的过程中,很多会出现第三声读不到位、儿化音读不标准的现象。
2.写字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随着互联网等高新设备的出现,学生们的识字量明显增加了,但是,学生们动手写字的能力却相对更加弱化了。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进行读字、识字能力的训练,对于学生写字的标准、写字的笔画、写字的艺术等方面的教学很不注重。课堂之外,农村小学的学生更加缺乏对于写字能力的训练,因此,在农村的环境影响下,语文的课堂教学对于学生掌握好语言能力的各方面都十分关键。
3.阅读教学方法有待改善
        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是基础,主要以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主。这个阶段,教师对于学生的阅读引领作用十分重要。但是,很多教师忽略了对于学生欣赏语文美感的过程,在没有让学生们反复朗读、反复揣摩、内化为自己真实情感的情况下,就将蕴含在文章中的内容直接讲述给学生。因此,农村教师应当在语文的阅读教育方法上进行改善,以对学生的引导与积累为主,而不是以直接输出课堂教案为主。
4.课外阅读量有待提升
        语文学习的过程,很大程度的阅读思考力不是从课本中获得的,而是从课外图书的阅读中获得的。《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有很明确的要求,教师应当与家长配合,尽量在小学阶段培养好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可是现在的农村小学生的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标准要求,究其原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环境的影响,农村家庭背景的学生,家庭很少能够有意识让学生接触优秀的课外读本,学校教师如果不加以辅助引导,那农村学生阅读量的提升空间真的是步履维艰。


        二、农村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方案
1.提高教师备课效率
        备课是教学的基础工作,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加入对语文教学的创新性设计,以提高教学效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通读所有参考资料,也不能只依靠课本资料,制定符合课堂时间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标记出重点、难点,让教学的指向性更加清晰明了。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进程,多引导、多鼓励、多诵读,为较少课堂“损耗”,教师尽量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每个环节的时间提前做好预算,以便在课堂上掌握好节奏,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性。
2.引导学生选择有效的学习方式
        语文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表达,所以教师可以倡导学生进行“合作式学习”。学习小组的形式非常利于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学生们可以在课后将内心的想法跟小组同学们一起讨论,对于不同的想法,学生们可以彼此交流,这样,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另外,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参与进来,分别请不同的学习小组互相批改其他小组的作业,相信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能够锻炼评判能力,还能够提高充分思考和对学习的认识水平。
3.有效导入阅读情境
        导入式教学应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辅助教师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结合教材,适当引入与课本内容相关的情境,能够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氛围。例如,在学习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这篇散文时,由于学生们都生活在农村,很容易就能走进课文中那个静谧的场景,但是对于文中所说的北大的月亮,以及其他地方的月亮,学生们应该都没有多少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为学生放映一些关于全国各地关于月亮的视频,让学生感受作者对家乡和母亲的一片深情。又如,在学习《伯牙绝弦》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在《高山流水》的背景音乐中边出示相关图片,边进述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展现相应情景,给学生“开源”,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
4.适当进行课堂提问
        课堂教学时,恰当的提问可以为课堂增添很多乐趣,也能够让学生们在更加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当然,教师在选择提问的问题时,也要提前经过一番设计,提问的选择要有新旧知识的衔接,在课堂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其次,问题的难度应当能够让学生“够一够”就碰到,也就是说难度应当在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之上,通过教师适当的引导,学生能够得到答案,这样提问能够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更高的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首先需要教师改变传统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以兴趣为基石,一步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在语文学习中掌握更加高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瑶.浅谈如何构建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读书文摘,2016(17):284.
[2]计海涛.农村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初探--浅谈“身体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陕西教育(教育学),2015(1):33.
[3]唐力.浅议如何构建高效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堂[J].读与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5):304-3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