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输煤煤粉尘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杨怀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杨怀
[导读] 摘要:煤炭输送系统产生的粉尘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场所的卫生,甚至会引起火灾或爆炸。
        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煤炭输送系统产生的粉尘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影响工作场所的卫生,甚至会引起火灾或爆炸。粉尘被吸入人体还容易引发各种疾病,严重影响电厂的安全文明生产,同时造成煤炭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来,国家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逐渐提高,节能降耗的需求日益增加。
        关键词:电厂;输煤系统;煤粉尘;成因;防治措施;
        发电厂的输煤系统在工作过程产生大量的煤粉尘,为减少输煤煤粉尘对环境的污染,避免安全隐患,对电厂输煤系统扬尘治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输煤系统扬尘的成因机理,最后对输煤系统抑尘和除尘措施阐述观点。
        一、分析电厂输煤系统煤粉扬尘治理现状
        电厂输煤系统是由皮带机输送系统、转运站、卸煤装置、储煤场、碎煤机室等几个部分构成的。在电厂转运站、碎煤机室以及卸煤装置等生产现场,煤粉尘污染还很严重,破坏了生产环境,给输煤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输煤系统采取了防尘措施,对输煤系统煤粉尘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没有有效解决。为了让防尘设备能够达到最佳的防尘和抑尘效果,还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对输煤系统煤粉尘及其抑制方式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的输煤系统煤粉尘抑制方案,根治煤粉扬尘问题。
        二、电厂输煤系统煤粉尘的成因
        1.我们从电厂输煤系统几个扬尘点分析。碎煤机室:碎煤机工作时,转子转动,冲击、挤压破碎煤块,碎煤机内扰动鼓风效应产生大量煤粉;碎煤机壳体长期被煤块击打,造成密封不严,煤粉尘泄漏。转运站:煤从上级皮带下落,下落速度快、冲击力大,产生大量细小煤尘,导料槽密封被冲击破坏,造成煤粉尘泄露。
        2.根据电厂输煤系统的具体设计以及现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分析,电厂输煤系统扬尘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燃煤本身所具有的物理特性。②诱导风的作用。③设备的密封性。
        3.超标原因分析。燃煤火电厂粉尘超标的主要场所集中在输煤系统和除灰渣系统。(1)输煤系统粉尘超标原因分析。输煤系统粉尘主要来源于燃煤的运输过程,超标场所主要集中在输煤系统存在落差的转载点或下料口等处。超标主要原因为:①由于采用的局部密闭及排风系统密闭不严,控制点的控制风速及风量不足等,会造成防尘设施控制效果不佳②由于部分地区燃煤煤质干燥,且不容易渗水,在输送过程中导致产生较大扬尘③输煤皮带走廊地面及设备上内有大量积尘,如不及时清理,会导致二次扬尘的产生。(2)除灰渣系统超标原因分析。除灰渣系统粉尘主要来源于粉煤灰的装卸过程,超标场所主要集中在灰库卸灰场所。超标原因主要为:①灰库的搅拌机防尘罩结构上不够严密,且当时灰库内呈正压运行状态时,易造成粉尘逸散②灰库下料口与灰库运输罐车连接处的布袋密封不严,导致大量粉尘逸散③灰库下方地面易存在大量积尘,如不及时清理,导致二次扬尘的产生。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粉尘检测结果是在该燃煤发电厂刚投产时的检测数据,其职业病防护设施防护性能较好。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若维护和管理不到位,职业病防护设施失效率将会增加,作业场所的粉尘危害将更加严重。
        三、电厂输煤系统煤粉尘防治策略
        1.防止煤粉尘产生。煤的物理特性是密度小、硬度低的煤易破碎,煤流输送过程中,因下落、冲击、相互磨擦,产生细小煤粉尘、煤粉尘重量轻,受外界风力扰动而飞扬,产生污染,要减少煤粉尘的产生:(1)尽可能减少煤炭流动环节,降低流动速度,降低输煤过程中对煤炭的冲击扰动。例如,合理减少转运环节,转运高度落差控制在合理范围,与煤流接触的滚轴筛、碎煤机等转动机械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围,落煤管加装缓冲装置等,从而有效降低因流动冲击产生细小煤粉。(2)在储煤场、翻车机卸煤系统、卸煤沟等处进行全封闭。

落煤筒、导料槽密封,减少煤流的外界扰动起尘,防止煤粉尘外露。(3)电厂掺烧劣质煤时,合理考虑原煤细度,硬度,减少煤泥掺烧比例,避免在运输、接卸、存储、上煤环节产生煤粉尘,污染环境。
        2.抑尘。抑尘的常用方法就是喷水,通过水分将燃煤上产生的粉尘控制下落,使其不发生扩散。由于粉尘的扩散与燃煤中的含水量有直接关系。经过研究得出,当燃煤表面的水分能够持续在8%-10%时,粉尘就能有效进行控制。所以通过对燃煤进行水喷雾加湿的办法,可以有效的进行抑尘,防止煤尘飞扬。在空气中悬浮的粉尘颗粒,遇到水滴后也会下落,起到粉尘治理的效果。使用最为广泛的方法就是直接向煤堆表面进行洒水,使用喷洒设备将水分散成小水滴,均匀的洒在煤堆的表面上,燃煤表面含水量增加会减少粉尘的产生。喷洒后也会增加空气中的湿度,可以是含尘气体中的粉尘颗粒凝聚后掉落在输煤皮带上或地面上,从而达到粉尘防治的目的。水喷洒只能做到抑尘和降尘,并没有对粉尘进行清除。这种方法便于实施、投资少、效果直观,所以在火电厂的储煤场地、堆取料机等地方通常都安装有水喷洒抑尘装置。同时也可作为在其他粉尘治理措施中的辅助部分使用。
        3.尘。封尘就是把含有粉尘的气体与外部干净的气体进行隔离的措施,起到封锁尘源的作用。如果输煤皮带导煤槽密封不严,在设备运行中,导煤槽内部正压会将大量的粉尘从缝隙处溢出,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制定粉尘综合治理方案中,首先要彻底处理导煤槽渗漏的问题,提高设备的密封性。在带式输送机的机头、机尾一般都安装挡尘帘,可以有效防止粉尘的扩散。
        4.吸尘。吸尘是输煤系统粉尘治理中最常用的方式,在导煤槽和煤仓间内安装除尘设备,通过机械抽风的方式将导煤槽和原煤仓内形成负压,可以防止粉尘溢出。通常使用的除尘器有多管冲击式除尘器、布袋除尘器以及静电除尘器等。除尘器将从尘源中抽取的含粉尘的气体进行过滤净化,达到国家标准后方可排放到大气中。制定输煤系统的除尘方案时,要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最终达到粉尘治理的成效。密闭吸风式除尘器是目前在燃煤电厂中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除尘技术。工作原理是将输煤系统中产生粉尘的区域密封起来,然后通过除尘管道将含粉尘的气体抽出,经过处理合格后排入大气中。按照除尘器依赖的动力不同,一般可以把密闭吸风式除尘设备分为湿式除尘器、过滤式除尘器以及静电除尘器。
        5.曲线落煤管技术。曲线落煤管技术严格意义上属于无动力除尘理念上的延伸,并由“治标”转向“治本”。通过控制从头部漏斗落料至下级皮带尾部导料槽入口之间的煤流运动及形状,从源头减少诱导风量和粉尘的产生,减轻后续降尘和除尘的压力,含有“少产生就好治理”的理念。曲线落煤管系统主要由头部的漏斗及物料调节机构、中间的曲线落煤管、尾部的给料匙、落料管衬板4部分组成。以煤流的动态模拟仿真为手段,针对燃煤转运过程中粉尘产生的原因调节各处的煤流速度、煤束形状及流动路径,通过控制物料的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浮尘的产生和减慢空气的流动速度。
        6.干雾除尘技术。干雾除尘技术工作原理是将自来水经过微米级的精密水质过滤器过滤,然后送入主机内置式自动给水贮水箱,经高压泵从贮水箱内抽出。与空压机产生的高压气源分别通过管道送到孔径细小的雾化喷嘴中,喷嘴可产生大量的粒径在1-15阿的微细汽雾,充满整个空间。每一个喷嘴产生的水雾有效距离可达到3-5米。这些微小的水雾颗粒可以长时间的悬浮在空气中,水雾持续的扩散对空气中的潜热进行吸收,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进行融合,进而达到消除粉尘和降温、加湿的目的。
        总之,在实际防尘抑尘过程中,有关部门以及技术人员要加强对新型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找到扬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有效解决输煤系统扬尘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萍.火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研究,2018.
        [2]刘金海,浅谈电厂输煤煤粉尘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