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
摘要:基于电力系统为了保证高效和稳定运行,引入自动化技术,减少不利因素影响。分析电力系统自动化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从而促进更好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自动化;高效和稳定
引言
时代进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电力企业发展中,人民对于电能需求逐渐增大。电力系统与自动化施工技术应及时处理技术产生问题,保障电力系统顺利运行。企业可加强设备管理、重视自动化技术设计、完善技术管理等,提升整体员工自动化技术水平,确保电力企业顺利发展,使其可满足企业与人民需求。
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智能技术
1.1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上的应用,可以提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水平,帮助电力系统得到有效的稳定性控制。电力系统自动化主要包括智能保护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电力系统实时仿真系统、配电网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与控制等。电力系统的自动化的实现需要以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目标,在控制中全力收集和严格检测电力系统各个环节、各个部件的安全运行参数,再进行科学分析,为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提供数据支持。
1.2智能技术
智能技术是依托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发展而产生的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与传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的综合应用,智能技术在实际操作和应用中得到了很好的运用,极大的改善了操作者的环境,减轻了工作强度,提高了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机械的自动化程度也相应增加了不少。智能技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主要是集中化、模块化和网络化技术,提高数控系统的集成度和软硬件运行速度,实现数控系统的集成化和标准化,进行远程化控制和无人化操作。
2存在的问题
2.1制度缺乏
任何工作开展都离不开制度,电力系统自动化也是一样的,必须建立起完善制度,才能保证工作顺利开展。一方面制度存在落后性。在电力系统自动化模式下,要对相关制度做出改变,才能有效适应发展需求。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却不是这样,大部分企业将重点放在技术运用上,忽视了制度建设重要性,依然采用传统制度,和实际需求不相符合,无法发挥出有效作用。另一方面制度执行力不强。制度最大的作用就是指导工作开展,过程中进行规范。但由于制度执行力不强,导致效果很难落实下去,在处理问题时没有参考制度,而是凭借个人主观经验做出判断,容易产生较大偏差。为了提升电力自动化水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这可以发挥出正确指导作用。
2.2自动化设备质量较低
电力系统中有大量自动化设备,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行效果,必须要符合规定标准才可以。从现阶段情况来看,我国电力系统设备生产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设备质量很难有所保障,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问题。企业在生产时为了节省成本,并不会按照标准去执行,使得设备存在质量隐患。另外政府在市场监控中没有发挥出有效作用,对设备缺乏检测,很多不合格产品会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如果电力设备质量不过关,运行中很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影响到电力企业正常发展。电力设备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强监管,尤其是质量方面,必须符合相关标准,才能有效应用。
2.3系统设计不完善
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电力系统设计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虽然电力系统改革在不断推进,但是系统设计上不够完善。主要原因是电力自动化设计缺乏统一标准,很多电力企业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设计,容易出现混乱的情况,这也是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电力系统建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投资大的特点,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如果没有进行有效沟通,就会出现设备不相匹配,导致出现链接困难的问题,部分设备无法正常投入使用,出现资源浪费情况。为了解决面临问题,部分企业对不匹配的设备进行改造,再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存在很大安全隐患。设计存在缺陷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运行效果,要进一步完善,有效适应发展的需求。
3系统自动化的措施
3.1科学合理的电力系统设计
随着社会发展,电力系统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因此要进行合理设计,才能保证系统正常运行。为了促进电力行业健康发展,国家要出台政策法规,明确电力系统自动化设计标准,为实际工作开展提供科学依据。相关部门要加大督查力度,如果发现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设计,要进行严惩,提高电力企业的自觉性,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标准来设计,可以减少风险发生,提升了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在建设电力系统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不同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设计,确保与相关需求相符合,保证建成后电力系统可以正常运行,为人们提供电力资源。
3.2加强电力设备的完善以及维护
现阶段,自动化施工技术通常对设备与技术会有极高要求,由于部分地区发展程度不一,地区之间发展严重失调,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强自动化技术投资力度,资金主要用于软件设备更新,也可对电力设备进行维护,为电网运行安全提供基础保障。尤其是对我国部分边远地区来说,资金投入可对电力设备不断完善。在电力设备维护过程中,使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使供电工作顺利开展。电力企业应注意组建专门维护部门,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电力设备养护与升级,并创建监督检查方面制度。地方部门应定期巡查,若发现安全故障,就应立即给予解决,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5]。
3.3重视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安全管理
根据目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应加强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管理,应制定与之对应管理制度,将电力系统不同部门的责任细化,明确分工,可利用项目专人负责制度,规定责任人员应对安全问题进行专门负责,进而可加强工作人员责任意识,防止由于分工不明确出现一系列问题。将电力系统与其自动化施工技术统一,制定电力软件自动化技术发展制度,减少软件中由于标准不一而产生安全故障。
3.4线性最优控制系统
线性最优控制系统是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代表性较强的就是最优励磁控制。该种控制系统在控制量中按照权重关系综合3-4个控制量:机端电压、有功、频率,角速度。使原单纯电压控制的AVR变为考虑了Ug、p、w、f的AVR,设计最优参数,主要是理论计算出各参数的放大倍数即权重系数,然后就是进行现场试验,比较几组参数的效果,取一个空载和负载都能接受的参数投入运行。最优励磁控制完全依赖于理论计算仿真,最优控制对于电力系统动态稳定的效果,可以完全等同于PID+PSS。
结语
电力系统自动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要加强技术运用,可以改善实际运行效果,满足人们对用电的更高需求。提高电力系统安全重视程度,通过分析找到其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为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加强自动化技术研究,而促进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燕君.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控制问题及对策[J].电子制作,2019(08):94-95+42.
[2]郑信国.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安全问题分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7):99-100.
[3]郝忠孝.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中的智能技术应用探讨[J].内燃机与配件,2018(1):206-208.
[4]雷静.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实践应用[J].科技尚品,20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