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我国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的情况下,各行各业的发展也有了进步。继电保护装置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误动和拒动是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之一。近年来电力系统发生多起继电保护误动事故,严重影响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经统计,除去装置家族性缺陷等特殊情况外,很多事故是因为继电保护技术管理工作不当造成的,如继电保护装置定值整定不合理,现场图纸与现场实际不一致,现场工作人员技能水平不足等。本文分享了河南华润电力首阳山有限公司继电保护管理方面的经验,供现场人员参考。
关键词:继电保护专业;日常管理;工作探讨
引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受到广泛重视,对社会生产与生活产生着直接的影响,在此情况下,电力系统维护工作的实施至关重要。近年来云南省的电力系统维护工作中,已经开始采用继电保护技术,可通过相关的继电保护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故障问题并解决,但是当前在云南省的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还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对其运作性能和使用价值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制定完善的工作方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相关的继电保护事故问题,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1研究电力继电保护故障处理措施的现实意义
当前阶段,电力继电保护是优化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实际运行过程易受诸多因素影响,进而阻碍正常发挥故障切除、隔离作用。为改善这一问题现状,相关建设者应从电力继电保护故障入手,即在明确故障类型与问题产生原因的基础上,对处理措施进行优化。这样一来,电力继电保护故障就得到最具针对性的控制,进而推动电力系统的健康稳定发展。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常见的事故
2.1定值问题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装置运转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设定值问题,由于继电保护装置的使用有一定的要求,因此该装置在投入使用及运转的过程中非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增强系统的、全面的指导,尽可能的规避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设定值问题。造成设定值问题主要受到两个方面的影响,分别是人为因素以及装置因素。人为因素:由于继电保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操作过程有着较高的要求,所以,继电保护装置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处理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操作,在定值计算管理过程中,根据相关计算标准以及数据,确保计算管理水平,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定值的准确性。但是有些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进而在计算设定值的时候产生偏差,引发定值问题。装置因素:继电保护装置在应用过程中出现定值自动漂移的现象,造成定值自动漂移的主要原因就是系统或元器件老化或者损坏,同时外部环境的温度及湿度以及电源都会对定值漂移造成影响,继而发生定值问题。
2.2继电保护装置中电流互感器饱和发生故障
倘若继电保护装置终端的负荷超出承受范围,就会造成电力系统的电流过大,进而发生短路的状况。一旦发生短路电力系统所产生的最高电流往往是装置中电流互感器单次额定电压下,额定功率所产生电流的100倍。鉴于电流互感器存在的偏差与发生短路时电流的大小有着一定的联系,倘若电流互感器中出现电流互感饱和现象,那么也会对二次电流产生影响,使电流互感器不再产生二次电流,最终导致继电保护装置出现误动或者拒动的状况,促使系统断电。
3继电保护专业日常管理工作
3.1替换处理
该措施的运用机理为利用同型号备用插件替换存在问题的插件,通过检验故障现象是否消失,确认故障是否处理完成。以微机保护为例,当继电保护装置内部插件产生运行故障后,根据缺陷现象分析确认故障的插件后,设备检修人员可使用备用插件与可能存在故障的插件进行替换。如替换后继电保护设备运行恢复稳定,就代表替换插件为故障点。如未得到解决,就可继续替换其他插件,直至完成继电设备的故障检测处理,以控制源头性故障影响。
3.2提升继电保护的可靠性
为有效预防继电保护的不稳定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全面提升整体继电保护的可靠性,遵循严谨性的工作原则,对其进行合理的处理。尤其在选用硬件设备的过程中,应该制定完善的质量检验方案,确保所有的硬件设备质量符合标准。云南省的电力企业在实际工作中,应选择质量符合标准、寿命很长的硬件机械设备,从根本上降低故障问题的发生率。如相关的硬件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就不能购买,也不能应用在继电保护系统中。例如:晶体管在实际应用期间,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抗干扰的能力较低,很容易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出现严重的干扰问题。所以,在选用晶体管硬件设备的过程中,就应该将隔离变压器设备和输入回路、输出回路等应用其中,并且正确设置接地电容系统与滤波器设备等等,以此预防晶体管受到严重的干扰。与此同时,还需采用先进的监控系统,针对晶体管的回路运作安全性进行检查,动态化的了解回路变化情况,以免电流过高诱发故障问题。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期间掌握各种工作技术和专业知识,按照继电保护系统的运作特点和实际情况,有效地进行管理维护,创建科学化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
3.3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继电保护操作岗位存在人员流动大的状况,源源不断的新员工加入到继电保护岗位当中,这时候就可以采用老带新的方式提高新员工的专业技术水平。但是老带新的培训方式也不能敷衍了事,只重视过程而不重视结果,应该将老带新培训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当中。①由经验丰富的老员工每天对新员工进行培训,在换岗的时间或者继电保护装置维修过程中,带领新员工了解工作内容,使其掌握该装置所运用的原理。②创建实践+培训基地,为新员工专业技能的提高提供学习平台,不但可以让新员工深入了解继电保护装置,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完善规章制度
在继电保护系统工作时,应该加强管理维护,不断完善优化,让管理更高效流畅,防止冲突、矛盾与漏洞发生。为达成这个目标,必须积极完善管理规章制度,正确指导操作人员。实践完善时,要有专门的规章制度,落实也要有所针对,明确管理方式,操作一定要规范,认真具体地做好记录工作。继电保护系统运转时,极易出现不稳定的问题,不利于电网的稳定和电力企业的发展。因此,应适当奖惩,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继电保护系统高效运行。
3.5加大事故诊断的检查力度
规避继电保护事故的前提条件就是对该装置进行精准的检测和判断,针对继电保护可能出现的事故选择针对性的检查方式,并且根据事故现场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检查方法寻找事故发生的源头。通常情况下对继电保护常见事故的诊断检查主要有三种方式:①逆序检查法,所谓逆序检查法就是利用逆向思维对事故进行检查,这种检查方法的优势就是可以快速精准的找到发生事故的部位。由于仅仅凭借微机所反馈的信息不能快速的甄别造成事故的因素,因此就需要逆序检查方法中逆向思维对事故的原因进行思考,依托事故发生的状况一点点向上寻找,最后追查到事故发生的源头。逆序检查法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解决事故的时间,并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②顺序检查法:顺序检查法是一种最为常规的诊断和检查事故的方法,所谓顺序检查法就是根据实验调试的结果,一步一步的向下寻找事故的源头。
结语
本文分析了继电保护不稳定的因素与针对性的措施对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也会随之出现,如果能将这些新型技术有效应用到电力系统以及继电保护装置中,那么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和科技化水平将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科.继电保护故障分析处理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实践与探究[J].信息通信,2019(1):83-85.
[2]龙黎.论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J].通信电源技术,2017,34(6):275-276.
[3]万文军.浅析电力继电保护故障与处理[J].通讯世界,2017(21):157-158.
[4]顾海蓉.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故障处理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