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联维乙烯工程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 湖北武汉 430415
摘要: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技术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最大的改变,其主要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一种全新技术,可以进行编程和储存。我们将事先编排好的程序放入之后可以按照具体的规律来完成整个程序运算过程,以此来有效地对数据程序进行控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可以通过 PLC 技术来对技术定时和计算等工序进行有效的运用,而其所具有的良好数据分析能力还能够帮助我们分类控制机械设备。随着 PLC 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也能够对该技术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其主要关键在于有效运用控制技术,而一般通过四个主要部分来完成相应的控制,分别是电源处理器输入端口和存储介质。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PLC控制
PLC技术是电器工程中常用技术,该技术的应用实现了自动化电器工程的有效控制,提升对工程运行效率,同时随着对应用需求不断提升,以及对技术的研究,使得PLC技术在电器工程中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同时PLC技术的应用,使得电气化控制系统可靠性明显提升,对电器工程领域发展起着重要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对PLC技术应用中,应提升对技术了解,明确其使用优势和作用,掌握其具体应用方式,以此促进技术在电器工程领域应用和发展。
1 PLC 技术优势
PLC 是一种全新的控制技术,和传统技术相比其具有很多的优势。例如在具体的安装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 PLC 技术的接线方式简单。而且其作为一个整体,我们只需要将相应的传输线和电源进行相连,这样不仅能够减少相关工作人员的任务量,而且还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失误等问题的发生。PLC 技术还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具体的应用中通常不会出现什么问题,而这一特点对于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而通过 PLC 技术的使用,我们也发现其具有功耗较低的特点,而且其所需要使用到的组成单位十分简单,因此对能源的需求量也是相对较低的,因此在我国目前的能源现状下十分适用。
2 PLC技术具体运用
2.1顺序控制
将PLC技术应用与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领域中后,使得传统继电器控制系统在应用中使用优势逐渐降低,并被淘汰。PLC技术使用中主要采用逻辑化程序,可准确对系统进行控制,同时提高了系统不同组成部分见的衔接性,更加符合电器工程企业对电器制造需求。在顺序控制方面,PLC技术主要利用数字编程语言实现系统运行,相比于以往继电器控制方式,利用编程方式建立存储设备,可有效减少控制偏差,并根据设备运行数据,对异常运行结果进行精准反馈,且不会出现长期使用中消耗量大问题,利于生产过程中减少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使用。并且适应PLC技术,可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测,确定是否更换,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可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另外,使用PLC技术,可实现对整个管理层次系统安排和处理,实现对整个流程有效控制,且利于显示控制系统的简单化操作,能后提高控制工作开展质量,保证整体电气化控制系统水平。
2.2开关量控制
以往电气控制系统在运行中,对开关量进行控制时,通常采用电磁式继电器,以此作为控制开关的主要元件,而不同元件间采用焊接方式进行连接,该方式在稳定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明显缺陷。因此,很多企业更加愿意使用PLC技术系统,进行模块化控制。PLC技术下的控制模式应用后,可提高设备管理简单化程度,同时可避免硬件连接损坏问题,减少控制失败率,利于提高管理质量和控制便捷性。
2.3管理系统方面
电气工程中应用PLC技术时,通常将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可帮助企业进行便捷化管理。在进行具体自动化操作中,加入实时通讯技术后,相应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用户,可对相应货品进行适时查询,有利于企业对货物进行生命周期监控。可见,PLC技术与计算机技术联合使用后,使用优势更加明显。因此,今后企业在进行电气自动化管理中,PLC技术发展会逐渐远离人为控制方式,利用电子技术适时多元化操作,便于实现远距离控制。
2.4数控系统方面
在对电气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中,若选择不同控制方式,最终产生的控制效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性,从控制系统方面来讲,主要可以分为执行控制系统、连续性控制系统,以及点位控制系统三种,其中,点位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单片机控制系统与全功能控制系统两种,相比于全功能控制系统,对单片控制系统开发难度更高,要求相关负责人必须具备足够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否则易在设计中出现设计问题,造成严重企业资源浪费。
但若将PLC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即可有效解决上述控制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又可提升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确保电气设备安全、正常运行,利于提升设备运行效率。
3 PLC 技术在自动化控制设计中的应用对策
3.1 顺序控制
顺序控制是 PLC 技术所拥有的基本功能之一,而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可以有效地实现顺序控制过程。经过长期的发展后,PLC 的顺序控制功能也变得更加具有可靠性,而且可以有效地满足我国目前所提出的关于节能控制方面的要求。
而数据控制可以具体分成有序的若干部序或者说若干阶段,而每一阶段都有着自己需要完成的动作,从每一步转移到具体的下一步都是具有条件的。当满足条件后,如果上一步的动作还没有结束,那么下一步的动作便会直接开始,而执行的动作则会被清除。PLC 会根据系统的具体状态和输出量的状态来划分出相应的阶段,而在各个控制阶段其控制输出量并不会发生变化。
通过 PLC 的顺序控制,可以有效满足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要求,而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3.2 有针对性的 PLC 设计
在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城市的建设也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而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也同样为我国的工业生产带来了很多的可能性,但在具体应用中相关人员应该对工业的不同类型之间所存在的差异进行注意。
在 PLC 技术的具体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对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行考虑,并从技术要求,产品结构和能源消耗等方面来进行综合分析。根据具体的现状来思考相关问题,从而使 PLC 技术的应用能够得到优化,并提升其控制质量,使该技术的市场适应性得到提升,并扩展发展空间。
3.3 提升 PLC 应用的抗干扰能力
在具体应用中,我们可以发现干扰对 PLC 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相关人员应该采取有效的对策来提高 PLC 技术的抗干扰性。
我们应该以实践为基础进行大胆的尝试,应关注市场需求的变化形式,组织工作人员和专家学者来共同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提升 PLC 技术的抗干扰性作为主要研究目标,以此来加强各方面的相互协作,分享技术资源。通过集中力量,更好解决这一问题。
对此可以通过对现有案例进行分析并加大科研投入,为其给予更多的资金支持,来提升科研水平。同时我们还应做好培训工作,对 PLC 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组织其来共同探究 PLC 技术的抗干扰性提升对策。
4 结语
可以发现 PLC 技术在具体的应用中具有极高的优越性,但在目前的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设计当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们需要通过运用 PLC 技术来对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控制,从而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并为电气工程的自动化控制提供全新的动力。对此,相关研究人员应该加大研究力度,并利用新的思想新的技术,不断提升研究水平,通过具体的实践来发现其所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进行解决。从而使 PLC 技术可以更具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使 PLC 技术可以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当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佳.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J].信息记录材料,2016,17(04):8-9.
[2] 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02):66.
[3] 洪光耀.探讨PLC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风,2020(03):16.
[4] 肖萍.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20,38(01):4-5.
[5] 胡福丽.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运用[J].当代化工研究,2019(17):55-56.
[6] 毛晓娟.PLC技术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20(01):296+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