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48119900912XXXX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结构在建筑中也加快了发展步伐。同时,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建筑钢结构中的技术和质量要求也逐渐提高。除了技术人员的水平,对质量和技术的控制也是影响施工的关键因素。所以,本文就对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建筑钢结构的重要性以及主要施工技术
1.1建筑钢结构的重要性
建筑钢结构的应用比较广泛,这就和钢结构自身的优势有着紧密的联系。钢结构的承重性比较好,也能在应用钢结构的时候节省更多材料空间,减少建筑物横截面积,从而就能增大室内的空间。由于钢结构的自重轻,所以能避免钢筋结构总量超过混凝土总量的问题出现,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也比较强,从整体的结构稳定性来看,要比其他结构类型的要强。再者,促进建筑绿色化发展。建筑钢结构的实际应用中,由于其和环保以及绿色的发展理念相适应,在施工中只要对钢结构进行安装即可,避免了施工现场中出现粉尘以及浪费大量资源的问题出现。钢结构的耐用性以及稳定性都比较强,拆除后也能回收利用,这些都成为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另外,保障了建筑物整体质量。建筑钢结构的施工中,材料的内部作用力分布均匀,能够保障建筑物整体均匀受力,发挥钢结构自身的塑性以及韧性,提高整体建筑的承载能力,在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建筑物利用塑性强的优势,也能加强抗断裂能力,从而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
1.2建筑钢结构主要施工技术
1.2.1钢结构的安装
在施工现场进行具体施工前要进行钢结构设施的现场安装,其步骤可以概括为地脚螺栓的预埋、钢构件的起重吊装和高强螺栓扭矩三部分。首先,地脚螺栓的预埋是保证能够承受钢结构整体重量的基础。螺栓的位置是否准确,松紧程度是否符合规范,对后续的整体建筑施工都具有很大影响,若是出现了螺栓的位置偏移,会使建筑整体的垂直度发生偏移,影响建筑安全。严重的会使钢结构中的钢柱发生形变,给施工安全埋下隐患。所以在进行地脚螺栓的固定时要使用全站仪进行准确定位,然后再利用缸套莫对螺栓进行整体定位,以确保施工质量。钢结构的吊装就是进行高空作业,在空中对建筑整体的钢结构进行架设。进行这项工作危险系数较高,在进行具体的吊装作业前要对吊装方案进行细致的规划,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保证作业过程安全有序进行。在进行高空吊装钢结构时要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计算需要选择的起重缆绳以及起重的大型机械,然后根据钢柱的长短来选择是使用直起吊发或者双机起吊,钢柱的吊装一般都选在中间部位。空中作业危险系数较高,所以钢柱的对接和架设,都应该选在基础平台上来进行。吊装时要对吊装的钢柱或其他建筑材料进行保护措施,避免在空中造成材料的损坏和钢柱的弯曲变形。钢结构之间的连接依靠高强度螺栓来进行维系,通过螺栓内部的拧紧预拉力把构件之间紧密连接,产生强度摩擦,以此来渐进构件之间的紧密程度。高强度螺栓在施工使用过程中需要考虑扭矩的存在,扭矩应该达到设计的要求,否则会对整体架构的安全造成威胁。另外,进行钢结构的安装过程中要对所有的安装工作进行复查,确保没有误差和遗漏。
1.2.2钢柱吊装技术
钢柱吊装技术是按照钢柱吊装一定的次序,通过建筑挂篮、爬梯等形式,将钢柱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连接。在吊装第一节钢柱时,积极的在预设填埋的位置上,利用地脚螺栓的形式,进行保护,切实的避免了钢柱在开展使用的过程中破坏地脚螺栓。按照一定的顺序、结合钢柱的实际重量,选择适合的吊装设备。
可以在开展吊装的过程中,先确定吊装的高度,并通过平移的形式,针对钢柱进行调整。在安装的过程中,可以及时的针对钢柱的长度做好标记,并安放好垫板。测量好钢柱的长度、挠度,并在钢柱上进行标记。在钢柱找平之后,拧紧钢柱地脚下的螺栓,通过脱绳将钢柱进行固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尽量避免钢柱受到阳光的直射,避免热胀冷缩为安装技术带来的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2、建筑钢结构的质量控制措施
2.1建筑钢结构材料的质量控制
钢结构中的施工材料,是保证最终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材料质量检测的过程中,需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例如,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需要对市场上现有的钢结构材料进行调查,采用价格对比等方式,使用性价比较高的材料。在正式施工之前,需要保证材料采购的规范性,对材料采购人员进行专业培训,避免在材料采购过程中出现问题。另外,还需要制定材料入场检查方案以及存储方案,保证施工材料的存储质量。
2.2建立全面的检查制度
质量控制制度是建筑钢结构施工管理中的基础内容,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施工方案放在关键位置,严格遵守施工方案中的内容,使其能够达到预期要求。例如,在实际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针对一个阶段的质量控制结果,定期组织例会,反复多次的进行施工检测工作,同时重视建筑钢结构施工的自检,可以采用相互检测以及自我检测等方式,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对检测方法进行完善。例如,在焊接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施工单位需要制定焊接工艺评定报告,确定焊接工作实施步骤和标准,焊接材料不同,选择的钢本也不同,这是在实际质量控制中需要重视的问题。在检测焊缝中,可以使用超声波探伤技术,利用超声波确定焊接中存在的缝隙,根据施工标准对焊脚尺寸以及外观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2.3加强施工质量的现场管理
在结构施工的全过程中,员工的施工技术对钢结构的工程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必须提高焊接质量。焊接前,焊接工程师应编制焊接工艺评定书并主持评估工作,确保焊接材料,焊接设备和焊接方法符合焊接技术规范。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持有焊工证书,并加强对焊工的培训和专业知识评估。其次,为确保安装的准确性,钢结构应妥善安排,施工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安装钢构件时,必须检查钢构件的质量。此外,我们还必须做好防腐工作,以防止钢材腐蚀造成的质量损坏,缩短了钢结构的寿命。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于土木工程行业的要求逐渐增高,建筑钢结构是未来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对于建筑钢结构的施工技术控制和质量控制进行研究,对于延长结构的寿命、保证结构的完整性等有重大意义。为扩大钢结构的应用范围,我们必须从头把控建筑钢结构的施工,进行施工技术优化、施工进度控制,对钢结构施工的各个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提高建筑的施工质量,推进建筑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振明,隋小东,李立洪,等.钢结构预拼装技术研究与应用[J].施工技术,2019,48(8):100-103.
[2]王坤洋.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措施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9):233.
[3]于文宏.钢结构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及工程应用[J].城市住宅,2019,26(6):177-178.
[4]杨春,董德峰,蒋福顺.钢筋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分析[J].城市住宅,2019,26(4):112-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