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胜琼
[导读] 摘要:线损率是评价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线损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业务性和技术性相对比较强的综合性工作。
        国网永嘉供电公司东城供电所  浙江永嘉县  325100
        摘要:线损率是评价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线损管理工作涉及的内容比较多,是一项专业性、政策性、业务性和技术性相对比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而供电所主要负责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最基层的单位,其线损管理水平的高低将会决定供电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快慢,决定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根据多年的相关工作经验与实践调查工作可以发现我国农村低压配电网工作中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做好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工作。
        关键词: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
        1线损的含义分析
        从理论层面进行解释,线损主要指的是在电能产生之后,其必然会需要经过一定线路传输到用户所需要的固定位置,那么在传输的过程当中,很有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例如有功电能、无功电能或者电压损失等,这些情况都属于线损的范畴。目前我国将线损共分成了两种类型,一种是技术型线损,还有一种是管理线损。这两种线损类型,虽然都有着各自不同的产生线损的原因,在技术途径上面也是不尽相同的,但是这两种线损所产生的结果确实相同的,其都会在不同程度上产生线损危害。
        2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的重要价值
        新时期,我国重视新农村建设,旨在缩小城乡经济间的差距,打造新型的农村发展体系,提高农村的综合素养,以求实现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作为农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电力供应极为重要,为了能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电力服务,更换了更为优质的供电设备、供电线路,以求更大程度上满足村民的用电需求。但是目前线损问题较为突出,耗能问题严重,偷电、漏电或电能表更换不及时等,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线损问题,威胁着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成为供电企业所面临的一项重大挑战。线损率是衡量供电企业经济技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企业行业竞争力的一项关键因素圆,为实现供电企业的长足性发展,再加上国家对农村建设十分重视,供电企业必须将线损管理视为当前工作的核心点之一,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应对线损问题,降低能耗量,在保证农村地区供电质量的基础上,以达到节能降损的效果,是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力手段。
        3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问题分析
        3.1电网基础较为薄弱
        第一,为规范农村电网运行的稳定性与科学性,国家电网对农村电网的相关技术进行了规定,要求农村地区低压线路状态下的供电半径应<0.5km。然而通过对当地低压线路供电半径的探查,了解到满足该项要求的供电区未超过10.0%,一些综合性的配电变压器处的半径≥1.Okm。第二,主干线路导线线径小。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低压配电网的台区主干线路选择了35mm2的铝导线,但是仍然有一些地区选择了低于35mm2的导线,甚至选择了25mm2及16mm2的铝导线。第三,配电变压器布点布局不合理,有些配电变压器出现了偏离负荷中心的现象。第四,综合变压器出现了比较严重的超负荷运行现象。
        3.2农村低压线路无功补偿现象
        由于低压线路无功补偿不足,不仅会导致农村低压配电网无功损耗增大,而且还会对电网经济运行产生一定的制约。而如果就地补偿则需要用户出资,如果集中补偿则需要供电企业出资,但是目前我国还无法对农村低压配电网无功管理情况进行有效的考核,从而导致无功管理成为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的一大难题,具体主要表现为:第一,表计计量不准,从而引发电能量流失。通过对供电所的调查与统计发现,电子式电能表极易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从而出现比较明显的计量误差,引发电能量流失。第二,计量装置轮校率、更换率低,而具有较高的故障率。通常,电子式电能表具有非常高的计量精度,但如果输出电流超过额定电流、电压降比较大的情况下,将会导致电子式电能表的精准性严重降低。对于农业相对比较发达的农村地区或者动力用电量比较大的台区,出现在供电线路末端的电压降基本上都比正常值高,这样极有可能因为计量误差而出现比较严重的电能量流失。


        3.3线路末端的大负荷急剧增长
        很多工业为了避开城市会选择农村相对宽敞、开阔的区域来建设工厂,致使农村地区的工业数量急剧增加,进而逐渐表现为凌乱、规划性差等多项问题,而且很多都处于线路的末端,很多工业用户与变电器的距离大,进而会使得台区内的大负荷会高速增加,甚至出现负荷不均衡的情况,供电半径参数也变得过长,极易使得低压线损率急剧增加,且呈现居高不下的状态。
        4提高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对策
        4.1线损的技术措施
        (1)对电网结构给予合理规划,有效缩小供电半径。通过对各电压等级进行分析,来对配电台区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有效的缩小供电半径。配电台区最好选择多出线的方式,避免出现迂回现象,而且低压主线最好以三相四线供电为主,通过对电流进行有效分解的方式来降低线损;配电台区一般需要选址在负荷的中心。
        (2)遵循三相就地平衡法则。为实现对线损的有效管理,应将三相就地平衡法则应用其中,三相电压会在线路的末端处产生压降的现象,若用户的负载量分配不合理,极易引发三相不平衡的情况,负荷重的一回线路末端产生的压降将会很大,最终结果也将反映在线损问题上。若想实现对三相电流的平衡性,要保持末端用户负荷的均衡度,及时对变压器位置的出线负荷进行科学的调整,进而实现配变低压的出线负荷能与末端的负荷保持平衡状态,能防止三相电流出现不平衡的情况。
        (3)提高线路设备的绝缘性能,按照要求做好农村低压配电网的维护工作,避免发生泄漏电现象。定期对绝缘子进行抽查,如果发现质量问题的,要及时给予更换。
        4.2降低线损的组织措施
        完善线损管理组织和线损管理制度,明确分工职责,以确保线损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线损管理的小指标、分指标和总指标进行科学的选定,并按照要求开展分压、分线、分站、分区考核;最好线损理论计算工作,找出薄弱环节,从而确定主攻方向;优化计量工作管理,定期对供、售电计量装置进行校验,并实施按期轮换制度。如果农村低压配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给予分析和整改,进一步明确退或补电量数额;完善停运线损定额管理、设备检修制度;定期开展营业大普查工作;开展线损管理竞赛活动,有效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核算、抄表及稽查工作,对抄表日期给予科学、合理的规划,从而更好的提高线损管理工作效率;定期对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教育,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水平。
        4.3降低线损的管理措施
        (1)明确管理职责,健全线损管理机制。根据农村低压配电网线损管理的实际情况构建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领导任组长,主要生产部室为成员,对农村低压配电网实行全员全过程管理。明确小组成员的基本职责,以确保降损节能工作的顺利进行。
        (2)开展营业普查,规范用户基本信息。有重点地开展营业普查工作,利用营销信息系统疑似问题的搜索功能,及时规范、解决用户计量信息与现场不—致等信息错误同题。
        (3)做好对农村低压配电网的巡视及管理工作,对所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给予解决,避免出现“冒、滴、跑、漏”现象。
        5结语
        纵观当前农村地区低压配电网的线损现状,了解到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线损问题相对突出,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威胁着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占有力。因此需要根据农村低压配电网运行的实际情况来对低压电网进行理论计算,明确各级线损考核指标,从而实现对线损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贻允.电力营销管理在降低农村低压供电线损方面的运用[J].通讯世界,2017.
        [2]张汉春,张治宏,张汉青.分析山区农村配电网线损原因及降损措施[J].科学与财富,2017.
        作者简介:
        李胜琼(1989.2.24),女,永嘉,汉,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线损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