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要点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罗青海
[导读] 摘要:桥梁设计在我们国家一直处在不断完善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当中。
        身份证号码:36078219890702XXXX
        摘要:桥梁设计在我们国家一直处在不断完善发展的时期,尤其是现在,正处于高速发展当中。中小型跨路径桥梁设计因其设计起来较为简单、易施工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的建造中。本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小型跨径桥梁在山区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山区;中小跨径桥梁;桥梁设计
        引言: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山区的交通,有关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工程也越来越多。由于山区的道路多比较崎岖,桥梁隧道的设计更符合地势地貌。那么如何在高速公路的建造中合理的应用桥梁设计,使其最经济有效,是我们设计者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 建造应遵循的整体要求
        整体来讲,在桥梁的结构的设计中应该按照“安全、合适、节约、雅观”的要求,在建造时,不仅要考虑线路线形、桥址地貌等因素,还要综合考虑当地的地形地貌、河流状态、周围建筑、自然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山区的环境较为多变,地形地势也很复杂,这就加大了施工的难度,另外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问题。整体归纳下来有以下几点:
        1.1 较大的桥梁在建造时应该在符合总体道路路线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把握好路线中的控制点,综合实际路况;从专业的桥梁设计角度出发,制作出最佳的建筑设计方案。
        1.2 桥梁的整体建造应注意与道路相配合,使外观看上去比较合理、美观,同时也应考虑经济因素、注重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等方面。
        1.3 在一条道路的建造过程中,尽可能避免多种桥梁设计,尽量统一采取一种形式建造,这样可以极大的缩短工作时间,同时也更加节约成本,做到物美价廉,同时也使道路整体更加协调一致。
        1.4 建造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环境因素,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避免较大程度的开挖以及加长不必要的桥梁长度等,避免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2 中小跨径桥梁设计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案
        2.1 设计过程中的不足
        2.1.1 设计的标准:在进行桥梁建造之前,应该对桥梁所应该承载的最大重量进行预估,掌握桥梁的最重负荷量。偶然荷载、可变荷载以及永久荷载是桥梁承重量的主要方面,其中主要考虑的是可变荷载量,而可变荷载量又主要指汽车负重量。如果在建造过程中对桥梁的承重量没有进行准确的预估和分析,就很容易导致桥梁的最大载重量与实际情况不符合,这就对桥梁造成很大的伤害,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桥梁出现裂隙、坍塌等情况。另一方面,我们在估计桥梁的永久荷载量时,由于所使用的材料规格偏高,但相关技术人员计算时仍采用的是一般规格,这就会引起桥梁的实际组成结构负重量偏高,而桥梁的承载能力相应降低,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安全系数不高。
        2.1.2 设计的预判:在初步设计完成后进入施工阶段时,使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量应该遵循桥梁的结构设计和桥梁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施工。实际工作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并没有顾及到这一点,从桥梁所能承载的极限重量出发,并没有对整体构造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判,进而对桥梁的整体性能产生影响。所以,在桥梁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综合整体考虑到相关因素,提高桥梁的使用性和承重性。
        2.1.3 设计所采用的方法: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软件已被应用到更多的工作领域中来,在桥梁设计中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尽管它本身具有很多优点,但在相关细节方面计算机的确不能很好地处理。相关工作人员过分地相信计算机给出的标准图,即使对当中的一些细节抱有疑虑,但也不会及时的提出进行讨论,这样就不能及时的改正当中的错误,一旦真正应用到施工过程中,就很难再次修正。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高度依赖设计图纸,而设计图纸又以规范为目的,这就造成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不能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相适应。另外一方面,规范的桥梁设计并不一定是最佳的施工方案,桥梁设计只是对桥梁的整体进行规划,并没有对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材料等进行考虑,也不是对桥梁寿命周期的整体设计,虽然设计的比较出彩,但在整体性和系统性方面有很大不足。


        2.2 对设计的完善
        2.2.1 进一步解读设计标准:设计标准是国家对建筑行业的最低要求和规范,必须要严格对待,因为这是建筑行业的最低标准,所以在真正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满足这一标准的前提下进行适当优化。另外,设计标准不可能一成不变,随着社会的发展其也在不断地修订完善,相关技术人员要时时关注,掌握最新的设计标准,确保桥梁设计的准确性。
        2.2.2 “以人为本”的设计应理念:桥梁的设计和建造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尤其是对山区的桥梁设计,因此在设计时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在按照设计图纸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施工,若出现设计图纸与实际操作之间出现矛盾,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施工,相关设计人员也要根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方案,尽最大努力建造出最优桥梁。
        3 山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流程
        对于中小型桥梁的设计,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期工作阶段和设计工作阶段,其主要流程如下:
        3.1 前期工作阶段
        3.1.1 首先要对即将展开的工作进行预测,即对在这一地区建设桥梁是否可行和有必要,这一阶段也被称为“预可”阶段。这需要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写出一份简明的可行性报告书,这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同时也需要说明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简要说明对于桥梁建造的计划类型等。这个阶段主要考虑的是确定建造项目的问题。
        3.1.2 当这个工程得到上面领导的批准后,就可以进行下一个阶段的准备,这时候就要开始对桥梁的建造进行初步完整的计划,这一阶段需要多个部门的共同配合完成。将要进行施工的桥梁需要与当地的地势地貌、河流、生态环境等方面相协调,还要考虑到道路因素的影响,最终设计出多个桥梁造型的方案并要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最后还需进行建造整个桥梁的价格估算,完成相关内容后报告给上级领导批准。
        3.2 设计工作阶段
        3.2.1 初步设计阶段:当以上方面的内容得到审批后,就可以那个通过对现场实际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勘查,通过对比设计的多个桥型选择最为合适的一个报给上级审核。提供给上级的材料要包含定稿桥梁的具体详细信息,必要时应提供相关的文字说明等。初步设计得到批准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准备。
        3.2.2 施工图设计阶段:具体的施工图设计应该综合考虑上级领导对初步设计稿的意见进行进一步的订正和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在这个阶段就需要对桥梁中的具体结构细节进行把控,确保桥梁的强度、稳定度、基本构造等各方面达到基本要求,绘制出相关内容的详细图解,协调好跨径桥梁与道路的关系,使其整体较为美观,并且对完成整个桥梁的资金有一个合适的预算。
        对于较小型的跨径桥梁来说,它的结构比较简单,设计的针对性较强,就可以只采取施工图设计阶段。
        4 结束语
        山区的道路多较为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桥梁设计应该以“安全、合适、经济、雅观”为基本原则。另外,在设计建造中应该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桥梁作用、地形条件、施工难度等各个方面,由于此类桥梁在设计中并不追求其复杂程度,一般都以简洁大方为标准,所以设计者应合理运用当地地势特点,使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徐文强.关于山区中小跨径桥梁设计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1):146-147.
        [2]聂小明.山区公路中小跨径桥梁结构设计问题探讨[J].交通世界,2018,(21):102-103.
        [3]冯斌.山区中小桥梁的设计方法分析[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10):129-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