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41
摘要:在南方降雨量充沛地区,地下室底板、侧墙及顶板渗漏一直是建筑通病,后期不仅维修费用高,而且严重影响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及舒适性。成都某小区地下室采用结构自防水与底板防水采用SBS卷材、侧墙防水采用聚氨酯和顶板防水采用聚氨酯加ARC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减少甚至杜绝地下室渗漏,降低维修成本,增强结构耐久性。
关键词:结构自防水;渗漏;结构耐久性;外防水
0 引言
地下室渗漏一直是建筑是行业的通病,渗漏修复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同时对于结构的耐久性也产生影响。传统的单一的防水的局限性已经逐渐显示出来,本文将介绍将结构自防水与外防水相结合的防水施工工艺。采用该种施工工艺为减少甚至杜绝地下室渗漏,降低后期的维修成本,为后续项目施工提供相应借鉴经验。
1 工程概况
某成都地区体量较大的高端住宅小区位于成都市双流区协和街道,距离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26公里。建筑主要功能为住宅,小区由4个地块组成,总占地175亩,地下约11.9万平米,所有地下室底板、挡墙及顶板均采用抗渗混凝土,并在混凝土中加入聚丙烯纤维。地下室侧墙全部采用单组份聚氨酯涂料防水层,地下室底板采用4mm厚SBS卷材防水,地下室顶板采用单组份聚氨酯涂料防水层与4mm厚ARC卷材。
本文除介绍防水施工的工艺步骤外,还介绍底板防水SBS卷材在承台侧面及抗浮锚杆根部施工过程中存在接口不牢固,接口压浆不均匀等问题的施工工艺,侧墙防水主要介绍聚氨酯与顶板聚氨酯和底板卷材接头处的施工工艺。
2 结构自防水施工工艺
2.1混凝土供应
该小区的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供应选择的供应商为成都市2家大型混凝土厂家。
该小区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按照施工准备→混凝土运输→混凝土浇筑(输送)→振捣→混凝土收面→养护的工艺流程进行施工。按照“先竖向结构,后水平结构;先高标号,后低标号”的浇筑原则进行混凝土浇筑。
2.3细部结构施工
2.3.1后浇带施工
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往往会留置后浇带,后浇带的留置增大了结构漏水的风险,为避免后期在后浇带处发生渗漏,在留置的后浇带两侧都预留了止水钢板,后浇带施工工艺流程为:定位→焊接→前期浇筑→剔凿→清理→刷浆→后浇带封闭。
止水钢板采用3m长、400mm宽及3mm厚的止水钢板。止水钢板焊接定位必须满足混凝土浇筑完成面位于止水钢板1/2处,止水钢板必须位于底板和墙正中。
焊接采用双面焊接,焊接长度为10cm,在焊缝处两端各附加10cm长的止水钢板进行焊缝加强处理。所有迎水面加固丝杆必须采用止水丝杠进行加固。待达到后浇带浇筑条件后,先将两侧浆膜踢打清理干净,不密实混凝土踢打干净,现将后浇带浮渣及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冲洗干净,清除多余水,混凝土表面用纯水泥浆刷浆处理,然后用高一等级强度的微膨胀混凝土进行封闭。
2.3.2施工缝施工
施工工艺及步骤同后浇带施工。
3 外防水施工工艺
3.1底板防水施工工艺
3.1.1底板防水施工工艺步骤
土方开挖捡底→砖胎膜砌筑→素土夯实→100mm厚C15混凝土收面压光→M15抹灰砂浆立面抹灰→阴阳角R角抹灰→阴阳角每边附加卷材250mm→大面铺贴4mm厚SBS(挡墙外上翻500mm)→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立面M15抹灰砂浆抹灰保护→钢筋混凝土底板
3.1.2抗浮锚杆处防水施工工艺
抗浮锚杆孔石子灌满→安放膨胀橡胶止水带→抗浮锚杆灌浆→多余浆体破除→特制塑料圆台(碗口状)安装→垫层浇筑→拆塑料圆台→卷材铺贴(8个切口)→油膏密封(灌满碗口)
3.1.3承台侧面防水施工工艺
根据承台尺寸提前排版卷材,然后进行卷材下料,考虑搭接长度,侧面划线,按线进行先铺贴底下的卷材,然后铺贴上面卷材,最后进行接口粘贴,粘贴位置2人配合,1人前面进行接口卷材热熔处理,后面1人用砖刀进行碾压压浆。
3.2顶板防水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顶板→原浆找平修补→1.5mm厚单组份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无纺布保护层→C15细石混凝土找坡找平层(最薄出4cm)→4mm厚ARC卷材铺贴→无纺布保护层→分隔缝设置(不大于6*6m,内配不小于6@200*200钢筋)→7cm厚C20细石保护层(刚性层)
3.3侧墙防水
3.3.1侧墙防水施工工艺步骤
钢筋混凝土侧壁→基层打磨修补→第一遍聚氨酯涂刷→挡墙预留卷材上翻(超过施工缝250mm)→第二遍聚氨酯涂刷(将卷材压口,直至挡墙底)→第三遍聚氨酯涂刷→直至厚度大于1.5mm→粘贴20mm后EPS板(专用粘结剂粘贴)→120mm厚保护砖→素土回填
3.3.2侧墙施工缝处施工工艺
基层处理→施工缝位置上下各附加250mm卷材→大面聚氨酯涂刷(0.5mm)→底板预留卷材上翻超过附加卷材铺贴与侧墙与聚氨酯充分接好→最后再进行大面涂刷至1.5mm厚→聚氨酯与卷材接口处一定要聚氨酯压住卷材
3.4施工要点
3.4.1底板防水
(1)基层处理:垫层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将表面收光,避免卷材高低起伏,在进行保护层及底板浇筑过程中拉开接口。
(2)抹灰:抹灰要横平竖直在与混凝土接口处要平缓过渡,避免存在高差。
(3)R角:阴阳角位置的R角一定要抹成圆弧角,避免卷材在该部位
(4)搭接长度:搭接长度按照10cm进行搭接。
(5)卷材封口:用专用辊轮已压出油为宜,避免将卷材烧薄。
3.4.2顶板防水
(1)结构防水检查:混凝土拆模过后,下雨天或顶板上持续浇水过后,去检查顶板漏水情况,如发现有渗漏点,先进行结构漏水处理,然后再进行外防水施工。
(2)聚氨酯防水施工:基层一定要干燥,避免聚氨酯施工后产生气泡,减弱聚氨酯的张力,增加漏水风险刚性层。
(3)刚性层施工:每个分隔缝包围区域内钢筋都是独立区域,钢筋必须在分隔缝处断开,钢筋一定要用3cm垫块垫起来,刚性层混凝土一定在浇筑过程中不能加水。浇筑完成后要进行覆塑料薄膜养护。
(4)挡墙与顶板的阳角一定要打磨成圆弧形,确保顶板聚氨酯与侧墙聚氨酯连成整体,顶板卷材防水该位置才能没有空鼓。
3.4.3侧墙防水
(1)错台处理:施工缝位置、模板拼缝处及丝杆加固处等位置已发生错台,对于微小的错台,直接用打磨机打磨处理,对于较严重的错台,先用打磨机打磨,然后用抗裂砂浆进行修补。
(2)外墙丝杆处理:先将丝杆周围踢出凹槽,重凹槽里面折断丝杆,禁止直接在外墙上折断丝杆,进行除锈处理,然后抗裂砂浆将凹槽抹平。
(3)基层处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振捣不密实,或混凝土含砂石量太重,测墙表面存在大量的微小气孔,聚氨酯涂刷过程中很难将这些孔进行填满,该部分将是外墙的薄弱点。在进行基层处理过程中,这些孔洞要用水泥浆或抗裂砂浆先进行修补,然后大面再进行磨光处理。
(4)聚氨酯厚度:侧墙聚氨酯厚度很难一两遍刷够,要求反复涂刷,直至达到1.5mm及以上。
4 结束语
在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全部使用抗渗混凝土,大大提升了混凝土自身的抗渗及抗开裂能力,再辅助外防水,地下室整个结构的抗渗能力大大增强,通过混凝土自身结构防水及外防水相结合的施工工艺,在完成施工的所有地下室中均未发现渗漏点。地下室结构自防水与外防水相结合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地下室的渗漏风险,减少后期维修成本,增加结构的耐久性及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10J301-2010,地下建筑防水构造图集.
[2] GB50108-20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3] GB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