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3020619911111XXXX
摘要:现在,我们建造的房屋建筑结构到底能使用多久,《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规定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应少于50年,其安全等级不应低于二级。住宅结构应能承受在正常建造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在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内,住宅结构和结构构件必须满足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要求。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安全施工
引言
对于房屋建筑结构来说,加强耐久性与安全性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需要通过科学、系统、全面的施工质量控制得以实现。
1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我国对房屋建筑工程的安全设置标准较低,从整体评估,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就是看建筑结构构件本身的承载力是否符合一定的标准。因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我国高度重视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的新时代,一定要深刻认识到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只有大力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使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得到保障,特别是由于人为因素、天气因素以及季节变化,都会对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因而应当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特别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努力在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解决各类不良因素的影响。只有大力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才能使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2对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施工造成影响的因素
2.1影响房屋建筑耐久性的因素
2.1.1建筑裂缝面积
通常来讲,通过对房屋建筑面积大小进行区分,以单位面积的裂缝面积总和C(mm2/m2)分为5个等级,以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为主要评估对象,判定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2.1.2水胶混合的比例
房屋建筑应在满足强度的基础上同时对满足特定地域的暴露环境,这就要求水胶比(施工时混凝土搅拌物中加入水的总量与胶凝建材总量的质量比)要很低,或者可以这样说,轻混凝土情况下的抗压强度必须很高。
2.1.3施工用的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
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某种程度上与房屋建筑的设计年限不可分割,房屋建筑需要在特定条件和一定时间规定内完成设计初期预设的功能。根据我国相关施工和设计规范,普通房屋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具有纪念意义和特别重要作用的建筑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那么,根据所处的地域环境和设计使用年限,我们可以对房屋建筑结构选用的钢筋构件提出一定要求,不同建筑环境和设计使用年限要求使用的钢筋最小保护层厚度也不尽相同,因为它将影响着整个房屋建筑结构的最终施工质量。
2.1.4混凝土的碳化深度
钢筋的锈蚀程度是决定钢筋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发生碳化反应,会导致钢筋产生锈蚀。将钢筋混凝土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控制在一定等级范围内,可以有效提升房屋建筑的耐久性。
2.1.5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钢筋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若受到巨大压力,这一过程中混凝土所能负荷的最大水压就是它的抗渗等级,是否能够有效抵抗水压的渗透,能否抗氯化物与进行水压测试,都是影响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2.2影响房屋建筑安全性施工的因素
2.2.1建筑的承载力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将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加以把控,使其稳定在一定合理范围内,才可以有效控制建筑结构的变形程度,不同的建筑形态都各自拥有不同的地基形式,尤其在面临特殊地域的地理情况,可能涉及到复合地基、桩基等建筑结构型式时,建筑结构安全性需要对承载力因素进行周全的考虑。传统的做法是对经验值进行简化应用,以云南省文山州为例,需要在满足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进行的荷载试验,确定房屋建筑的变形范围,并使其保持在规范要求规定的范围内。
2.2.2稠度
在房屋建筑项目施工时,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图纸和施工内容,对混凝土拌合物的稠度进行把控,其中包括有:坍塌度(S)、维勃稠度(V)和扩展度(F)3个数据具体控制。
2.2.3密度
这里的密度通常是指施工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会使用一些外加剂来满足实际现场的施工所需条件。密度包含了所有混凝土外加剂、速凝剂、防冻剂、泵送剂等施工辅料。
2.2.4施工配合比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必须强调“双控”,房屋建筑结构施工若采用商品混凝土,围绕施工质量控制的质量策划、施工方案中配合比应从设计配合比转换为施工配合比,形成工厂化施工。
3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的优化对策
3.1创新施工质量控制理念
创新是进步的灵魂,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想更好的开展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和安全性施工,至关重要的就是要在创新施工质量控制理念方面下功夫。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当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特别是要着眼于确保房屋建筑耐久性和安全性,积极探索施工质量控制的科学方法,比如应当根据具体的房屋建筑工程,切实加大对影响房屋建筑耐久性和安全性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案,进而使施工质量控制更具有针对性。创新施工质量控制理念,还要将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上升到战略层面,比如在安全性施工方面,应当高度重视建筑承载力等诸多影响因素的调查和分析,并且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科学设计与系统安排。
3.2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一定要在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方面下功夫,努力为更有效的开展施工质量控制创造有利条件。要大力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组织体系建设,在组建标准化“项目部”的过程中,应当将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纳入到管理体系当中,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配备专业化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人员,在对影响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各方面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和有效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还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综合性和协同性机制建设,特别是要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进度管理、人员管理等紧密结合起来,对可以影响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的因素加大管理工作力度,确保不出现任何问题。
3.3改进施工质量控制模式
对于开展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来说,应当更加高度重视工作效果,特别是在当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应当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施工质量控制模式。要大力推动“互联网+施工质量控制”模式,加大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一系列现代信息技术的投入力度,比如可以运用大数据技术影响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的数据,并且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改进施工质量控制模式,还要更加高度重视施工质量控制标准、流程、技术等一系列工作,比如通过应用现代施工技术,可以使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得到保障;再比如通过规范施工流程,加大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以及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等,也可以使施工质量控制更具有系统性等等。
结语
不同建筑类型拥有完全不同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要不断更新在房屋建筑结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施工技术的研究,制定合理的复检周期,真正把房屋建筑结构生命周期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控制落在实处。
参考文献:
[1]刘荣桂,曹大富,陆春华.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耐久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俞昊天.房屋建筑结构的耐久性与安全性施工质量控制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178~179.
[3]刘云胜.高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历程——从高技派建筑到高技术生态建筑的演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