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技巧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代兰
[导读]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日益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也越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四川省渠县土溪镇初级中学  四川渠县  6352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下,日益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释放学生的天性,教师也越发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数学思维的培养,首要任务就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因此,教师需在解题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而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性。当然,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和点拨,在教学中不断地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反思、质疑等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解题方法
        1初中生培养数学解题能力的重要性
        近几年初中数学教学不断改革发展,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在理论概念的学习上,而是要让这些知识能够更完整地体现出各个阶段的知识点特征。培养学生应对数学知识的高效能力从中找出问题的规律性,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数学解题思路。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因此,对于初中生来说培养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传统教学方式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们发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式还是存在很多问题。要想提高中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首先还是要从根源出发,找出问题所在,一一进行解决和改进。传统的教学中,对数学知识的讲解太偏重于概念化,缺少实践性。一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半偏向于对知识概念的讲解、公式的模拟套用,往往忽略了解决问题的实际解题思路。让学生在研究代数时借助函数、三角函数等图形来进行分析,让数的问题得到直观化,比较容易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当学生在研究几何时,又需要借助数与形的相互关系,明朗题目的含义所在。
        3分析解题思路
        3.1要夯实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进行不断整理、不断概括和总结,目的是造成理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掌握知识的结构。如何建构一个较好的知识网络结构图呢?构建知识结构图要做好完整的准备过程,前提的准备工作是否知识直接影响到知识结构图的质量和完整性,主要做好三点:第一,要认真阅读课本,尤其要精读教材,精做练习题,深刻理解和领会基本概念、定理、重要结论等知识点,学会基本的解题技巧和方法,不同的知识应用有不同的方法和技巧。第二,阅读教辅资料,拓展知识面,现在的考试和考纲明确规定,试题形式和内容都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也就是高于教材,拥有适量的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教辅资料对学生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第三,整合和创新,把教材和资料读懂、读透,然后整合出来,经过创新、加工制作成自己的结构图,整合学习资源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具有的学习素养。
        3.2引导学生学习
        如果要提高学生数学解题的水平,就要用合适的方法去解题,让学生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和理解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要给学生进行演示,还要让学生找到解题的技巧,在解题过程中思考,对课堂的知识进行总结,找寻题目的规律,发现数学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竞赛项目,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比如课堂中,教师可以找一道数学题,要求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题,让学生在课堂中提高解题能力,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3.3教师指导教学
        若教师要让学生在解题中独立思考,不再产生依赖性,必须要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课前的习题来检测学生自主复习和预习的效果,以此来监督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在学生在解题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讲解,通过分析习题对学生的审题进行指导。如果学生在一些有关生活的题目中有疑惑时,教师要耐心地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每一道题。比如,某商场在对进价是2000元的电视机进行打折销售,售价是2600元,平均每天可以售出9台。而为了配合我国实施的家电下乡政策,该商场决定对这款电视机进行降价。针对这款电视机来说,每降价100元,每天就会多售出去8台。

问该商场若想通过这种营销方法每日盈利5000元,应当把这款电视机的售价定为多少?这种问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学生们对商品的盈利和亏损不了解,对于这类题不知该从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题方法,明确解题思路,告诉学生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再遇到此类问题可以更好地解决。
        3.4培养学生数形结合、转换思维的创造性解题方法
        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中,几何图形的学习占据了大部分内容,相对来说是重难点。要想快速地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做题的时候缺乏这种能力经验,从来只是把图形类的题当作图形在做,把数字类的题当成数字在做,并没有想过数形之间还可以进行这种转换或结合。初中生的数形结合能力以及转化能力是提升数学解题能力的关键,特别是在学习几何图形时。所以教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在这类题目的训练上,给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将空间化的东西以平面形式展现出来。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多注重这方面题型的练习,尽量完全掌握这类题型的解题方法。
        3.5引导学生进行分享和反思总结
        因为初中生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所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解题后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在课堂上多给学生留一点空间进行思考和分析题意。让他们尝试运用多种方式进行解题,不能老是按照教师所教的解题思路一味地模仿。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自由讨论,或者让学生主动分享他的解题思路,再让其他学生也讲出自己的解题思路,相互比较,通过分析和不断地对自己解题思路的反思,来找出更好、更完善的解题方法拓展自己的解题思维。这种反思可以让自己的解题思路更加清晰,对解题技巧能有效地归纳和总结。通过不断地去讨论、分享反思解题思路,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更宽广,提高其创造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在将问题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找出这类题型的解题技巧,就可以更好地运用到同类型问题中,真正地提高自身解题能力。
        3.6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不仅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技能,更是生活中必不可少实用能力。从教学内容着手,挖掘逻辑思维元素。数学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从教学中渗透逻辑思维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会思考推理。教师应该充分了解逻辑思维与数学教学的关系,数学课程的每部分内容都包含逻辑思维能力。罗辑思维的本质就是数学知识的另一种形式,是将普通的知识换成另一个角度思考,通过逻辑推理总结思考过程。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潜意识里学会逻辑思考。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在初中阶段做好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严格的按照逻辑思维规律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多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习惯,从多方面去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在细节当中去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基点来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并能够将逻辑思维能力转化成为学生对习题的分析和解答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道路打下良好而又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首先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并在解题之前仔细耐心审题。然后,要让学生掌握必备的数学思想,并不断进行解题反思,从而能够在解题中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最后,教师要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信心,积极鼓励学生提升解题的勇气,从而使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康学军。探析初中数学中提高学生综合解题能力的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8。
        [2]容飞。初中数学教学解题能力培养策略初探[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2):124。
        [3]王保成。利用习题链提高初中数学解题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44-145。
        [4]花绍文。探讨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策略[J]。亚太教育,2016(09):54。
        [5]程鹏。探究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方法[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05):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