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王兆慧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王兆慧
[导读]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不断地推进市政道路的建设发展,由于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过快,也导致施工技术及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
        武汉誉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我国不断地推进市政道路的建设发展,由于我国市政道路建设的发展过快,也导致施工技术及管理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从而导致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不仅影响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也为日后使用增加了安全隐患,所以提高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1引起道路桥梁出现沉降现象的原因
        1.1土层结构较为松散
        桥台软基问题是桥梁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土层结构较为松散,从而导致地基出现下层的现象。另外,在部分软基处理施工中,受处理技术的限制或操作人员自身因素的影响,也会引发桥梁出现下沉现象。更多的软基问题是由于道路段有河流,在水的侵蚀作用下,地下层会出现淤泥而引发软基现象。
        1.2沉降结构缺乏合理性
        在道路桥梁的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避免沉降现象影响工程施工质量,会选择不同的填筑方式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粗料填筑方式、钢筋混凝土搭板方式等。虽然这些方式能促进桥头刚度的明显增加,提升了道路与桥头之间过渡的平稳性,实现对桥头跳车的有效控制与减少。但是针对已经发生沉降现象的位置,这些方式无法有效实现桥头跳车的充分控制。另外,在搭板施工中伸缩缝方面的处理缺乏合理性,则极易使得雨雪等侵入伸缩缝,在车辆荷载与碾压的作用下使得地基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现象。
        1.3施工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
        在道路桥梁的设计过程中,如果地基施工设计缺乏合理性,例如地基钻孔数量较少,实际钻孔深度不符合要求等,都会导致施工人员无法利用钻孔而对地下的情况进行充分、全面了解,如施工地基的土层性质、位置与特性等,由此便会降低桥台软基处理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此外,施工人员不规范的操作以及未能进行全面的模拟试验操作等,都会影响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增加了沉降现象的发生概率。
        2道路桥梁的沉降段路基路面结构的设计
        2.1对沉降段结构的形式加以完善
        因为我国当前阶段并没有给道路桥梁项目工程沉降段特别是塔板设计出台一系列的标准规定,因此,建设施工者务必按照实际工程落实情况,同时结合具体的施工操作经验来进行后续阶段的项目施工。在进行施工的整个阶段当中,需要严格按照桥头路堤和桥台沉降量为参照,并以此设计塔板的长度,建设施工人员可参照土工格栅的处理办法,来进一步减小路基填土操作的整体位移量,并且减小土侧的侧向位移,才能在确保路基整体上更为平稳的同时进一步强化整体的沉降稳定性。
        2.2科学设计缓和沉降段
        在将桥台混凝土以及填土路基的具体强度、沥青混凝土本身的结构强度等进行综合分析与评测后,针对沉降段的地基软土层和路基展开进一步的改造,并由此设计出具有各种强度分布的沉降段。一般情况下,需要确保渐变段整体强度的规范合理,同时要确保沉降段内的沉降差异不应当超过5cm。
        2.3规范好路桥的沉降段地基以及路基
        立足于路桥沉降段的地基进行分析可知,其路面地基需要具有相对较强的超载性,同时应当对车辆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并避免出现一系列的沉降现象,这也就意味着可通过路堤来进一步强化地基承载力。并且,立足于沉降段路基层面进行分析可知,需要确保路基设计与我国的标准相统一,同时需要确保路基的沉降没有超过基本标准的10cm。


        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
        3.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结构的设计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桥头的搭板一般是使用水泥混合土建设而成,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路基土体主要是使用压实过的黏土,且土体的弹塑性较强。而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规定,施工现场工程搭板的长度为9m,宽度为3.7m,厚度为0.5m。而路基的土体厚度为5m。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现场,施工单位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并且还可以将一些先进的施工技术引进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提升沉降段的施工质量,比如施工土木隔栅技术。
        3.2对含水量与可塑性高的土壤进行夯实处理
        在进行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堤填筑施工的过程中,要先对所用的土壤进行检测,确定土壤中的水分,密度以及可塑性。并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需要对水分较多、可塑性较高的土壤按照湿法处理标准进行夯实处理,保证土壤符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要求。
        3.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的施工技术
        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中的稳定性,并降低路基沉降的发生,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就要从根本上提升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基的稳定性,严格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在路基施工的过程中要使用遇水不易崩塌的碎石料进行填筑。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基填筑施工过程中,要根据路基的走向使用粒径小于30cm的碎石料进行横向水平填筑,路基单层填筑厚度不能超过50cm。路基施工完毕后,要严格遵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标准进行检测,合格的标准为基地沉降小于5cm,如果超过5cm那么就要求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进行施工处理,直至检查合格才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建设。
        3.4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堤的施工技术
        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沉降段桥头处的路堤质量,桥头的路堤质量与稳定性要高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堤的其他部位。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路堤的施工适量,就要对路堤的填筑土进行严格的控制,要选择水分含量小的土壤进行填筑,增加路堤的强度。然后使用锚索框架对路堤的边坡进行加固处理,确保路堤的稳定性。最后使用混凝土巩固以及埋设钢筋架的方式对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路的桥头段路堤进行加固,增加整个路堤的稳定性与强度。
        3.5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台后填筑技术
        在台后填筑的施工过程中,回填的原材料是决定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路堤整体质量与稳定性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严格的要求填筑材料的质量,可以有效控制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沉降,增加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年限以及舒适度与稳定性。为了保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要根据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台后填筑,一般要求在桥台后5~10m之间进行填筑。在台后填筑的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填筑原材料的刚度问题,刚度不可太低也不可过高,要是符合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其次因为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沉降段的地形较为特殊,使桥台后的压实工作受到限制,所以对桥台后的填筑材料要选择透水率好,可塑性高,易压实的材料。桥台后的压实工作是保持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稳定性,避免沉降发生的主要因素,所以一定要保证压实工作的施工质量。
        结束语:
        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直接影响着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是交通运输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进行道路桥梁沉降段的路基路面施工时,要结合道路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提高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选择与应用的合理性,以高质量的施工效果提升道路桥梁的整体强度与实际承载能力,增强道路桥梁工程使用的安全性,为社会经济建设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钟天彬.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低碳世界,2016,6(11):179-180.
        [2]江路.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6,6(8):182-1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