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金东梅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金东梅
[导读]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国情发展,民生发展的逐渐进步,许多新颖的技术也被应用在现今的诸多工程中。
        云南省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云南省  6505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的国情发展,民生发展的逐渐进步,许多新颖的技术也被应用在现今的诸多工程中。本文主要对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作具体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水泥灌浆;质量;要点;控制;对策
        引言
        水泥灌浆作为地基处理十分有效的技术手段,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引进和发展,工程灌浆技术也开始不断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一改之前的传统施工技术,对于施工、操作、安全等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升级,而省事省力的计算方法和误差绩效的计算结果,让越来越多的施工单位对工程灌浆技术越来越重视。针对于不同的施工情况,采用的灌浆施工技术也会伴随着有所不同。因此,全面的了解新颖的工程灌浆技术,才能对今后的施工和应用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
        1灌浆技术的施工工艺
        在水利工程中所涉及的灌浆防渗主要指的是通过灌浆机在坝体基础处钻孔具体环节中灌射出浆体,这些浆体被浓度特别高的空气压力挤压到坝体孔洞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浆体在高压的作用之下呈现出比较典型的灌雾状,灌雾在软土地基上进行附着,然后再通过机器设备上的钻头叶片震动导致现有的地基和灌雾互相融合,在此状态之下震动也有某种程度的搅拌作用。灌浆固化剂被拌合之后把附近的地下水充分地吸收,然后利用相对应的化学反应,进一步增强灌浆坝体的硬度,同时使地下水位对于地基造成的不良影响得到充分的降低。承载力有明显提高,且地基的强度更大之后,就可以使原本地基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使原坝体渗水、整体性不够优良的问题得到切实的处理。
        2水利工程灌浆施工技术
        2.1施工机械的选定
        施工单位使用的钻孔设备、灌浆设备及配套设施,必须按照规范标准、设计要求、施工方案、结合现场地质及环境因素,选择适合、匹配的钻孔灌浆成套机具,并保证其性能的可靠。做好以下几项审查工作:灌浆泵额定泵压能否满足设计最大压力和规范规定;压力表的最大量程是否满足最大压力要求及规范规定;钻孔设备与施工场地是否配套、钻孔孔径是否满足设计图纸要求、能否在施工现场进行顺利搬运和施工;所采用的灌浆形式是否与试验方案确定的形式吻合等。通过上述工作审查,建立适用成套设备清单,对于不符合施工要求或不适应地质条件的设备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投入灌浆作业。
        2.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工作是任何施工项目开工前都不可缺失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灌浆工程尤为重要。交底工作应从设计意图和施工技术两方面内容开展,一方面从灌浆设计意图、特殊地质地段、灌浆效果要求等方面了解其对关联施工项目和灌浆施工特殊部位的设计要求;另一方面按照已审批的施工方案进行操作层面的详细施工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方法、施工步骤、重点控制内容及相关处理预案。通过两方面的交底充分了解、掌握施工中的重点环节,能够使施工过程顺畅、降低过程问题的发生和保证编制预案的适用。
        2.3洗孔、裂隙冲洗
        1)帷幕灌浆孔孔壁和裂隙进行冲洗,直到孔口回清水,冲洗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2)灌浆之前必须经过简易压水试验,试验压力值需根据不同孔段的最大压力值确定(通常为最大压力值的80%),吸水率按规范DL/T5148-2001计算。

3.5具体灌浆操作1)灌浆压力: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明确输浆压力控制在0.3-0.4MPa之间,灌浆速度控制在1.4-2.0m/s之间。灌浆过程中,不同孔位压力有所差异,第一序孔采用0.2-0.25MPa、第二序孔采用0.3MPa。以设计压力为基准,如果砂浆灌入率<0.4L/min,则再持续灌浆1h即可结束灌浆,具体可在灌浆过程中作适当调整。2)灌浆材料的选择:①灌浆用水符合拌制混凝土用水的要求。根据基础灌浆的要求,灌浆材料主要以水泥为主,帷幕灌浆液水灰比可采用5∶1、3∶1、2∶1、1∶1、0.8∶1、0.6∶1、0.5∶1等7个比级。开灌水灰比可采用5∶1,也可根据试验进行调整。②掺和料的选择,渗漏量大的位置,可掺入速凝剂:硅酸钠(水玻璃),通常掺入量为水泥重量的3%-5%。3)灌浆设备以及安装:帷幕灌浆所使用的水、电以及风系统都要有各自专用的线路。灌浆泵的性能确保与浆液类型、浆液浓度相适应,实际工作压力可以超过最大灌浆压力1.5倍,压力浮动范围不能超过灌浆压力的20%,同时压力表的最大量程为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整个灌浆过程采用循环式灌浆,且所有的孔洞浆液、返回的浆液都必须经过严格过滤方可使用。
        3目前灌浆施工技术应用
        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中,基本应用技术有以下几种:1.循环式:循环式灌浆技术主要包括孔内循环和孔口循环,孔内循环指的是在内外两管之间,存在的空隙环位置,确保浆液始终在其中保持流动状态,进而防止中途凝固,提高其灌浆的质量,进而减少颗粒的沉淀量并减少施工损耗。而孔口循环式指,浆液在孔口进行灌浆,输入纯压式循环的一种。2.纯压式循环:纯压式循环灌浆施工技术是现在普遍使用的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技术,通过对其浆液沿灌浆管压入钻孔,进行施工。但该环节属于单向施工,并没有进行往复循环这一过程,适用于裂隙较大的岩层。虽然是当前施工操作环境下普遍使用的灌浆技术,但也存在着许多缺陷,例如在施工中不容戏填满裂缝,容易造成裂隙有细小的堵塞,最终会影响到整体的施工结果。3.自上而下的分段式灌浆法:自上而下分段式灌浆法是有效减少施工事故的良好技术,较高的灌浆压力施工方法也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方法,这样能够获得良好的灌浆质量,适用于目前岩层较为破碎且岩层倾角比较发育的地区施工,并且施工效率也非常高。正常情况下,自上而下分段式灌浆法是目前施工的首选方式。但实际施工操作中,钻孔达到3M至5M的时候,应该立即进行压水,冲洗、灌装施工,严格按照施工工序的指令操作,凝固灌浆后,进行检查工序,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施工工作。当然,这种施工方法也存在着明显的施工缺陷,施工效率低下就会造成施工周期长,就需要多次的移动钻机和灌浆机械。4.一次性灌浆法:一次性灌浆法较之前的方法是较为传统的一种方法,施工要求较为严格,要求一次性钻孔到全身,一次到位,不会外加其他施工工序,在沿着钻孔的全长来施工。对于孔深小于10M的孔内灌浆,一次性灌浆法更能呈现出其优点,对于那些岩石透水不大或者裂缝较少的情况下,需要采取分段来进行不同的压力灌浆。
        结语
        综上,在水利工程堤坝防渗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包括多个方面,种类繁多,为了充分确保堤坝防渗技术能够更加成熟完善,而且富有成效,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灌浆技术,以此使相关方面的渗漏问题得到科学合理的处理,同时要在实践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使灌浆技术和具体的情况能够充分融合,使其效果得到全面增强,在更大程度上提升水利工程的堤坝防渗效果,确保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性能全面增强,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敖立国,刘春雨.防渗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1).
        [2]李凌燕,潘玉勇,周树锋.基础灌浆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6(3).
        [3]陈丽娜.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3).
        [4]陈丽娜.浅谈水利工程中堤防防渗施工方案的选择[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