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车县水利局 喀什地区莎车县 844700
摘要:作为现代化农业快速发展重要推动力的农田水利工程,对于农业生产效率以及产量的提升有着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想要真正发挥水利工程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效益,在建设及管理农田水利工程的工作中,务必要保障工程的建设质量,。只有在建设及后期养护管理工作中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做到严格落实有关工作,方可真正发挥农田水利工程的作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现状;效益提升
1、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现状分析
1.1配套设施完善度不足
纵观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干、支、斗三级渠道的配置相对较为完善,内部的各类节制闸布局也较为合理,在灌溉用水的运输上,基本可以完全满足有关需求。但是,在灌溉渠道方面的配套设施设置上却是十分“粗糙”,部分农田水利工程中的灌溉渠道配套基本上都可以满足农田灌溉工作的实际需求,毛渠的配套基本为零,甚至于在部分地区压根没有农渠,农田灌溉渠道的缺失,导致在灌溉用水达到农田的过程中,会带来大量的水源损失,并且这部分的水源损失占据了整体灌溉水源运输的绝大部分比重,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灌溉水源浪费问题,也使得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挥。
1.2工程监管有所缺失
一个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基本上承担了较大地域范围内的农田灌溉工作,使其建设覆盖范围较广,并且受到各类地形的影响具备较大的施工难度,同时施工现场基本都位于野外,交通受阻其信息传递沟通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这种种因素的存在,极大地提升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管工作的难度,不但无法有效实现全面监管,甚至于还会出现监管人员擅自脱离工作岗位的现象,使得工程建设环节的问题没有及时发现解决,为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稳定运行及效益发挥埋下了相应的隐患。同时,部分施工建设企业为了能够在限期之内完成工程建设要求,将工程建设质量标准降低,直接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质量不满足有关标准要求。
1.3水利工程管理资金不足导致维修工作难以落实
农田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之后,破损的出现时无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并且破损程度和工程的实际运行时长呈现一个正相关关系,这些破损问题的出现,就会增加输水过程的损失,为此,及时通过维修工作的有效落实做到及时止损。但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维修工作也是一项较为庞大的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但显然单纯依靠政府在财政方面拨款来完成这项长期存在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尤其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水利工程修葺资金的缺失,导致农田水利工程处于一种常年失修的状态,导致农田水利工程的效益无法得到发挥,影响到了农业生产。除此之外,在农田水利工程将灌溉用水输送到田间地头之后,却会经常性出现灌溉方面的矛盾,引发这一矛盾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种植结构差异、灌溉时间差异,并且水源输送也无法因为个别类型农业种植结构的差异做出经常性的变换,导致部分农作物无法得到及时的灌溉。
2、有效提升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具体措施
2.1配套设施的合理规划建设
作为一个真正完整的农田水利工程,需要保障配套设施的完善,为此,在设计环节中需要统筹考虑到农、毛两级的渠道分布及配置,同时,从最小化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水源传输损失出发,在渠道的形状选择上,最佳的形状就是可以一次成型的U型。在农田毛渠的配套设置环节中,可以考虑从田间的地头一次性将渠道直接铺设到地尾,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的降低在传输灌溉水源当中的水分损失。当然,如若是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发展诸如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这些节水灌溉技术不断在水资源的利用率上有着极大的提升,并且可以真正做到农作物的随时灌溉,对于保障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2绩效及领导考核制度的实行
为了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可以在投入使用之后全面发挥自身的效益,需要在工程建设环节中确保其建设质量。这就意味着工程建设环境中的监管工作力度必须要提升,负责建立工作的企业需要在全面树立责任意识的情况下,派出在专业素质和专业技术都具备优势的监理人员,到达施工现场开展监理工作,并同时做好详细的监理记录。而对于建设施工企业来说,也需要派出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的人员开展现场监督工作,并通过责任落实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全面保障施工人员各项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从而提高工程建设质量。除此之外,由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主导单位是政府部门,需要针对地方各级领导的考核督查工作做出进一步的强化。政府需要在积极调整自身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之上,明确各级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承担的重要作用。并在责任完全明确的基础上,通过考核和奖惩制度的有效落实,确保各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2.3资金的多渠道筹集及使用管理落实
在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强化是其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需要在资金投入方面给予重大的支持,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的农田水利工程在建设和管理资金方面是较为匮乏的,为此,政府部门除了可以在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基础之上,强化对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资金支持力度之外。除此之外,通过国债的发行来设立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维护相关的专项资金也是十分有效的方式。同时,也可以向因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使用而受益的农民群体征收适当的管理资金,通过这种种方式来全面拓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资金渠道来源。除此之外,还需要从工程分级管理的原则出发,支渠以上是由广大区域内的水管单位进行负责和管理,而支渠以下的部分则是郊游,使用水利工程的农民群体协会自行进行管理,并由其负责渠道的维护保养等等工作,在管理机制划分明确的基础之上,将管理资金交由专业的机构进行使用,并做到定期的公示,从而保障农业水利工程效益可以真正得到发挥。
3、总结
农田水利工程作为我国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确保其效益可以得到真正的发挥,需要在多渠道拓宽其资金建设来源的基础之上,合理规划配套设施的介绍以及执行相应的监管和领导考核制度,从而保证整体的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得以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李鹏.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措施分析[J].农技服务,2017,34(18):102.
[2]周小波.完善机制,提高农田水利建设工程效益[N].中国审计报,2017-06-12(002).
[3]任娜荭.浅谈提高偃师市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效益的措施[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7(1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