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江苏省镇江市
摘要:民主法治建设与施工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相关性。前者能够促进后者的管理水平提升,进一步增强企业的发展实力,并且这也是促进后者实现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此,本文以施工建筑央企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基层项目党组织在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方面的具体策略和应用,希望能够为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民主法治建设;和谐发展;企业管理
引言: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中央领导人多次强调“积极创建社会主义核心社会的战略目标”。创建和谐社会关系是巩固我党的执政基础的一个必要过程,与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繁荣昌盛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央企是党执政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政治载体与经济载体。基于明确构建和谐企业的发展方针的基础上,一定要明确实现这一发展方针的具体路径和方法。所以,本文以民主法治建设为着眼点,探讨了其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内在关系。
一、民主法治对构建和谐企业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民主法治能够维系构建和谐企业所需的基本秩序
从广义层面来看,“秩序”代表着大自然、社会在发展及变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规律特征,其好比是一种有序的现象。那么,站在施工建筑央企的层面来看,“有序”是指利用企业的内部关系的稳健性、组织架构的有序性、运营的规范性、业务拓展的程序性等一一体现出来。由此来看,秩序是和谐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根本体现与重要标准。
首先,民主法治必须要以彰显“有序”为主要发展方针,这对于促进企业和谐发展、打造有序程序具有积极作用。施工建筑企业的民主法治建设,必须要以某一秩序为载体,创建一套健全、有序的法律章程,确保企业在改革创新、生产运营、调度管理等方面能够获得相关依据,促使相关利益群体能够各显其能、各担其责,构建良好的和谐关系。
(二)民主法治所形成的人权是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
企业在实现和谐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谐则是在维护人权的基础上来实现的,若无人权,则无和谐。对此,民主法治所蕴含的人本思想、人权力量等是建构核心社会、促进社会核心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
首先,通过人权的含义来看,其是指民生之权力。是在人类历史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而形成的历史概念。其需要通过三个层面进行阐释:人权,代表着一种道德权利,属于一个合理的要求,属于人类本该具有的权利;人权代表着一种法律权力,属于一类制度体系,能够通过法律层面保障人民的正当权利;人权属于一个实有权利,也就是实实在在的权利,其不仅需要稳固的经济基础为前提,而且还必须要得到法律层面的界定。由此来看,没有了民主法治,人权就变得“虚无缥缈”,相反,没有了人权,民主法治则不再拥有延续的价值根基。
其次,施工建筑央企的民主法治是获得人权的一个基本保证。一方面,央企基层党组织的领导者需要为保障员工的人权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体系等。不管是员工的民主管理,还是依法治企等,都必须要配置相应的规章体系,均需要满足员工的基本利益与需求。真正地尊重员工、信任员工,并维护员工的正当权益。另一方面,施工建筑央企在构建民主法治方面,必须要为人权的实现制定相应的法例条例。站在企业内部管理层面进行分析,人权必须要依靠法律制度来实现,并且在具体的企业管理活动中得以落实,在规范运营环节才能够达到目标。
(三)民主法治所具有的正义是构建和谐企业的基本要素
社会唯有真正地实现公平正义,方可促使人人平等,相关资源及利益得到合理的分配,人们才能够更愉悦地参加社会及集体活动,方可真正地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与主动意识。对此,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企业核心发展必须要彰显“正义”。
首先,正义是民主法治的一个基本章程,其体现在丰富的内涵中,唯有实现真正的正义,方可确保民主法治置于正确的位置上。在构建施工建筑央企民主法治体系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领导一定要制定一套公平正义的策略与指导方针,确保企业内部的各项活动能够有序地开展下去。
其次,民主法治是体现正义的一个必要载体。
正义不但需要人类的美德来维系,而且还需要法治的强制性来体现。央企的基层的党组织在构建企业民主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员工的基本意愿,并体现出公平正义,由此才能够保证员工的正当利益。
二、优化民主法治建设,助力企业和谐发展的具体进程
(一)设置企业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方针与具体内容
需要站在企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等层面推动企业的高效发展,将央企的民主法治建设与企业的日常运营事务相融合。
首先,需要设置清晰的运行目标。也就是说,企业在构建民主法治的过程中,一定要以构建效率第一、民主和谐、公平正义、安全高效、规范有序的和谐社会为导向。
其次,一定要明确发展中心。也就是说,企业在构建民主法治的过程中,必须要围绕着运营要求、改革创新等为前提,致力于促进企业的高效、稳健发展。
再者,必须要明确两个战略方针。其分别是: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建企业、至始至终遵循依法治企理念,将法治化、民主化建设与企业的日常运营与改革发展等全面融合在一起。
最后,需要明确三个重要战略。其分别是:全面增强企业基层党组织管理的依法办事能力、不断增强企业基层党组织的法律素养、真正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民主化及法治化。
(二)积极创设民主建设的文化氛围
在促进法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创设想要的文化氛围,这是促进企业民主法治工作全面发展的一个基础要求。
首先,需要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文化特征。对于中国特色的现代法治文化而言,必须要以市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等条件为前提,属于西方文明成果和中国文化的一个互相渗透。其内涵包括以正义为本、以西方法治理念为典范、以传统中国法律文化为基础的一个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氛围。对此,需要确保整体的协调性与统一性,这是积极开展法治文化建设工作的一个核心内容。
其次,需要积极弘扬法治理念。通过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如果过度依靠自然经济而疏远商品经济的社会自由、权利等精神;因为经济水平的下滑而形成的平均思想,缺乏强烈的竞争观念;因为温饱型的消费观念而滋生的安于现状思维,不求变革的心理太少等,由此演变成法治体系下的“重权轻法”、“重义轻利”的人治观念,这对当前人们的法治心理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积极倡导信仰法、崇尚法等观念。
(三)构建完善的民主法治建设规章机制
对于规章机制的问题来说,则需要体现出长久性、稳定性、整体性等特点。这对于防范企业运营风险、维护企业正当权益、实现高效发展等发挥积极作用。创建规范化、有序化的企业内部环境,最重要的是完善体系保证,创建有效的民主法治建设体系。所以,对于施工建筑央企而言,基层党组织领导需要积极实施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并赋予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为促进企业的民主法治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做铺垫。
三、结束语
总之,对于施工建筑央企的民主法治建设来说,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领导干部一定要以构建和谐企业为根本,通过创设良好的企业民主法治建设氛围、完善民主法治体系、明确企业民主法治建设的战略方针等层面入手,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地将企业民主法治建设与自身的运营相融合。
参考文献:
[1]王鹏, 苑书涛.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J]. 兰台世界:上旬, 2012(S3):132-133.
[2]付启敏. 加强农村牧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和谐健康发展[J]. 时代经贸, 2014(5):244-244,245.
[3]张平军, 张益友. 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J]. 甘肃农业, 2002, 000(007):27-28.
刘媛媛 ,1982年10月,女,汉,江苏靖江,中交二航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大学,助理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