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武钊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武钊
[导读]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厦门大唐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300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对建筑工程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例如:建筑面积的扩大、建筑舒适度、设计风格等,这些都是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求。此外,在施工期间,相应的安全质量管理工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不断创新建设项目管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学习新的施工实施方法,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策略与发展趋势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引言
        提高建设项目管理质量,不仅有利于增强施工单位的综合实力和独特优势,而且可以增强施工过程中采购、施工、验收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也是工程安全生产的主要保证。从目前建设项目的建设情况来看,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导致施工单位成本预算偏高,现场实际管理效果不强等,这就要求相关管理者要有创新思维,改进自己的工作。
        1、创新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1.1科学管理的需要
        施工企业要想跟上施工项目管理的步伐,就需要从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因为现在我国社会和建筑业都在不断发展,人们对施工项目也逐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我们要满足他们的要求,需要提高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应用创新的思想、技术和方法来建设工程管理的实践,从而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率,从而大大降低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成本。因此,施工企业要想对施工项目进行可持续管理,就需要注重运用建筑工程创新模式,根据施工企业和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创新管理模式,实现真正的科学管理。
        1.2符合市场发展要求
        针对当前市场发展越来越激烈,建筑业要想获得更大的发展,就需要转变自身的管理理念,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对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保证认为主动性在竞争中占据更积极的地位。当前,我国社会发展总体状况比较优越,社会主义建设工作显示出巨大的发展优势。因此,建筑业也需要充分利用当前的信息技术,采取更加科学、全面的技术管理手段,有效应对市场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未来的发展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开展这项工作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风险,有效提高企业发展的经济效益。
        1.3有助于企业内部管理更加规范
        企业要想得到更高更远的发展,与科学的管理是分不开的,建筑业也不例外。建筑行业涉及面广,包括设计、施工、验收等方面,因此建筑行业单位的管理更加复杂和困难。要使建筑行业有更好的发展,科学的管理模式是必不可少的。要发展建筑业,首先要搞好科学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快速时期,人们的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对衣、食、住、行要求也越来越高。无论哪个行业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得更远,都必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有科学创新的管理手段,建立系统完善的管理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4有助于优化配置
        优化建设资源配置是建设管理模式创新的又一必然。当传统的管理模式盛行时,资源分配不合理。在一些建设项目中,施工人员往往过多或供不应求,更多的人被派去工作,而这些工作能在十分钟内完成。当前,在建设工程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必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管理,改善人员配置。二是建筑材料采购。过去原材料采购计划不周,没有对物资市场进行全面调查,导致资金短缺。最后,管理部门要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责任制,坚持责任到人,形成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2、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
        2.1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用和发展
        在我国的建筑行业,经营理念的创新和突破必须先自我觉醒的管理为主要条件,因为只有当建设单位的管理人员改变他们的想法,放弃传统的理念和不断接受最新的信息和思想,企业才能真正实现管理理念的创新。
        如果管理人员想创新,改革企业的管理理念,他们必须妥善处理各种关系在项目目标为前提,并有勇气来协调各方矛盾,缓解目标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并能使施工管理成为一个完美的和新型的情况下不断加强项目管理科学体系的基础。
        施工单位的管理者也需要知道项目管理成功的关键。能够积极、妥善处理项目中的合作关系,并在项目前期确立明确、明确的工作方向,使建设项目得以顺利、高效地开展。在确定目标值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目标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制约关系。通过不断的比较和分析,确保所得到的工程目标是最优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施工安全、工程造价等方面也能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2管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与发展
        过去,管理模式的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信息化管理,这使得员工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寻找信息,费时、低效的管理,导致建设项目管理能力提升缓慢。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实力居世界前列,以互联网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不断推出,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并在多个领域得到应用和认可。在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上,建筑企业应加强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在工程中,不仅需要运用中国的技术,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建筑经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加强与世界建筑领域的融合,并广泛传播和借鉴经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我国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推动力,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的时空限制,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促进了施工项目管理水平的提高。
        2.3创新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制度
        首先,为了提高建设项目管理的质量和水平,需要看到有关建设单位和企业建设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并意识到,有一些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建设项目的管理,不仅可以控制建设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但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企业的发展。在认识到管理的重要性后,要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管理体制和制度,同时要创新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和制度。因此,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的管理和控制。前期需要对建设资金进行估算和预测,并建立应急预案,对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进行分析,然后建立应急预案,使损失最小化。同时,对中期建设进行管理和控制。建筑材料的选择应遵循相关的标准和原则。不允许为了盈利而选择劣质建筑材料。为保证施工质量,可引进先进的施工设备,规范设备的操作行为和相关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而这些都需要相关单位的负责人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建立责任人,建立奖惩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2.4积极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
        尽管近年来我国建筑业不断发展,但由于施工技术和规模的逐步提高,原有的管理人才已难以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相关施工单位必须加强管理人才的培养。首先,建设单位应定期开展培训工作,相应聘请专业性较强的专业人才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更充分的学习和能力提升,并在培训结束时对相应的培训结果进行调查,以此来加强员工的能力。其次,可以适当引进专业院校人才,实施校企共建计划。在与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可以培养更多的人才,为企业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结
        在当今时代,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和发展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适应社会的必要手段。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建设项目的质量,才能稳步推进企业自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明.创新模式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7):171-173.
        [2]龙江.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2015,29(4):78,80.
        [3]谢红霞.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J]. 质量探索. 2016(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