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探讨 邓涛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邓涛
[导读] 摘要:大数据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国网乐山供电公司  四川省峨眉山市  614200
        摘要:大数据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大数据背景下的营销手段已成为新时期电力企业提升自身服务层次、强化企业管控的重要措施。多专业数据的融合和数据可视化,已成为电力企业营销体系的主要发展趋势。文章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入手,对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随着大数据的拓展应用,电力大数据平台规模持续扩张,其应用特征逐渐显现,具体为规模性、多样性和高速性、价值性。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展现了电力大数据平台构建的价值以及应用优势。现结合具体实践,分析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1 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从大數据的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还没有给大数据提供一个统一的概念。一般而言,大数据主要指的是一些传输数据库系统的处理能力的数据集合,数据量通常在10TB以上。这些信息数据的处理分析是大数据技术中的核心要素。大数据在企业营销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可以让企业的业务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生产数据、运营数据和管理数据是电网业务相关数据的主要类别,涉及发电厂发电量、电压质量、售电量、入网电价和电力客户信息等多个方面。对上述数据进行科学化的发掘分析,可以为电网的安全运行、控制工作、客户用电行为的分析工作和企业的精益化运营管理提供一定的帮助。
        2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从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数据的处理工作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这一技术可以在以下环节中得到应用,即发电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用电环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的业务覆盖面表现出了逐渐扩大的特点,电力信息的大量增长,让电力企业对现代化统计技术的需求有所提升。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除了可以在对营销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也可以在对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对电力营销机制的预见性进行强化。
        3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原则
        将大数据技术引入到信息化建设中,应遵从适当的原则。对电力营销而言,信息化建设的宗旨在于提升营销水平和改善服务质量。根据电力企业的真实情况、发展特点、业务模式以及营销手段,确保营销方案的科学性。信息化营销系统的建立,离不开技术与软件平台的双重支撑。按照企业实际的营销需求,确保营销系统的规范化,实施大面积推广。另外,要确保系统彼此的协同性,对数据进行分享,让营销系统创建为真正的整体。第三,要确保营销系统可以安全、顺畅地运行,使系统长效地运转,为营销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另外,要对系统设置合理的访问权限,保护数据,避免数据丢失或是泄密。
        4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
        4.1大数据平台建设的整体规划
        4.1.1电力力营销的使用平台
        在大数据中,可以通过对用户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而对用户的信用进行公正的评估,这种方法更加的简洁有效。分析客户服务,在现代生活中,服务业高速发展,而在电力营销中,服务的发展更为重要,在大数据中对客户的服务记录,客服中心,来电,投诉电话进行分析,总结客户的偏好,满意程度,从而得到改进的方向。通过客户的诉求,进行针对性的服务,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和用电体验,有利于客户进行新的电力营销,促进电力营销的发展。
        4.1.2全面的服务系统
        建立一个中心明确的电力营销中心,并且需要每时每刻的监控数据的变化,管理制度也需要做出相应的改动,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管理体系。促进建立省级的用电计量检测中心,建立电能计量管理进一步的实现集中存储电能,统一监督服务系统,集中的检查求送情况,统一将电力配送到各用户,这样才能对电力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提高其寿命的长度,提高用户对电力的用电感受。
        4.2建设的策略
        4.2.1建立现代化的网络信息平台
        要全面实施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创建电力营销网络信息平台是必要的前提条件,只有拥有一个功能完整的网络信息平台,才能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中的各种功能,有效实施各种信息管理措施。

电力营销网络信息平台是现代电力企业营销部门在开展营销工作中的核心要素,以电力营销网络信息平台作为中心,以行政区域网络为基本单元,从而有效开展信息化的电力营销工作。在建设电力营销网络信息平台的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将用户的实际需求与企业的调整功能结合起来,使网络信息平台能够同时满足两者的需求。此外,在建立电力营销网络平台之后,要加强对平台的维护和管理,特别是要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而且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出电力营销网络平台的强大功能,必须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知识水平和操作技术,从而能够对电力营销网络平台进行熟练的操作,以满足电力营销信息化管理的要求。
        4.2.3电力营销数据信息的资源整合
        电力营销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可以深入挖掘电力信息的潜在价值,为电力企业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数据信息。在传统的电力营销工作中,电力数据的采集不仅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物力资源,而且在电力数据分析和处理的后期还需要一定的工作时间和成本。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电力数据采集和处理的工作周期得到了很好的压缩,工作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有效地提高了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效率。
        当电力营销数据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时,电力企业需要改进电力基础设备的建设,因为大数据处理技术需要相关计算机系统的有力支持,以及采集和传输。基础数据的传输需要相关电力设备的工作,因此在电力企业中。为了为电力营销大数据处理提供稳定的数据支持,提高电力营销的质量和效率,合理规避可能出现的系统性数据风险,电力营销信息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电力数据反馈系统。
        4.2.3创新技术
        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提升电力营销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对于电力企业来说,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要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创新技术,才能够不断壮大,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具体实践中,通过开发和利用各类APP,推行线上电力营销模式,借助大数据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依据客户实际需求,为其提供线上缴费、线上报装等服务。创新技术,结合运用大数据技术,提升电力营销的信息化水平,实现信息自动化采集和分析,保证信息的全面性以及准确性。构建多个平台,实现跨平台信息共享,完善业务办理功能,进一步提高数据信息的利用率。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中,大数据的全面应用,提升数据录入的效率以及准确性,依据客户用电信息,进行全面分析,为用电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体系,提升其满意度。
        4.2.4搭建安全稳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
        对于新型的技术和设备还是需要一批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队伍来操作,并指导其他员工使用。因此,供电企业应加大力度做好人才投资工作,提供发展平台和晋升空间,吸引专修信息化技术的高素质人才加入,建立一支属于公司的科技团队,根据内部特色和工作内容为电力营销搭建一套信息化系统,对电力工作的售前分析调整和售后服务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新的营销管理系统肯定需要资金的投入,这也是很多企业在面对新机遇时最为犹豫的问题。然而,供电公司应该清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不仅能把各项营销数据整合在一起,便于管理,更能促进电力营销与审计、调度、输变电管理等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有效地将公司的运作形成一个整体,相互监督,共同提升。另外还能与各种缴费机构合作,方便用电客户缴费和反馈信息。因此,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上投资是值得的,但建设过程中也要注意避免潜在危险,防范网络攻击,确保系统的稳定可行性。
        4.2.5构建电力营销信息化平台的数据评估体系
        电费回收风险评估,指的是根据用户上缴电费的水平和意愿,来判断他们的回收风险,使电费得到精准、按时地回收,提升了企业对经营风险的抵抗能力。对回收风险评估而言,其内容涵盖了客户的信用记录、偿债意愿或是能力等。通过对该类内容进行调整与改进,防止了电费坏账的滋生,减小和规避了企业在经营中承担的风险,确保资金得到正常地回流。
        5结束语
        综上,基于大数据平台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要完善电力营销信息化体系和框架;创新技术。提升电力营销信息化水平,对优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对增加企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此,要结合实际,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慧慧,李陈程.大数据平台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研究[J].通讯世界,2019,26(04):198-199.
        [2]孙钢,王晟,陈宇.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3(22):204-205.
        [3]王纪康,卿杰.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111-112.
        [4]孙洁.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28(12):247+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