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保证低压采集成功率指标 张隽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张隽
[导读] 摘要:低压智能表采集成功率的提高,保证了远程抄表的实用化率,大大降低了台区和线路线损,加快了电费的正常回收,公司经济效益得到了保障。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太原供电公司  山西太原  030012
        摘要:低压智能表采集成功率的提高,保证了远程抄表的实用化率,大大降低了台区和线路线损,加快了电费的正常回收,公司经济效益得到了保障。低压用户采集成功率的提高已成为全覆盖全采集的关键指标,同时其将为用电信息的深化应用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
        关键词:采集;成功率
        一、影响低压采集抄表成功率指标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我省的低压集中抄表大部分采用的是“主站—集中器—载波智能表”的抄表模式。集中抄表终端每天定时执行已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远程配置到其内部的抄表任务,将存储于智能电表的用户用电数据,通过安装于智能电表的载波模块所产生的载波信号,传送到集中抄表终端,再由集中抄表终端传送回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因此,低压采集成功率指标可能受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集中抄表终端、智能电表自身或者用户与台区隶属关系及载波信号受干扰等因素影响。
        (二)原因分解
        找到了可能影响低压采集抄表成功率指标的因素,下面从这几个方面逐一进行分解分析。
        1.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由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日处理的数据异常庞大。因此,在系统每日运行的过程中,难免由于系统自身原因导致集中抄表终端任务意外丢失,而最终导致抄表失败。
        2.集中抄表终端
        作为电子设备,集中抄表终端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出现软硬件故障、通信模块或者载波模块故障等一系列问题。一旦集中抄表终端出现以上问题,那么它也将无法按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置的任务去执行采集用户智能电表中储存的用电信息。
        3.智能电表抄表部件
        目前根据我省的采集机制,采用的智能电表除电表本身运行模块外还包含与集中抄表终端通信的载波通信模块。因此,智能电表这两个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用户用电数据的传输。一旦智能电表抄表部件出现故障,那么用户的用电信息将无法储存或被集中抄表终端读取。
        4.智能电表载波通信模块
        作为智能电表的另一个关键部件,载波通信模块起着与集中抄表终端通信,传输用户用电数据的桥梁的重要作用。由于载波模块每日需与集中抄表终端进行不止一次的载波通信,并且载波模块目前的技术水平,并不能像智能电表内部模块一样。达到精细化的程度。因此作为智能电表的易损耗部件,载波模块的损坏频率很高,需及时更换才能确保用户用电数据的及时传输。
        5.户变关系准确性
        所谓户变关系,即用户与台区的隶属关系。由于目前集中抄表终端在机制上严格限制了跨越台区抄表,因此若户变关系有误,则该用户的用电信息就无法准确地传输到台区的集中抄表终端,从而导致该台区的采集成功率受影响。
        6.载波信号受干扰
        某些台区由于供电半径过大或者线路受其他信号的干扰,导致电能表与集中器通信距离过远,载波信号衰减严重或由于干扰无法实现正常通信,最终导致用户用电信息无法成功采集。
        7.运维力量不足
        目前集抄运维工作,区域面积广、运维量大。而因为分工问题,业扩新装、计量故障处理、集抄运维由不同班组负责,班组之间缺乏沟通。新装或故障换表后,没有及时做好档案更新或及时接电,又未及时通知计量运维班组,导致运维班组耗费大量精力到现场查找故障。
        因此,造成低压采集成功率指标较低的原因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配置任务丢失、集中抄表终端故障、智能表抄表部件故障、智能表载波模块故障、户变关系有误、载波信号受干扰及运维力量不足。


        二、提高低压采集抄表成功率指标制定对策和实施
        (一)解决系统配置任务丢失
        1.每日密切关注低压采集成功率,一旦发现任务丢失情况及时处理,重新配置任务后及时将数据补召入库。
        2.定期检查整改运行台区档案,避免因档案异常导致任务丢失,确保任务执行正常。
        3.制定严格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日常管理机制,对丢失任务超过两日未及时处理的责任人进行考核追责。
        实施结果:因配置任务丢失情况在次日就能得到及时处理,确保的数据采集的完整性;同时,定期整改档案异常也使任务执行率大大提高。
        (二)应对智能表载波模块故障
        1.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每三日收集三天采集失败用户清单的功能,处理采集失败用户,尤其是采集成功率未达到98%的台区。
        2.针对采集失败用户,开展用户智能表利用便携设备现场检测工作,经检测确属智能表载波模块故障的及时更换载波模块。
        3.制定采集失败用户每周清理、反馈及核查的管理制度。
        实施结果:因智能表载波模块故障导致的采集失败情况能及时得到处理,并形成了日常清理核查的工作机制。
        (三)处理户变关系有误
        1、从长期采集失败用户入手,现场顺藤摸瓜,排查、梳理用户与台区的隶属关系。
        2、对于规范化小区,协同线损与配电专业采用“瞬时停电法”排查户变关系。
        3、已确定户变关系有误的用户,发起调试流程调整户变关系,并做好跟踪工作。
        实施效果:户变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梳理,重新获取了隶属关系错误的用户用电信息。
        (四)合理分配运维力量
        加强业扩、故障处理、计量运维班组的沟通,及时对新装、换表的低压用户进行工单归档、档案维护、接火送电;尽量将运维班组的精力转移到真正的缺抄问题上,避免班组沟通不及时,出现档案差异而耗费计量运维班组大量的精力。
        三、巩固措施
        (一)明确低压采集成功率指标的工作目标,强化责任到人。充分利用用电信息采集主站的条件,加强主站的日常管理和所采集数据的全面分析。
        (二)完善采集终端现场管理制度,杜绝人为因素、外部环境导致低压采集成功率指标下降。
        (三)加强与相关专业的沟通,并规范有关流程,及时处理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
        (四)加强相关人员的技能培训,包括集中器基础知识及数据分析方法等。
        行之有效地技术手段作指导,结合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节省了人力,物力,避免了采集失败查找原因的盲目性,缩短了采集故障处理时间,为抄表实用化率和降低台区和线路线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傅维柱,张蓓.提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成功率的方法[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6):180.
        [2]白建伟,李慧勇,牛晋永.影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抄表成功率的因素研究[J].山西电力,2013(6):42-44.
        [3]梅厚西.用电采集成功率低的原因及提升策略[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6):182.
        [4]陶晓峰,陆春艳.用电采集系统费控效率研究与优化[J].智能电网,2014(12):55-59.
        [5]梁波,邱继超,张拥军.低压集抄系统的防雷击抗干扰措施[J].电世界,2015,04:30.
        [6]李固,余小燕,袁艺文,陈志昂,严杰峰.提高低压集抄系统数据完整率的应用[J].轻工科技,2015,10: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