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祺泰建设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0
摘要:目前,市政公路建设中经常出现混凝土路面发生开裂或者道路结构受损的现象,对正常的交通出行和施工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不仅带来了舒适性较差的问题,还给后期的维修增加了难度。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保障沥青公路路面的平整性和稳定性,在节约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减少道路受损等方面都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因此,应用和改进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刻不容缓,以全面提升市政公路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正常出行。
关键词:市政公路 ;沥青混凝土路面 ;施工技术
1 沥青混凝土定义
沥青混凝土指的是通过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碎石、矿料或者石屑、矿粉与一定比例路用沥青材料在规定条件下拌和而成的混合料。根据混合料密实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沥青混凝土分为开级配、半开级配以及密级配等多种类型。沥青混凝土在当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人们可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强度要求,科学控制矿料和沥青材料的配合比,提高沥青混凝土材料各方面的性能。在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期间,工程项目建设人员需要结合公路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沥青混凝土材料以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质量。
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优点
沥青混凝土路面所发挥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 3 点。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相对较好,具有耐磨性、抗滑性等特征,当车辆在沥青混凝土路面行驶后能够获取较高的舒适性。沥青路面没有胀缝及温缩接缝,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易产生较大的噪声,同时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有一定的构造深度可以吸收一定的噪声。2)沥青混凝土路面不会受到天气或者环境的影响,车辆行驶的过程中不仅不会产生尘土,排水、防水性能较好。3)沥青混凝土施工效率较高,能够在不中断交通的前提下开展维修或者施工等工作。
3 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
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之前,工程项目建设人员需要加强对现场环境的勘测,明确地质条件、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能够具有足够的抗疲劳能力和抗压能力。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疲劳能力与混合料的压实度配合比以及集料性质有关,在室内环境下测量得到的相关参数需要再经过修正之后应用于实际公路环境下的评估。其次,沥青混凝土路面还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滑性能,以保证公路通行之后车辆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抗滑性能受到混合料成分影响比较严重。另外,沥青混凝土路面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低温抗裂性以及高温稳定性,使道路理使用寿命更长,降低冰冻和高热环境对路面造成的损伤。
4 市政工程公路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4.1 混凝土混合搅拌技术
沥青混凝土混合搅拌技术是将沥青与粗、细集料及矿粉等混合搅拌在一起的技术。沥青混凝土搅拌技术所用的材料需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并且市政公路工程施工人员还需要在沥青的选型、配合比级配等环节中予以重视,采用科学的方法掌握该项技术的正确实施。其中公路工程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对提高公路工程施工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根据施工图设计和按照技术规范和试验规程等,在对选用的沥青、砂石料或者矿料等使用的材料等开展试验,以对各项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值等进行检验。例如,在配合比设计中,对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进行实验后,需要考虑水泥的温缩性和干缩性,否则会使路面产生裂缝或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如:最大的干密度 ρd=2.148/cm3;最佳含水量为W0=7.45%,水泥的剂量一般控制在 5.5% ~ 6.5%。其次,在进行筛分的过程中,其筛分主要是对集料或者填料等进行筛分,在筛分后以得出各种矿料的结果 ;计算和设计路面结构层配合比,即运用马歇尔稳定度法对配合比进行有效的设计。其矿粉=18∶16∶18 ∶18∶10∶4,最佳的油石比为:3.7%。
最后,在搅拌过程中还需要对搅拌的温度和加热的温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其中,沥青的加热温度一般需要控制在155℃和165℃,相对于沥青加热的温度集料加热要高出许多,即一般高出10℃~30℃,以保障搅拌过程中能够达到搅拌的要求,使得混合料更加均匀,颜色保持一致。
4.2 沥青混凝土路面冷再生技术
沥青路面相对于普通的砂石路,其稳定性和强度较高。沥青混合料的面层是铺筑在刚性、柔性、半刚性基础上的。因此,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行车更加舒适。采用冷再生技术能够对发生损坏的路面进行修复,从而弥补了之前传统路面修复的不足。冷再生施工能够将稳定剂和新集料、水等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到沥青路面的面层中,在达到路面修复的要求和标准后,借助冷再生机器进行铣刨处理,从而能够对原材料进行拌和、碾压,达到对路面养护的效果,使得原本损坏的路面基层进行达到新的要求,实现对路面的修复-恢复和强化的作用。另外,冷再生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还能够一定程度上达到节约成本和节能环保的效果,从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施工工序主要有3点。1)路面的清理。在对旧路路面进行有效清理后,对路面上的垃圾或者旧路上的侧石、原遭到破坏的面层等进行拆除和打破。测量人员在根据规范要求开展测量工作。然后在对松铺的系数等进行确定,开展旧路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工艺。2)确定水泥的用量。其计算公式为:1m2混合料质量:0.18×1×2060=370.8kg,水泥的用量为:5.5×3708÷(100+5.5)=19.3kg/m2。3)对冷再生机破碎材料级配进行有效的控制。如行进速度、破碎梁的压力等。4)整形找平进行碾压。
4.3 沥青混合料铺设、碾压技术分析
沥青混合料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质量予以把控。1)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无论是从沥青混合料的铺设还是到碾压施工的过程,沥青混凝土会受到温度降低的影响。当天气较气温低或风速较大时,其会产生更大的温度损失。因此,在铺设沥青的过程中,需要对碾压段面的长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一般情况下需要控制在50m~80m,保证混合料铺设能够在规定的长度范围内。2)保障路面的平整度和压实性。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铺设及和压实机的连续性予以重视,压路机紧跟铺设机后面,保障沥青混凝土能够在合适的温度下成型。针对沥青混凝土黏性较强的性质,在碾压的过程中需要在压路机的水箱内加入洗衣粉等活性剂,从而减少沥青粘到压路机轮子上。3)在路面压实的过程中还需要配备专门的监督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使施工的各项工序能够达到标准,确保路面压实温度和时间的合规性,提升路面的施工质量。
4.4 接缝施工技术分析
首先,在横缝碾压时,应注意沥青混合料的温度,碾压时压路机骑缝碾压,骑缝碾压时,沿横缝顺向碾压或与横缝成45°角斜向碾压,顺向碾压时,压路机先深入新铺层面15cm往返碾压2次 ;其次,逐步向新铺层面过渡,每次深入新铺层面15cm~20cm,直到约2/3轮迹进入新铺面层后改为正常的纵向碾压,并向新铺层面驶进,当碾压轮的一半直入新铺层面后,压路机开始后退 ;最后,交替10cm~20cm,首先从横轧的中心侧旋转,然后转向正常的纵轧。
5 结束语
总之,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对市政公路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加强对市政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监督和施工,明确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解决,采取较为成熟的施工技术,促进我国市政工程项目建设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景秋 .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15):212-213.
[2]商德秀.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常见问题及防治[J].建材与装饰,2016,(13):259-260.
[3]陈道祥.浅述市政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6,(02):272-273.
[4]李春梅.市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20(06):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