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市公路管理局巴彦库仁公路养护管理处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500
摘要:伴随着时代不断进步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体系的建设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公路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是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解决路面的各种质量问题,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还能大幅度的降低公路的投资成本,促进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
作为整个交运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公路的作用不言而喻,它是发展资源建设以及物流业的重要媒介,因此对其形成长期使用,这样必然会造成磨损。同时,由于受到自身结构以及外部条件的影响,公路会发生老化、断裂等诸多现象,进而影响到交通运输的顺利进行,导致其运输质量大打折扣,甚至还会导致巨大的损失。基于此,今后应不断创新预防性养护技术,制定更加合理有效的养护方案,切实降低公路成本,为发挥其功能奠定基础。
1应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现实意义
我们所说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其实就是指:对公路进行预防性的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尽早的发现沥青路面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的进行解决,提升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还能大幅度的降低后期公路维护的成本。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传统的公路养护方式相比,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最大优势展现在时间方面。因为,传统的路面养护方式只有在沥青路面发生比较严重的损坏后,才会进行相应的修复工作,这样不仅增加了公路的维护成本,还会因为维护时间较长对公路交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采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可以根据沥青路面的损坏程度,及时的进行维修,防止问题扩大化,降低路面的养护维修费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增强路面的耐久性,保证公路能够安全稳定的使用。
2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及形成原因
2.1车 辙
沥青路面上所出现的车辙是路面结构不同层次长时间受到挤压所产生的永久变形。一方面这些车辙是因为路面的结构层反复多次收到车辆载荷的积压作用而产生的压密变形,另一方面,当环境温度比较高时,沥青路面的承载强度会降低,此时车辆载荷的出现会使其产生一定的剪切变形,沥青混合料逐渐被挤压到两侧,两侧的沥青路面便会呈现鼓起的状态,此时形成的车辙呈现侧间移动的状态。车辆的出现使得沥青路面的平整性受到了冲击,整体的行车舒适性被降低,降低了路面的抗滑性能,车辆的行驶安全系数下降。
2.2泛油
公路工程之所以出现泛油的问题,是因为多种不同因素累积造成的。比如沥青混合料整体的稳定性比较差、搅拌均匀性差、沥青得含量超过标准要求等等,这些因素的出现都会引发泛油的问题。当泛油的问题出现时,可以现在泛油初铺上厚度为1cm左右的碎石料,用压路机对其进行压实,待结构稳定后,再撒上大约5mm的碎石,这些则由行车对其进行压实。对于含油量比较大的软层区域,当其出现泛油的问题时,需要将软层区域全部挖出之后再重新进行铺设。
2.3坑槽
车辆行驶过程中若存在轮胎带动砂粒的声音,表明公路沥青路面上有坑槽出现,随着沥青颗粒脱落越来越多,坑槽面积会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病害出现的原因一是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铺设温度没有满足沥青路面要求,碾压铺设时沥青混合料与基层的黏性贴合度不够,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路面沥青颗粒易脱落;二是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柴油或汽油滴落,导致沥青路面长期被稀释,使沥青间的黏合度下降,逐渐形成坑槽。
3公路养护过程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通常来说,在养护公路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应的原则来进行。例如预防性养护原则、合理性原则、机械化原则。
3.1预防性养护原则
按照总结的数据得出,在路面总使用寿命达到17%时进行养护可以实现最佳效果。需要定期检查公路的基本情况,了解其各项性能使用,同时还需要了解公路指标的动态变化状况,将基础工作做到位,为及时采取养护措施提供有利条件。
3.2合理性原则
即把握良好的养护时机,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具体的路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案,不仅如此,还应按照评估数据确定合适的时间进行养护。
3.3机械化原则
即通过相关设备机械进行养护,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充分确保养护质量的基础上改善工作效率,确保该项工作及措施更加科学。在此基础上,发挥出预防性养护技术的作用,两者相互结合,实现良好的养护效果。
4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在公路中的具体应用
4.1雾封层预防性养护
公路沥青路面投入使用时间越长,各种病害发生的风险越高。沥青路面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龟裂和骨料损失问题,这些病害会加重沥青路面渗水,内部分层侵蚀严重。尤其是河北夏季多雨,沥青路面经常积水并由裂缝向路基渗透,造成路基不够稳固,整体性能下降。因此,采用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对沥青路面进行渗水处理,可预防雨季渗水,支架在表层形成厚度适中且密实性好的防水层,控制病害的进一步扩大,防止路基受到雨水的侵蚀,更好地保护公路的正常使用,提高路面对雨水的抵抗力。
4.2薄层罩面养护技术
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中,所使用的原料主要涵盖着纤维素稳定剂、沥青、矿石粉等等。运用薄层罩面养护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滑性能以及抵抗高温的能力,降低路面出现裂缝或者车辙的概率。当对施工材料进行配备时,需要对原料的配比以及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当完成路面的清洁工作之后,需要先在路面上铺设乳化沥青,以此来保证路面的均匀性,沥青的铺设高度需要被控制在2cm内,这样一方面能够降低路面问题出现的概率,也能够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同时,薄层罩面养护技术在预养护施工中的应用率比较高。
4.3微表处技术
以改性沥青为基础材料,根据特定比例添入矿粉、水等物质,经充分搅拌后得到混合料,并在第一时间完成混合料的摊铺作业。摊铺作业过程中,可将其视为冷搅拌混合料技术,施工后形成特定薄层。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效果相较于其他预防性养护技术而言,经处理后的路面耐磨性与抗滑性更好,可有效修复路面车辙,具备良好的封层效果。不仅于此,合理应用微表处技术后,还具有良好的封水性,可有效隔绝地表水向病害处的渗漏,消除渗水带来的不良影响。施工中,该养护技术所需的周期相对较短,通常在1h〜2h内即可完成,使用期限可达5年。
4.4热再生养护技术
热再生养护技术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热再生养护技术具有提升资源利用率、技术简单、保护环境等优势,热再生养护技术可以简化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节约公路维护工作的投入成本。热再生养护技术主要是通过路面加热设备,对出现损坏的沥青路面进行间歇式的加热,从而使路面的破损处逐渐软化,而后在对软化后的路面进行材料添加、碾压、整平等工作,从而达到修复路面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沥青路面的加热过程中,一定要科学合理的控制加热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热再生养护技术的效果发挥最佳。
结语
公路沥青路面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行车安全。随着公路使用年限的延长,路面易出现各类型病害,为此,采用可行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加以处理,可消除病害的不良影响。本文针对行业内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做出分析,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提供指导,但工程人员需以实际情况为准,选定最为合理的施工方案。
参考文献:
[1]贾开伟.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优选研究.河南科技,2019(25).
[2]袁祖峰.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预测及预防性养护时机的研究.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9(11).
[3]宁文.公路沥青路面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及其养护施工.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
[4]曾峰,张肖宁.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研究进展及关键问题.中外公路,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