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孟宪寅
[导读]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园林建设方面存在着园林设计与施工不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施工中外界因素的限制,导致施工的结果与设计效果相差甚远,这种现象会对园林的建造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园林建造的美观性降低。
        身份证号码:44128319860331xxxx
        广州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0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园林建设方面存在着园林设计与施工不协调的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没有充分考虑施工中外界因素的限制,导致施工的结果与设计效果相差甚远,这种现象会对园林的建造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使园林建造的美观性降低。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中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
        关键词:园林设计;园林施工;协调管理;管理模式
        引言:园林设计是改善自然生活环境的途径,是研究如何处理自然、建立与人类之间的复杂关系,创造和谐生活的一门科学,其可以有效地改善当前人们的生活质量,反映出当代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施工作为园林设计的后续步骤,是实现和谐生活、良好生态的重要手段。所以,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是确定与保证园林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1.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不足
        设计师对园林工程市场行情不够了解。设计时为了追求园林的美观和视觉冲击,其所选择的植被种类、树种和栽植技术往往都比较独特和先进,使得整个园林工程的造价升高,增加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影响园林工程的经济效益。而植物选择不当,会使被选择的植被在园林施工过程中因不适应当地环境而发生死亡,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再者设计师不熟悉施工工艺和工序,也会导致设计图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实现。
        1.2施工问题
        施工企业在施工中存在问题也会导致园林施工与园林设计协调管理出现问题。在施工前,由于施工人员对整个施工过程缺乏全面科学的分析,不能全面掌握施工要点,因此对园林设计方案中施工人员的要求了解较少,导致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工作开展情况不能完全符合设计人员的要求,进而降低了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施工人员在进行施工前,未与方案设计人员进行高效的交流,不能正确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理念,因此不能对施工工序进行合理规划,进而导致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出现问题。
        2.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的措施
        2.1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施工企业想要提高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的质量,就要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使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设计师设计的方案进行科学的施工,进而加快施工的进程。一方面,设计师要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所以在设计方案前要对施工地点进行查看,全面地掌握施工地点的特点,通过对施工特点的分析来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要与施工的相关人员进行沟通,了解施工企业的施工水平,并根据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来进行科学的设计园林平面图,进而提高园林的观赏性,促进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工作质量的提高。
        2.2强化设计施工的协调性
        在园林工程中,设计与施工均属于主要构成部分,为了保证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应该通过邀请专家方式获取相关有效建议,只有不断提升园林设计、施工科学性、合理性,才可以利用此种协调方式防止问题的出现。另外,为确保园林工程更好满足施工要求,设计人员需要将设计意图落实至工程施工中,以此符合相应工程建设要求,在加强和施工人员交流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指导等方式,保证园林建设的正常进行。
        2.3深入了解图纸,按工序施工
        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首先要深入解读设计图纸,掌握施工图纸要体现的设计内容,再按照施工工艺来对接施工工作,合理安排园林施工。同时,在挑选设计材料与种类时,要严格按照标准来严格审查材料的质量。关于种植施工的技术,要先开展预埋工作,防止开挖破坏施工现场,同时如果多专业同时进行时,也必须要根据工序来具体安排工作。


        2.4加强图纸会审工作
        在实际施工之前,建设单位要让施工、监理以及设计三方的技术人员对自己的施工图纸进行进一步的会审。在这个过程中,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就能提出施工图中存在的不足、错误,让设计师进行解释亦或是进行图纸的修正、完善。设计师的工作就是把设计想法与施工团队沟通好,对设计的目标、理念进行全面讲解。所以进行图纸的会审很关键,要求设计单位对设计意图进行详尽的介绍,而施工方要对其有一个准确、全面的了解与认识,这样在施工中才能更好地应用。
        2.5邀请施工专家对施工进行指导
        在园林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设计师设计的施工图纸进行仔细的研读,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计图纸中的效果。同时,施工人员应根据设计师的图纸进行综合的考虑,在施工前提高邀请专业的施工人员对图纸进行审核,使施工专家对图纸中不合理的要点根据原理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让设计图纸更符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另外,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请施工专家及进行施工现场指导,使施工人员所使用的技术能更进一步的提高园林的建造质量。
        3.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分析
        3.1DB 模式
        作为典型的建造模式,IDB模式多用于项目初期。建设单位可以邀请资质合格的承包商共同议标。根据项目原则编制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成本预算。中标成功的承包商,负责园林设计与施工。该种模式缩短了业主、承包商双方的距离,从项目规划直至项目验收的所有环节,其协调时间明显地减少,能够对园林工程作出有效地成本控制。
        3.2PMC模式
        PMC模式,即承包商代表业主对所有项目的全部设计或是施工规划负全责并介入所有的设计或是施工环节。在该种管理模式下,能够体现承包商总体的管理能力,避免设计单位和施工方之间出现严重的矛盾。
        3.3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
        针对目前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没有密切衔接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要通过学习前人的先进经验,吸收与借鉴一些先进的学科理论,通过分析国内外优秀景观作品实例的实现过程,以提升园林设计与施工的协调性。所以,在园林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积极应用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设计督导制协调管理模式,能在第一时间内将原创的设计思想传达给施工队伍,耐心讲解设计目标与理想效果,从而鼓舞施工人员共同向设计理想目标努力。对于专门从事设计督导职务的人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还要兼具丰富的现场施工经验。
        另外,他们还需要参与方案设计与施工的全过程,负责将设计意图在施工中完美的体现出来。他们深入施工现场,充分了解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创造效果,并根据设计图纸指导施工人员的技术以及施工途径,及时给予施工人员相关建议,同施工人员沟通,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错误行为,促使园林施工同设计理念保持高度的一致性。督导人员不是设计制图人员,却可以指导绘图员制图;不是施工人员,却需要将设计意图传达指导施工。这一专业岗位的设立,从建设方管理角度来看,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也方便景观项目卓有成效的进行。
        结束语:
        总之,园林工程要想达到绿化和美化环境的效果,一定要对园林进行完善的设计和科学有效的施工。在未来的园林景观工程建设过程中,只有完美地融合设计和施工,不断完善理论体系和实践项目,才可以推动我国的园林工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圣玄.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相关探索[J].居舍,2019.
        [2]寇藝怀.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的探讨[J].现代园艺,2018.
        [3]曹茹茵.园林设计与施工协调管理模式[J].建材与装饰,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