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 刘津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刘津
[导读] 摘要:园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是一项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绿化形象,使得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
        武汉市园林建筑工程公司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园林工程的建设和施工是一项集生态效应、经济效应以及社会效益为一体的工程项目,在降低城市环境污染、减少城市噪音、改善城市生态平衡的同时,还能提升城市绿化形象,使得生态环境和城市经济和谐发展。以园林植被的栽种和养护为主的园林工程项目是提升园林绿化覆盖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园林工程对城市影响作用大小的重要因素。所以,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和园林植被的养护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和养护技术,以期体现园林工程建设生态价值、观赏价值和人文价值的作用最大化。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植物养护;技术
        园林建设使得城市之中更具有自然的气息,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尊重生物的多样性,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园林建设中,种植的花草、乔木、灌木等植物,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让多种植物达到完美结合的状态,使得整个园林看着更加的完美,这都是园林管理养护的重要内容。园林建设中施工很重要,后期的养护管理同样重要,施工和养护管理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1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1.1土壤保护技术
        利用地表环境保护措施,能够降低水土的流失量,进而有效掌控对土壤等资源的破坏;同时为降低土壤的侵蚀度,可通过砂石覆盖技术、植被移植技术等进行干预;此外,为避免对环境造成破坏,必须加大对于园林施工中各类建筑垃圾的重视程度,杜绝随意掩埋或丢弃垃圾,应对其进行分类处理,输送至规定的垃圾堆放地。
        1.2节水型技术
        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其生活环境中的污水,铺设专门的管道及生活污水组装设备,通过一级或二级污水处理并基本达到了园林用水的规定要求后,将其生活污水直接引入到园林中,进而灌溉植被,能够提高园林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效率,同时能够达到综合利用园林绿化和灌溉的目的,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一大重要举措。此外,节水型园林灌溉工作用中还可运用节水型园林灌溉用水技术,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大大降低园林工程用水管理的成本。其中,滴灌技术主要是应用于对花卉植物灌木及其行道树的园林绿化灌溉上,地下滴灌直接供水于花卉植物的根部,是目前最新、最复杂、效率最高的园林灌溉的方法,水分的蒸发损失小,不影响园林地面的景观,同时还因为可以有效抑制园林杂草的繁殖和生长,是目前园林绿地工程中极具应用和发展潜力的一种灌溉园林节水技术;此外,还有喷灌技术适合于园林密植、低矮植物的灌溉,不易产生园林地表径流和深层渗漏[3]。
        1.3太阳能技术
        园林施工中可对太阳能通过运用专业技术进行转化为电能,太阳能是一种不会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的能源,没有任何污染、并且安装简便,能够满足施工过程中对于电能的实际需求。此外,太阳能技术能够有效掌控园林中的采光需求,同时对于植物生长具有现实意义,达到了施工节能及保护环境的双重目的。
        1.4绿色节能工艺
        在园林施工建设中,运用绿色节能工艺是降低能源损耗的有效手段,能够达到节约建筑材料的效果。要想有效节约建材并提高建材利用率,首先就应认识到施工技术极易施工工艺改进的重要性。目前我国在钢筋焊接术上为节约钢筋材料,现主要采用螺丝连接的新工艺,传统的搭接技术需要大量的钢筋材料,浪费现象严重,因此新技术逐渐取代了传统的方法,对资源节约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1.5可回收资源利用
        园林施工垃圾处理作业当中,现场生态所用资源、工程所用材料等的利用、损耗量和成本都是巨大的,应最大限度地利用从园林建设用地内收集和拆除的旧建筑材料、其他渠道收集和处理得到的旧建筑材料、施工处理以及场地垃圾清理时过程中产生的园林工程废弃物等资源,在现场对其进行收集和分类综合处理,实现这些可再利用的材料进行重新综合利用,这些技术是园林企业回收可再利用园林工程废弃物的技术关键和重要前提。

例如,直接地使用这些废弃的园林工程材料或通过废弃物处理后的加工方法剥离这些可再利用废弃的材料及其中的有用化学成分,譬如掉落的塑料泥土、缺角的塑料砖块、金属边角料以及木材等;或将这些废弃的材料统一处理并回收后,将其出售或归还给当地的废品资源回收站,以有效控制这些材料的利用损耗和成本。
        2园林工程植物养护技术
        2.1土壤养护与除草
        土壤是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通过对土壤的精心养护可以使植物获得更加舒适的生存条件。土壤养护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养料的充分供应,使植物能够茁壮成长,提升土壤肥力,则要在原有园林的土壤结构基础上进行及时地松动、除草或添加养料等处理。
        通过除草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土壤消耗,保证原有植物能够始终保持充足的养分和水分,且可以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率,避免杂草对园林植物造成的阳光遮挡;通过松土可以适当加大土体的内部孔隙,保持良好的通透性,保持或提高土壤的肥力。
        2.2施肥
        合理补充植物养分的基本方式就是施肥管理。苗木在生长养护阶段往往需要不同种类和不同用量的特殊肥料,这需要有经验有技术的技术人员认真分析植物需求,调整合适的肥料以供补充。特别是当苗木处于初长时期和发育时期,要特别控制施肥的效果,并对植物的根部和叶部分别采用科学的施肥措施,以维持植物生长周期的正常运行。
        2.3灌溉养护
        灌溉是帮助植物吸收水分的重要方式,园林中的植物往往需要不同用量或不同间隔的水分灌溉,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植物的成长,需要设计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使植物具备较好的生长状态。目前以喷灌和滴灌等较为常见,其需要依照土壤和苗木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技术选择。喷灌操作要使用压力设备将水分喷洒到空中,该技术可以减小施工负担并可以控制水量的喷洒,使植物能够较为均匀科学地获取水资源,但设备造价较高,无法在强风区域顺利地开展工作。滴灌操作要将水流引入到出口孔径较小的滴管中,这可以极大程度上节省水资源,并能针对性地完成植物根、茎、叶等特殊部位的补水工作,利于植物快速地补充水分。
        2.4修剪
        修剪对于植物成长的各阶段都有着积极的养护意义,一般要分季节、分时段、分方法地进行修剪操作,可以帮助幼苗快速地生长,又可以延长植物的成熟期,并维持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效果。园林植物的修剪要实现刺激枝芽萌发、保证养分供应、修复贫弱枝干等目的,要依据植物特性,并在合理范围内去除枯枝断枝和轻剪枝条顶梢,保证修剪的有序性,提升园林内植物的整体美感。
        2.5病虫害防护
        在植物进行栽培过程中,对苗木影响最为严重的就是病虫害。通常情况下,生物措施要比化学和物理的优势作用更为显著,不仅对环境的污染更小,成本也较低,可以发挥长时间作用,在今后病虫害防治中更应该加强对生物措施的应用。
        3结束语
        随着绿色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的不断成型,人们对城市绿化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需要进一步加强园林施工及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其观赏性与生态效益,促进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谭好国,栗宁宁,韩庆军.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中国林业产业,2016,(04):262.
        [2]陆群芳.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的运用实践[J].科技风,2015,(09):174.
        [3]王耀辉.园林工程施工及植物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3,(10):176-177.
        [4]李洁.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4,(16):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