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过程管理刍议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吴楠1 任广起2
[导读] 摘要:水利机械是水利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对水利施工效果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1.身份证号码:41150319840726xxxx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2.身份证号码:41142519870330xxxx  河南省安阳市  455000
        摘要:水利机械是水利施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对水利施工效果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水利机械管理效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水利机械的使用效果,进而对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好水利机械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过程管理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一、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过程的使用特点
        水利机械是水利施工顺利进行的必要保障,同时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的各个环节当中均有一定程度的应用。在水利机械应用过程中,机械管理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水利机械的使用方式及管理方式,保证水利机械设备发挥优势作用,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露天作业
        水利施工现场为室外,主要在露天环境下进行作业,机械设备也处于露天环境下运行。与室内运行相比,露天施工容易受到周边环境以及天气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施工条件相对较为恶劣,所以在水利机械选择时,应选择一些质量相对较好的机器设备,避免水利机械受到工作环境的影响,导致水利机械出现故障。
        2、机械技术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水利工程的工程量相对较大,作业面以及作业环境的特殊性也相对较强。因此为了使水利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在水利机械选择过程中,应选择技术结构相对较为复杂的水利机械,这就要求操作人员的操作技术以及操作水平需要满足要求。
        3、设备工作的流动性较大
        由于水利工程项目规模相对较大,并且工程施工范围相对较广,跨度较长,因此一些水利机械经常会在不同的施工段中投入使用。对于施工单位来说,机械成本的相对较高,并且许多机械不是一次性使用的,在工程完工后,机械设备会运送至另一段工程中继续投入使用,这就会导致水利机械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流动性相对较强。
        二、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过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现阶段,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大多为老式设备,同时缺少完善的机械管理制度,这对水利施工过程埋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例如,挖掘机在日常工作当中,由于挖斗会产生巨大的挖掘力,导致其主臂钢结构会产生一定的横向以及纵向拉伸,因此主臂钢结构的质量较为关键。假使出现质量问题,将会对施工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由于其自身特性的影响,机械的流动性相对较强,这就会直接提高机械管理的难度。同时,一些施工单位的管理部门建设存在着一定不足,一些规章制度也不够完善,一些单位在设备购买后没有及时登记在账,这就会导致企业内部资产出现流失。因此,针对这些问题,企业应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机械管理制,并对相应的机械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同时做好机械使用以及保养工作的相关规定,尽可能的完善以及优化管理流程。
        2、机械操作人员个人素质有待提高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的专业能力普遍有待提高,个别操作人员的缺少一定的工作积极性以及主动性。一些关于操作人员设立的上岗要求难以效落实,许多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较弱,甚至出现无证上岗的现象。部分操作人员对整个机械设备的了解程度不足,造成在操作过程中会出现各项的问题,这也是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操作人员对操作安全相关规章制度了解程度不足,当操作过程中出现紧急状况时,缺少相应的应对措施解决,这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一些操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在工作过程中时常,出现抽烟或聊天等现象,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安全隐患的出现。


        3、维修工作仍需完善
        现阶段,许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都缺少相应的设备运行以及维护意识。通常情况下,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后才去进行维修,设备的故障预防以及保养工作难以有效落实。在施工时,许多施工单位对机械设备的故障及老化问题难以及时发现,很难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当设备出现问题后才开始进行处理,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受到的浪费。此外,一些维修人员缺乏节约意识,对于可再利用的部件没有进行再利用,导致零件受到浪费。
        4、机械设备使用方式存在不足
        一些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机械保养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施工中,设备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造成设备过早的破损,甚至报废。工程负责人及机械管理人员忽略了的设备使用长远利益,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将会带来更高的机械设备维修费用,同时也会导致水利工程的进度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加强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过程管理方式
        1、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科学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是管理人员执行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保障,同时也能够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并且,完善科学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还能够对,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进行约束,使其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管理。所以,在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完善过程中,需要是使管理制度能够涵盖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且需要与操作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自身利益相联系,进而对操作人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同时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施工单位还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进行统一规划,使机械设备由专人进行负责,明确管理人员的自身职责及义务,充分发挥出管理人员的自身职能。使各个管理人员能够相互配合,以规章制度为标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效果,进而有效提高机械化施工的整体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员工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当中,进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提升管理人员素质水平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也是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一项基本要求,同时也能够对整个工程的机械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对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不同机械设备的特点、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机械设备的工作原理、管理工作的相应流程。通过完善的培训工作能够使管理人员充分掌握设备的各项使用方式,并对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同时,当设备出现故障时,管理人员能够凭借自身的专业能力对故障进行解决。并且,施工单位还需要对管理员进行一定程度的思想教育,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职业道德,使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工作时更加的认真负责。
        3、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
        机械设备的维修及维护工作是水利机械管理过程的重要环节,想要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操作人员需要充分掌握机械设备的使用年限、运行状况以及运转周期,进而制定完善科学的设备保养维修计划。在设备正常磨损期间需要进行有效的维护及保养,进而有效提高机械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充分掌握机械设备的磨损规律,制定相应的维修保养计划,当需要大修时,需要全面对设备进行维修。
        4、做好设备管理
        机械设备管理人员要按照施工计划,根据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科学制定设备使用计划及维修修检计划,根据不同施工环节对设备的需求,对机械设备进行科学的分配,使设备能够得到科学有效的使用,避免出现过度使用的现象。
        结语:综上所述,水利机械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过程,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根据施工情况及施工要求,制定科学的管理计划及维修养护计划,同时要加强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加大设备日常管理,进一步提高水利机械在水利施工过程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坚强.水利水电施工中机械设备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6(2):161-162.
        [2]张林坤.水利水电施工机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2(11):85-86.
        [3]戴宗伟.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材料管理研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9):139-1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