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趋势 黄飞彪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黄飞彪
[导读] 摘要:在建筑项目实际施工中,给排水是很重要的工程之一,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身份证号码:13082719940610xxxx  河北省承德市   067600
        摘要:在建筑项目实际施工中,给排水是很重要的工程之一,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手段与工艺手段进行建筑给排水施工管理,可以满足建筑结构的不同功能与需求。现阶段,在高新技术手段、新型材料与设备的支持之下,我国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改进;发展趋势
        引言: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期,给排水建设也随之快速发展。为了跟紧时代步伐,满足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给排水工程工作重心发生了转变,以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探讨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对加快其技术改进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给排水管道材料选择问题
        材料的选择是给排水施工的重中之重,管道的材料可以决定给排水工程的总体施工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管道使用的效果。给排水工程施工材料较多,包括节水设备、管道材料、阀门配件和排粪装置等。目前给排水主体管道材料均以强度很高的钢材为主要材料,但是钢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腐蚀生锈,特别是作为给排水管道材料,管道长时间使用发生老化后会严重影响水质,甚至造成安全隐患。但新型的塑料材质虽然耐用性较强,但噪声很大,且影响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施工情况选择管线材料。
        (二)管线设计不合理
        随着人们用水量的逐年增加,传统的给排水管线设计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建筑的使用标准和要求。在居住面积不断扩大的过程中,给排水管线应该随之延长,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设计方法进行施工,会使末端水管噪声明显增加,而且无法确保水压的稳定性。如果持续性的增加水管压力,会使底层用户水压过高,且发生用水高峰期水流较慢的现象。
        (三)漏设倒流防止器
        城市建筑的供水管线均是从城市给水网的不同管道接入的,为有效避免建筑供水发生倒流的现象,需要在引入管上安装倒流防止器,以避免给水网的污染。这样建筑供水干管便成为了城市供水网的一条连通管。但是在给排水建筑施工设计过程中经常发生倒流防止器漏设的情况。这样会造成管内流通水向压力较小的接口处流动,造成水表倒转甚至污染给水管道。
        (四)地漏设计问题
        地漏的设计是建筑给排水设计的重点内容,但很多地漏的设计均千篇一律,不能充分考虑现场情况。地漏应该经常排水,若排水频率较低会造成地漏内的水出现干涸的情况,导致有害气体进入室内。且目前在厨房是否设置地漏方面还存在争议,从使用安全方面来考量,还要更加系统的考虑地漏的实用性,从而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及发展趋势
        (一)科学选择给排水施工材料
        给排水施工材料与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密切相关,选择的材料越好,则材料性能越好。因此,在施工选材方面,施工单位应该改变传统的施工理念和习惯,提高选购材料的科学性,尤其是在选择节水设备方面,应该选用耐腐蚀的复合塑料这种新型材料,以改善传统材料在阀门管接头和开关泄露方面的问题。也可以选择新型节水设备,例如“充气式水龙头”,具有国家认证的“充气式水龙头”能节水30%,该种水龙头在给水部分增加了起泡器,可以增加水中的气泡含量,起到节水、柔和水流和防溅的作用。另外,高层建筑应该尽量选择螺旋管,从而最大程度上降低排水管噪声污染。


        (二)完善室内排水管线的设计
        室内排水管线的设计应该从建筑的用水量方面着手,在设计之前应该科学的预测该建筑用水需求,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较大直径的管道,从而避免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堵塞现象。同时应该在地下排水设计方面更加追求科学性,通过科学论证和设计后准确接入城市管线。排水管道设计时应该避免使用区域的混乱接入,并且合理的控制水流速度,在此基础上选用UPVC螺旋管,这样可以降低管道噪声污染。在施工设计方面应该加强监督和管理,监管部门应该加强对于设计的综合评估,且保障评估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以保证给排水施工工程的顺利开展。
        (三)安装倒流防止器
        倒流防止器是一种采用止回部件组成的可防止给水管道水流倒流的装置,在建筑供水管线和城市环网管线之间一定要注意设置倒流防止器,从而避免水表倒转和污水回流的情况出现。目前我国主要使用的倒流防止器主要是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和减压型倒流防止器,按国家标准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和减压型倒流防止器的水头损失应分别小于3米和7米。安装倒流防止器应该考虑建筑地区的实际情况。例如江苏等年降雨量较大的南方地区经常出现地下水位高于给水管线的情况,如果选用低阻力倒流防止器可以选择提升排水口,高出地面300mm,结合排水口向下的安装方式。这种安装方式可以在阀门井短暂淹没的情况下保证排水出口不被淹没。
        (四)地漏管道设计的改进
        地漏管道的设计应该符合国家规定,科学的计算存水高度,在安装地漏时应该选择存水量高且水封不易被蒸发的地漏。地漏要联通排水管道,且确保地漏内持续有水,不发生干涸的现象,同时在地漏的设计方面要充分考虑厨房的特殊情况,鉴于厨房散落地面水流量较小,可以考虑人工清除,因此厨房内可不设置地漏。若厨房不设置地漏,应该设计具有溢流孔的洗涤池。若厨房外连接阳台,可以考虑设置地漏,厨房地漏可以与阳台联通,即厨房与阳台共同进行找坡作业,将厨房坡向阳台,厨房一旦遇到突发水量较大的情况,使水流从地漏流向阳台。也可以选择在厨房外墙的位置,将地漏穿墙后与排水立管相连。厨房若选择设置地漏则要充分考虑水封的问题,合理的选用水封材料和设计水封位置才能保证水流稳定性,也能避免水封干涸造成厨房污染。地漏的设计应该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满足存水高度,充分考虑地漏内水分蒸发的问题。另一方面,合理进行防水作业,无水封地漏要注意雨水收集,加强雨水回收。
        (五)智能化
        从当前科技的发展实际来说,各类高科技技术被广泛应用,推动建筑给排水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实现了智能化以及技术化等。在实际应用中若想发挥智能化的作用,必须要做好建设环节的把控。这需要加大对建筑给排水技术应用的综合分析以及把控,细化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内容。若发现智能化给排水系统建设时存在问题,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加大对施工技术的深度分析,保证施工环境能够获得全面提升,为系统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高质量的方案。开展系统建设时,做好数据信息的精细化处理,确保作业方案具有可行性以及安全性。除此之外,还需做好系统建设质量影响因素的全面把控,比如机械设备和材料等,确保作业质量达标,以减少后期运行时漏水,及能量损失。
        结语
        建筑给排水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程内容,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生活水平与环境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建筑给排水技术在发展中要不断的创新优化,要合理的应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这样才可以实现全面化、健康化以及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臧文龙.建筑给排水设计常见不足及改进[J].科学技术创新,2019(26):134-135.
        [2]黄帅.研究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居舍,2019(15):53.
        [3]贾晓军.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发展[J].居舍,2018(24):68.
        [4]秦继敏.高层建筑排水给水的工程设计方法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