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秦维松
[导读]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水力发电、农田灌溉、蓄水、排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我国水利资源分配科学合理性。
        桂林市青狮潭水库灌区管理站  广西省桂林市  5412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作为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水力发电、农田灌溉、蓄水、排涝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有效提升我国水利资源分配科学合理性。但在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基于此,文章先是简阐述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难点,随后分析了工程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最后针对此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改善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增强河流通航能力,提升水力发电量的重要举措。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具有施工周期长、技术范围广等特点,因此探讨如何强化对其的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工程建设质量,这对于我国水利水电工程的长远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
        1、水利水电工程管理难点
        1.1施工涉及领域范围广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周期长、施工涉及领域范围广、施工内容也较为复杂,并且在施工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影响,比如周边环境、地质水文条件以及气候因素等。不仅如此,在满足水利灌溉、水力发电等要求的同时,还要考虑工程节能环保以及避免干扰周边交通等情况。同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对不同的施工专业进行协调。这就使得水利水电工程所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也比较多,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管理难度也随之加大。
        1.2缺乏统一可量化的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在管理方面缺乏统一可量化的标准,不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间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实际管理过程中呈现出的形式也比较多样,不确定性强,缺乏可量化的标准,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难度。
        2、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低
        施工材料的质量决定了工程的质量,也是保证工程安全性的重要因素。当前,施工材料的质量尚未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标准,对于工程所用的材料欠缺审查标准,导致后期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其次,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管以及质量鉴定工作落实不到位,相关检验人员对材料的关键性能指标的把控不好,缺乏专业的材料性能知识,无法对材料的质量作出综合判断;另外,某些施工单位存在着偷工减料的问题,豆腐渣工程频现,严重危害到工程的建设。
        2.2施工技术不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大多周期长、工序复杂,涉及人员、物料、款项多,因此在招投标之时,竞标方应提供本次工程所涉及的技术工艺以及完整的图纸,一般的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开挖建筑物基础、填筑土石坝体、处理基岩灌浆等工作,各项工作之间相互独立有独特的技术规范,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目前仍有很多施工人员在施工技术的运用和操作上存在不规范性,说明工人的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2.3安全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是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的重点,因为水利水电工程通常是在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区域展开,水流湍急且地势险峻,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在实际工程管理当中,不仅仅是现场施工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也存在不足,导致其安全管理工作没有落实到位,从而增加了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
        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其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3.1建立完善的施工材料质量控制标准
        对于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必须完善材料的质量标准,对原材料的关键性能进行重点监测。施工材料的采购人员以及工程管理人员需要严格依照材料的质量标准体系进行采购和审查,对于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必须严格控制,避免其进入到施工现场,从源头上保证施工的质量。

另外,建立施工原材料检测区,材料检测人员不定期对进场的不同批次的施工材料进行抽样检测,对各批次的材料质量作出综合性评价,并交由施工人员检验。经过双方鉴定合格后,才准许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使用,不合格的材料,一律退回或者销毁,保证施工质量。
        3.2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力度
        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施工实际,加强对施工技术的控制力度。以蓄水池工程施工为例,具体施工工序为土方开挖、底板施工、板墙施工、上部结构施工及土方回填施工。必须严格按照上述工序施工,落实施工细节。比如针对钢筋混凝土板墙施工是加强泵房下部与蓄水池施工的重要工序,应先进行内侧模板支护,再进行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外侧模板支护,随后完成脚手架搭设,再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不得颠倒工序,否则会对最终混凝土浇筑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施工人员应熟练把握每道施工工序重点,比如上文提到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应能够把握混凝土振捣时间、振捣插点,避免出现漏振、振捣不足等问题。针对每道施工流程,应实施三检查验制度,先由施工人员自行检查,后由下一道施工工序班组与专业工长进行互检,最后交由专职质检技术人员进行终检。若上一道工序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要求,严禁开展下一道工序施工。针对不符合工序质量的施工项目,应严格按照规程规范要求进行返工解决。
        3.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实际施工较为复杂,在施工现场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因此管理人员需要在正确识别各种安全风险的同时,采取针对性的安全管理策略,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实效性。
        一是技术能力因素,由于部分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施工知识与技术能力,安全施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最终引发安全施工施工问题。针对这一因素,需要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知识普及,进一步强调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引导其学会正确佩戴安全防护用具,要求其严格按照规范安全施工进行操作,有效保护施工人员安全。
        二是安全管理管理体制度不完善,比如相关领导者对于安全施工重视程度足,缺乏完全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相应制度落实力度不足。针对这一因素,就需要项目部提高对施工安全的重视程度,建立完善的安全生产安全体系,结合施工人员不同岗位性质,做好安全施工职责划分,自上而下层层落实,自下而上层层保证。
        三是不良施工环境因素,比如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是人机交互的复杂环境,若施工平面布置不够科学合理,不仅会严重影响正常施工进行,还很容易带来各种施工安全隐患。针对这一因素,需要结合施工需求实际,保证施工平面布置的功能合理性,既能方便现场运输,又便于进行交叉施工,同时尽量减少临时设施搭设数量。
        3.4完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体系
        首先,应当对现有的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并不断完善体系,保证施工过程中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构建科学的施工质量控制的监管标准,制定明确的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目标,建立完整的监督管理措施,公开工程项目质量规范标准,利用好社会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
        另外,还应建立权责统一制度,明确各施工过程的责任人的权利与责任,从而使管理人员提高责任意识,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同时人们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及工程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发生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对此,有关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水平,才可以有效提高和保障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龙进发.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J].福建质量管理,2020.
        [2]丁访磊.探析水利水电工程的管理问题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运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3]常燕.水利水电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问题探析[J].魅力中国,2020.
        [4]王龙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