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建设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20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持续加快以及整体国民经济水平的稳步提升,我国建筑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时机。目前来看,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主要是借助了经济形势与社会环境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当一切外部有利条件都相对减弱的情况下,我国建筑业要继续保持稳定、健康、持久的发展势头,就必须从自身管理工作抓起,确实做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只有这样我国建筑行业才会拥有永不枯竭的发展动力,才能走得更远、更稳。本文就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和对策作以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对策
1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指:从建筑工程项目立项开始,经过招投标、整体规划、设计、工程造价、施工、竣工验收、房地产及其他建筑专业的管理,最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实现“质量良好、成本低而效益高”的根本建设目标。目前,我国全面实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而且相对缺乏系统、专业、深入的理论研究与探讨,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弊端、漏洞较多,急需得到有针对性的改进与完善。总体分析,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管理体制不健全是尤为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体制要设置功能齐全的项目管理部门和机构,并根据工作的实际需求分别配备数量不等的人员,以满足工程管理中各项具体工作的要求。
1.2管理制度深入性不足。
近年来,我国中央和地方各级建筑行业主管部门逐渐加强了对建筑行业的监督与管理力度,并相继颁布和出台了一系列建筑工程管理文件和相关规定。建筑行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全部是由国内著名的建筑行业专家、学者、主管部门领导具备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共同研究、讨论,经过反复论证最终确定下来的。但是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在下发到各建筑工程单位以后,大多变成“一纸空文”,其作用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建筑工程管理制度浮于表面、难以深入,是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难题之一。
2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
从表面形式来看,我国建筑行业呈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是国内部分建筑行业专业管理人士通过对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后发现,我国建筑行业管理工作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甚至部分地区出现了“停滞”发展的状态。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1 主观因素
世界一切事物的发展与进步都是主观因素起决定性作用的,如果在人的主观意念中排斥新事物的萌发,则必将扼杀这一新事物的成长和壮大。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前景也难见光明,究其根本原因,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意识中排斥先进、科学的管理理论与方法有极大的关系。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坚持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在他们的主观意识中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完全可以满足现阶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无需耗时、耗力去进行修改与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主观上不支持和配合管理制度的制定、管理体制的建立、管理责任制的明确、管理任务的具体化等工作内容,我国建筑工程整体管理水平较低的现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2.2 客观因素
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除建筑工程单位自身以外的一些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因素。首先,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监督与管理的力度不足,是影响工程管理的一个重要客观因素。政府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具有协助建筑工程单位加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但是由于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难以全面实施和落实。其次,由于我国工程监理单位及监理体制的起步、发展较晚,也无形中成为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之一。
监理单位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独立第三方参与者,其具有独立开展建筑工程全部项目审核与管理的权利,是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管理进步的新型体制之一,但是多数监理单位心甘情愿的被施工单位“束之高阁”,也就失去了监理的意义和效果了。综上所述,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的客观因素多是来源于外界,并且也较易得到解决。
3 新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
近年来,在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由于国内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缺乏,导致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始终难以全面确立。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的建立是一个专业性十分强的问题,必须由资深的建筑学科专家和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共同来组织实施,才能最终实现。在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建立的过程中,首先要充分借鉴和学习国内外建筑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理论,还要积极吸取世界上先进的建筑工程管理思路与方法,并对各方面资料加以综合和整理,以实现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建筑行业实际情况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只有以健全的工程管理思路体系作为建筑工程总体管理水平提升的基本保障,才能确保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1 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
管理理念是管理水平提升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也是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元素之一。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表面层次的内容较多,而相对忽略了对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和意义的研究与分析,这是极其不利于我国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发展和进步的。现代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主要是针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而言的,即对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进行适当的革新与完善,并要不断的填充现代化的管理元素和思想,以彻底实现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但是,在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发展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发展的速度与方向,创新发展的速度要适中,既不要冒进,又不要停滞不前;发展方向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不要片面追求新理论、新观点、新思想,而是要结合中国国情,逐步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
4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4.1 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质量管理意识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管理人员是关键。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批具有专业的工程管理技能的创新型管理人才队伍。一方面,要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吸收具有专业管理素质的管理人才,,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提供保障。另一方面,要尽可能采用优质的施工队伍,对现有的管理员工进行培训,加强他们的管理技能,提高他们的质量管理意识。既包括对管理专业理论知识的培训,同时也要包括对实践能力的培训,以及对质量意识的培养。当然,可以根据不同员工的需要各有侧重。通过培训可以促使老员工不断地学习现代管理理论知识,从而掌握先进的管理技能。除此之外,与《建筑法》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也是培训的重要内容。
4.2 要加强图纸的会审制度图纸会审是建筑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可以说,图纸是进行施工的重要依据,通过图纸会审可以发现、纠正错误的建筑行为。因此,建筑工程在开始施工之前,必须加强对图纸的会审,通过认真、全方位地审阅建筑图纸,便于及时发现建筑工程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的因素,并对其进行修改、更正。如此一来,便可以充分地开展前期准备工作,把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里,从源头上防止质量问题的出现。
4.3 规范管理建材市场,采用优质的建筑材料加强材料的检测工作,要求选择质量好的厂家,确保质量好的材料货源,为建筑工程质量提供基础保障。对建材市场进行生产与销售的整顿也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要建立实行建筑材料检测机制。对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评定,严把质量关,防止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在工程中使用。而材料的运输、仓库管理也是确保材料质量工作中必须重视的。
结语:
综上所述,要使建筑工程按时按质完成、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施行科学而严密的工程质量管理。我们要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建材管理、管理模式等这几个因素出发,加强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李忠权.浅论城建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科技与企业.2014(01)
[2] 刘菁,赖芨宇,孙晓丹2.基于物元分析法的施工项目管理绩效评价模型[J].工程管理学报.20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