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方建筑设计院 150001
摘要:当前,社会公众不单单关注于温饱问题,而是将焦点转向如何改善居住环境方面。从某种角度来说,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直接决定了居住环境品质。为此,全面探究建筑学中规划与设计方面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建筑学;规划和设计;居住环境
引言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说,充分发挥建筑规划的基础作用,以及建筑设计的载体作用,有助于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下文就将论述建筑学的基本概念,介绍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分析建筑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最终给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
1建筑学的基本概念
建筑规划更多的是指对建筑功能的规划。通过系统性、规范性的对建筑功能进行规划,进一步凸显建筑物的实用性与审美性价值。建筑规划人员要立足于使用价值角度,做好整体规划工作,充分发挥建筑物的实用价值。建筑设计是建立在建筑规划基础上的。建筑设计人员既要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又需尊重业主方的需求,开展平面结构设计与空间布局设计,确保建筑功能满足基本需求。
2建筑规划设计对城市建设的重要作用
2.1有利于城市发展
建设建筑之前如果没有长久规划,不仅会对城市整体功能产生影响,而且也不利于城市正常运转。在建筑使用过程中随意更改建筑用途,会对城市布局造成影响,从而制约城市发展速度,同时也不可避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公共安全也因此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所以,在建筑建设之前需要对建筑进行必要规划,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建筑建设质量,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建筑按照规划使用,在解决好各项矛盾的基础上确保建筑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促进城市发展。
2.2有助于城市环境改善
建筑在建设之前是否进行合理规划,将对城市建设规划、城市生态、城市园林景观、城市卫生等造成影响。在实际建筑规划设计当中,包括建筑之间的距离、建筑高度、建筑容积以及建筑绿地,一般会对这些内容进行科学合理控制以便达到城市整体布局完善的目的,在保证城市整体环境优化的同时,完成对城市景观的建设。确定城市景观建设要在整体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以便城市景观建设符合自然环境发展规律,并确保城市景观布局的科学合理性。
2.3有助于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做到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是确保城市进入可持续发展循环的有力保证。在建设建筑之前做好建筑规划工作,会使建筑工程建设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城市空间的合理利用并且能节约城市用地,在此基础上能有效保证人口和生产力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布局合理化。建筑规划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要素,在科学合理利用城市资源的同时,也能协调好城市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
3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环节存在的突出性问题
3.1使用者参与程度较低
从建筑学角度来说,拟定建筑设计任务书是建筑设计的重点内容。同时,建筑设计任务书能够如实反馈业主方对建筑物功能的多元化需求。事实上,绝大多数项目使用者对建筑规划设计的参与程度都较低,甚至是完全未参与建筑规划设计。这使得建筑规划设计方案无法满足使用者的基本需求,出现一系列问题,对整体工程造成极大的阻碍。
3.2建筑设计风格趋同化
建筑设计除体现功能特征以外,还应严格把控设计风格。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面貌日新月异,但建筑设计趋同化、模式化,缺乏个性化特征。由此可知,只有创新建筑设计风格,凸显个性化特征,才能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3.3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内容交叉
通常来说,建筑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先决条件。在初步设计环节,必须进一步明确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本质性差异。然而,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内容交叉,使得二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化。另外,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人员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交流,这也极大的影响了规划设计成果的实用性。
4完善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具体策略
4.1加大对建筑物体量与形式的研究投入力度
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总数居世界前列。为此,在开展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口基数问题。尽管我国疆域辽阔,但人口总数不断膨胀,人均土地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为节约城市内部空间,增强城市规划建设的美观性,建筑设计师应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空间,增大空间利用率,打造兼具节约性和美观性特征的建筑物。不得不说,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设计工作的难度。以老式住宅建筑工程为例。通常,老式住宅建筑工程多为七层结构。但随着城镇人口总数的快速膨胀,为节省城市内部空间,建筑设计师逐步开始规划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一方面满足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率,顺应集约型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4.2合理开发与保护自然资源
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锐减,生态环境污染恶化。尽管现代化住宅建筑设计满足城市发展需求,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平衡,进一步加剧了建筑规划设计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
在全面贯彻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大环境背景下,只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才能推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为此,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务必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利用限度,优化自然资源配置,推动建筑行业与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协同进步。
4.3以城市规划为核心开展建筑设计
当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且建设规模不断扩张。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建筑规划的难度。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如果盲目注重整体住宅工程建设,对周边生态环境规划缺乏重视,则极易破坏城市规划平衡性和稳定性,使住宅工程造型与周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这不仅无法满足城镇居民对居住环境舒适度的要求,也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方针相悖。为此,在建筑设计中,要全面掌控城市规划基本要求,确保建筑物与周边环境的统一性和协调性,进而实现现代化城市建设发展目标。
4.4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建筑规划设计师应当注重现代化城市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性,具体内容如下所述:①从全局角度出发,全面了解城市生态系统架构,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维护城市规划设计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严格控制城市内部空间环境容量。环境容量主要包括人口容量、土地容量、交通容量和绿化容量等。在环境容量控制过程中,要严格掌控上述各类指标。③在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城市生态结构,对城区、郊区、城乡结合区实行功能规划。④协调处理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城市所处大环境角度出发,对空间布局与现有资源展开统筹规划,以此维系生态系统平衡,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获知,在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中,我们要积极协调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内在联系。一方面确保住宅工程设计满足标准要求,另一方面推动城市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进步,进而为构建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城市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德江,陈雪,陈岩磊.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5).
[2]张婷婷.建筑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19(6).
[3]游光瑾.浅析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联系与协调[J].建材与装饰,2018(39).
[4]王斌斌.建筑学中规划和设计问题解析[J].山西建筑,20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