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规划设计院 中山市 528400
摘要: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发展,都要强调绿色和环保,所以说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就基础设施规划设计的具体分析来看,要实现设计的科学有效,需要明确设计的具体目标以及方向,这样,设计的内容确定会更加清晰、全面,最终的设计完善性也会显著的提升。文章对中山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做分析与讨论,旨在为实践工作提供指导与帮助。
关键词:中山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
进入21世纪以后,城市发展的速度有了明显的加快,城市发展中的弊端和问题现象也表现的更加突出,所以较多城市围绕可持续、和谐发展的理念提出了城市区域“绿色”发展的远景规划。中山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是中山积极响应国家“海绵城市”建设而开展的专项规划,是让中山弹性适应环境变化、自然灾害、城市内涝的指引性规划,以绿色基础设施为基础,重建中山接近自然水循环的过程。强调规划设计,实现中山城市、社区、乡村的绿地融合,这于中山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山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必要性和价值分析
就中山市绿色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设计分析来看,其有必要性,也存在着突出的价值,对必要性和价值做分析可以对具体设计的意义有更深刻的理解。
(一)必要性。就具体的规划设计来看,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上面:1)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免受城市扩展侵害。2)绿色基础设施可以保护中山市山、河、海、岛、田特色资源。3)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弥补绿道网生态效益不足。4)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满足生态文明、国际宜居城市建设的需要。5)绿色基础设施可以提高中山市综合竞争力。6)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增加城市居民休闲、旅游活动空间。简单来讲,绿色基础设施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必要。
(二)意义。就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来看,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价值:1)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发挥生态环保功能,构筑良好的区域自然生态网络,保护、改善区域生态环境,降低各类灾害的破坏力和危害性。2)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可以充分的利用本地山脉、河流、海岸的走向和湖泊、丘岗、农田的分布特点,维持和保护自然格局,系统、完整地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延续和发扬岭南文化精髓。3)绿色基础设施可以发挥在城乡之间、城镇之间以及城市不同组团之间的生态隔离功能,引导城乡形成合理的空间发展形态,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二、中山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策略
基础设施网格构建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就该内容的实施来看,需要强调如下工作:1)绿色基础设施评价体系构建总体思路明确。在基础设施网格构建中,通过评价体系的具体建设对网格构建进行分析,这样,网格构建的具体内容科学性会更加突出。2)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生态格局是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设计的重要参考内容,对此部分内容进行安全性分析,这对于具体的设计科学性有重要的价值。3)强调空间分布局的分析。空间分布局的分析与掌握可以为网格构建提供基本的思路。
中山市在基于基础网格构建规划将自身绿色基础设计为4个基本的功能区,具体为:1)生态涵养区,其主要的目的是生态保育,形成天然的绿化隔离带及生态屏,比如长江库区水源林自然保护区。
2)控制开发区,该区域的规划需要考虑与生态涵养区的生态联系,在开发该区域的时候需要在注意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同时考虑开发建设的成本问题。,比如中山市崖口省级湿地公园等。3)适度开发区,适度开发区的功能是有效衔接建设区与生态保护区,为城市的生态发展预留弹性空间。4)适宜开发区,该区域可以进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及公共设施的建设。比如逸仙湖公园、孙文纪念公园、紫马岭公园、岐江公园、中山公园等均处在适宜开发区。
三、中山市基础设施整合策略
就基础设施整合规划的策略分析来看,其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分别是生态网络保护等级的确定、连通优化总体景观布局和挖掘复合多元功能价值。
就生态网络保护等级的确定来看,首先是划定生态控制线。结合绿色基础设施综合评估和生态控制线内各类用地的空间界定和管理要求,划定生态控制线分级管制边界,确定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划定一二级保护区之后,需要优先控制并恢复完善一级保护区。就保护区的具体控制和恢复而言,措施是:1)实行最严格的管控措施,禁止从事与生态保护无关的开发活动,以及其他可能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2)恢复和促进区域内部植被多样性。3)封山育林,保护完善大型生境斑块的形状完整性。在一级保护区恢复基础上需要弹性维护和引导布局二级保护区。
就连通优化总体景观布局来看,其主要的内容有:1)优化生态廊道规划选项。从现实分析来看,生态廊道的规划选线不仅会影响廊道的具体价值发挥,还会影响到最终的规划建设成本,所以基于多方面的因素考虑做好廊道的规划选线优化是非常必要的。2)调整并优化绿岛的选线。规划绿道以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规划选取沿线生态价值高且串联较多公共目的地的路线,形成兼具生态保育、游憩健身、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发展休闲经济等多种功能的慢性网络体系。
基于中山市的现状,在基础设施整合实践中提出了“一核、六区、五廊”的格局,具体为:1)一核:五桂山;2)六区:铁炉山生态控制区、崖口滩涂湿地生态控制区、横门-洪奇门河口生态控制区、磨刀门河口生态控制区、古镇-横栏-东升农业生态控制区、阜沙-三角-民众农业生态控制区;3)五廊:磨刀门生态廊道、洪奇沥生态廊道、横门生态廊道、石岐河生态廊道、古神公路生态廊道。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山市的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对于具体规划的实施效果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具体的规划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讨论,明确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这对于实践工作而言有突出的价值。随着基础规划的完善,中山市的绿色发展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安淇,肖华斌.多尺度绿色基础设施的弹性规划途径研究——以美国风景园林师协会获奖项目为例[C]//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8.
[2]顾钺,朱红才.南昌朝阳大桥东岸立交景观基础设施设计[J].中国市政工程,2019(4).
[3]陈力,杨晓慧,关瑞明.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及其设计策略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8(6).
[4]王琛.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陕南地区小城市开敞空间构建[J].华中建筑,2018(8):71-74.
[5]黄盈浩,龚晓浩,王雯雯.中山市城乡规划公众参与探索——以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为例[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