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的问题和对策 文湘黔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文湘黔
[导读]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其质量安全控制工作被人们密切关心。
        浙江林鸥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其质量安全控制工作被人们密切关心。经相关研究人员调查发现,工程项目中的监理工作对其质量安全控制具有重要作用。为确保其工作的高效性,相关工作人员不断研究更为规范化的工程监理措施,并稍见成效。然而,随着监理工作的不断落实,各项目工作人员逐渐发现一些不利于其工作开展的不良因素。对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结合其发展现状,重点解决这些阻碍其发展的不良因素,进而保障其项目监理工作的有效性。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监理工作;现状;解决措施
        1建设工程监理的概念
        工程监理即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基础,通过四个控制、两个管理、一个协调保证建筑工期的顺利完成,对其进行监督管理①。其中四个控制是:投资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安全控制;两个管理为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侧重的是组织协调,即为协调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换句话说,一个工程在建设之前,其负责人如果对国家出台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以及对应的建设标准不太清楚,应当与有关工程监理单位进行商谈,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监管。而对工程项目的有效监督,是政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下的必然选择,任何一个工程项目在建筑过程中都离不开监理。
        2影响当前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不良因素
        2.1监理管理市场较为混乱
        经相关监理管理工作的市场调查研究可以得知,目前我国监理管理市场较为混乱,尚未形成专门的管理体系。主要表现为:各建筑工程项目在进行监理工作时,普遍较为形式化。大部分建筑单位在实际建设中,只是为了应对相关检查而开展其监理工作。这种挂靠式的实施方案,并不能将其监理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对其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控制工作毫无作用。另外,受相关管理人员不重视其监理工作的态度影响,其监理团队较为松散,甚至很多监理团队是为应对相关检查而临时组建而成。笔者认为,这一现状严重影响其监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对其工作的有效开展极为不利。
        2.2缺少优质的监理人才
        从上文介绍可知,当前监理工作较为形式化,且队伍较为松散。这就导致建筑项目的监理工作人员普遍缺少专业化素质,不能胜任其监督管控工作。主要表现在:大部分监理工作人员对相关法律制度并不了解,缺少应有的管控手段。这一现状,直接导致监理人员在对其建筑项目进行监督管控时,并不能将其有效地与市场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这就导致其做出的对策与实际经济情况不符,其建筑单位的经济效益也常因此受到不良影响。比如,某建筑工程在进行监理工作时,只是对其质量安全方面进行监察。对于其市场实际经济情况与合同上的法律规定等方面,却较为忽视。这种现象在当代社会出现频率较高,对其监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极为不利。
        2.3监理工作的市场定价不合理
        经相关市场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监理工作的市场定价并不合理。很多监理单位在进行监理投标时,普遍将其价格压在标准线之下。例如,某建筑单位需要一家监理企业对其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监督管控,并为此向各企业进行招标。在对各监理企业进行筛选时,建筑单位通常会选择价格更低的监理企业,却忽视其工作的有效性。这一现象,严重影响其后期工作的开展,很多监理工作措施也因此无法得以实现。同时,受资金原因影响,其监理队伍的工作待遇自然也会受到不良影响。这就导致越来越多的相关专业的优质人才放弃该行业的发展,其监理队伍素质水平逐年下滑。在这种不良循环下,各监理企业收益十分低下,并不足以支撑其长久发展。


        3建筑工程监理价值与作用的发挥策略
        3.1建立健全监理管理机制
        从企业持续化发展的角度来说,监理企业必须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以监理管理机制的完善为切入点,制定完善的监理组织机构和监理工作制度,规范监理工作的开展。实践中,监理企业要做好自身管理模式应用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制度优化措施。作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之一,监理单位要明确自身的职责和内容,围绕监理业务,完善监理制度,促使监理业务高效落实。将监理责任的履行效果,同监理人员个人利益相互挂钩,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切实保障监理业务高质量落实。
        3.2优化监理工作方法
        实现持续化发展是监理企业的发展目标,实践中要注重业务能力的提升,优化监理工作,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着眼于建筑工程监理行业前沿,当前各大企业竞争的关键点为BIM技术,掌握此技术,对提升监理业务水平,拓展业务范围,起到重要的作用。利用建立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或者采取建筑信息管理技术,根据建筑工程的各类信息数据,搭建建筑模型,达到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化、可视化以及模拟化等水平,通过三维仿真模拟以及科学规划等,助力工程设计质量的提升、优化布置现场平面图等,可有效减少返工问题的发生,实现投资的节约。实例,某监理公司数字化中心参与的系列项目,包括机场项目和市政工程等,均获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90%的图纸错误得到精准排除,有效减少了返工,推进工程进度,降低了建设成本。基
        3.3加强与各主体的沟通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的开展,要注重加强和建筑安全生产各责任主体的沟通,形成良好的协作关系,保障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切实发挥监理的作用。监理日常工作中,难以避免要和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等配合,构建畅通的沟通渠道,比如利用BIM信息平台,实现各方信息和意见的有效传递,提高业务处理的效率,进而保障建筑工程生产高效有序开展,避免产生质量与进度问题等。这需要监理人员按照监理工作要求和需求,正确处理与各方的关系,认真落实质量监理和安全监理等工作,配合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强化项目效益的把控[3]。
        3.4加大监理人员队伍的建设
        目前来说,监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工作形势日益复杂,若想高效率落实建筑工程监理业务,要注重监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业务能力水平,保障监理工作高质量落实。结合当前建筑生产的实际情况,针对生产中采用的新工艺和新设备等,进行新技术应用下的质量风险与安全风险分析,提出监督检查方法,落实到实践,同设计和施工等进行有效配合,实现对问题的有效预防和控制,避免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等的发生,保障监理工作开展的效益。通过组织业务培训,针对新形势下建筑工程监理业务特点和监理手段等内容,对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全面提升监理队伍的素质水平。监理人员要具有学习意识,不断自我提升,跟随行业发展步伐,扎实业务基础,提高业务技能水平[4]。
        3.5加大监理业务的考核
        从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层面来说,监理单位起到监督管控的作用,就监理企业内部而言,也需要构建完善的监督体系,加大对业务开展的考核力度,及时优化和完善监理工作,保障监理价值的有效发挥。实践中,围绕基层监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估监理工作的效果,实施奖惩机制,规范监理工作,保障监理工作规范化、高效化落实。监理人员开展工作时,必须要严格按照监理工作制度和要求,参与图纸审查和施工条件审查等各项工作,做好建筑工程各个环节的效益把控,提供优质的监理服务。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监理机制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结合实践中出现的诸多不足,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增强监理水平,使监理工作适应建筑工程的发展,为建筑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小洁.建筑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门窗,2015(07):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