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董殿攀
[导读]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对于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咨询西北有限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对于工程高质量建设完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几点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保障措施,希望可以对业内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我国水利水电工程事业迅速发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混凝土工程是重要施工内容,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建设效果。但就目前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依然普遍存在,分析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混凝土施工高质量完成以及水利水电工程顺利投运具有重要意义。
        一、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要点
        (一)材料准备工作
        材料准备是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关键工作,混凝土本身是混合材料,组成原材料包含水泥、粗细骨料、矿物掺合料、外加剂和水等。为让混凝土施工性能得到保证,需要依照水利水电工程规范及施工要求,对原材料进行优选,对配合比进行合理设计。关键技术要点为:
        (1)水泥控制。建设施工单位应依照工程质量要求,对水泥类型进行合理选择,针对混凝土工程特殊部位,开展水泥原材料质量测试工作,确保水泥质量满足规范与设计要求。
        (2)骨料控制。应根据混凝土强度要求,详细检查粗骨料、细骨料的级配参数、质地参数、含泥量、细度模数等参数。
        (3)水控制。在混凝土拌和中,应尽可能应用洁净水,如饮用水等,在使用之前,需要检验水质情况。
        (4)外加剂控制。需要利用检测报告,检查、核对外加剂生产厂家资格以及材料生产性能,保证外加剂材料和水泥材料具有高度适应性,在外加剂材料使用之前,需要开展试验控制工作,与此同时,应对外加剂拌和时间、用量进行严格管控,让混凝土材料质量得到保证[1]。
        (5)矿物掺合料:根据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选择优质粉煤灰、硅粉等矿物掺合料。使用前须检查粉煤灰等掺合料的生产厂家及材质报告,确保规格等级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使用前须进行质量检测,重点检测粉煤灰细度、烧失量、需水量比等项目,确保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二)拌合运输工作
        在混凝土原材料确认后,应对其开展抽样试验工作,对合理配比进行科学确认,保证试配混凝土性能达标,之后可以进行混凝土拌和。在拌和过程中,关键技术要点为:
        (1)在施工工作中,需要对骨料含水率进行经常性检测、及时调整,使混凝土材料性能得到保证;
        (2)在投料过程中,应确保投入原材料数量符合搅拌机额定容量,避免因材料投入过多而影响拌和均匀;
        (3)在拌和工作中,应对混合料坍落度进行实时检测,防止有离析问题出现。
        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需要依照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需求,选择科学合理的运输方式,与此同时,还应确保混凝土运输不会影响材料均质性,避免混凝土出现沁水、离析情况,除此之外,还应尽量少减少混凝土运输周转次数,保证浇筑工作在初凝前完成。
        在混凝土运输完成后,可进行混凝土入仓,在具体工作中,可以使用镀锌铁皮溜槽作为入仓辅助,在溜槽使用之前,应对其表面光洁性进行检查,为让溜槽整体稳固性得到保证,还须在溜槽应用中使用20mm直径钢筋作为两侧骨架。


        (三)浇筑养护工作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浇筑工作中,关键技术要点为:
        (1)在浇筑工作开展之前,需要对模板质量、钢筋质量进行检查,保证其符合标准要求,浇筑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2)应依照工程建设施工要求,对最佳浇筑方法进行合理选择,让混凝土浇筑质量、浇筑效率得到保证;
        (3)在具体浇筑工作中,应保证浇筑具有高度连续性,使混凝土性能得到保证,如果有间隔存在,应尽可能缩短间隔时间[2];
        (4)在混凝土振捣工作中,应保证振捣操作与标准施工规范相符,避免有过振、漏振情况产生。
        在浇筑工作完成后,需要对混凝土工程进行科学养护,确保混凝土处于适宜湿度环境、温度环境,使混凝土性能得到保证,为让养护目标得以实现,需要保证养护措施选择合理,使工程性能满足后续施工要求,现阶段,养护措施主要包含覆盖养护、洒水养护等。例如,使用覆膜养护措施,可以让养护效果得到保证,并起到保温作用。
        以我国某水电站混凝土工程项目为例,在浇筑过程中,建设施工单位遵循分层摊铺与分层振捣原则,对单块混凝土结构面板开展三次摊铺工作,控制层厚约为25cm~30cm,控制摊铺间隔在15min以内,在最后一层摊铺工作施工完成后,可以开展首次滑模滑移操作,结合第一层混凝土材料摊铺厚度,可以保证操作规范性。在滑移后,可以对其进行人工修整、压实及抹面处理,并在初凝时开展二次压实工作。在分层振捣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振捣棒插入深度,在该工程项目中,振捣棒深度应控制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10cm,来提升混凝土整体性,有效防止有过度振捣现象产生[3]。
        二、水利水电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保障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为保证技术应用效果,建设施工单位应做好一系列管理工作,如人员管理、现场管理、操作管理、成本管理等。
        (一)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行为、意识水平、技能熟练度会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效果,会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建设质量。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应加强施工人员管理工作。首先,应组织施工人员开展技术培训活动,让人员技能水平得以提升;其次,应组织施工人员开展质量意识培训活动,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凭借认真态度实施技术操作。
        (二)施工现场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增强施工现场管理可以为施工工作高效、有序开展提供保证。首先,建设施工单位应依照施工特点、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机械设备进行合理安排,保证工作有序开展;其次,建设施工单位应严格开展材料入场检验工作与使用检验工作,对材料进行科学堆放、有效存储,以高质量材料支撑技术落实;再次,建设施工单位应对机械设备应用时间进行合理安排,并强化设备检查力度,让机械设备效能得到充分发挥;最后,建设施工单位应积极优化施工人员现场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为人员高质量施工奠定基础[4]。
        (三)施工操作管理
        施工操作管理会直接影响技术落实效果,在施工操作管理中,主要管理对象包含技术资料、技术设备以及技术操作人员等。首先,建设施工单位应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工作人员了解施工技术要点、施工技术实施策略以及施工技术方案内容;其次,建设施工单位应对技术方案进行收集整理、有效分析,以资料信息分析结果调整技术实施策略;再次,应对技术设备进行检查、维护,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最后,应对技术操作人员行为、态度进行严格管理,保证技术方案可以得到全面落实。
        (四)施工成本管理
        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需要资金支撑,因此,建设施工单位应做好施工成本管理工作。首先,在施工技术方案选择中,应对技术方案经济性进行全面考量,开展横向比较工作,保证所选技术方案具有良好经济效益;其次,在施工技术方案实施中,应严格管控设备成本、运输成本、采购成本、人力成本,防止施工技术实施出现超预算问题[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建设施工单位通过全面掌握材料准备工作技术要点、拌合运输工作技术要点以及浇筑养护工作技术要点,可以让水利水电混凝土工程高质量施工完成,通过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现场管理、施工操作管理以及施工成本管理,可以为混凝土施工技术科学应用提供保障,保证混凝土工程顺利投运。
        参考文献:
        [1]刘平华,张晓斌,孙明.小议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J].低碳世界,2020,10(05):64-65.
        [2]陈军.刍议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居舍,2020(13):26.
        [3]谢志伟.水利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中国建材科技,2020,29(02):33-34.
        [4]居官林.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居舍,2020(11):43.
        [5]孙晗.刍议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科技风,2020(08):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