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01
摘要:水资源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资源。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中国对水资源治理以及环境保护的力度都在逐渐加大,注重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加强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评价是十分有必要的,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各项资源的损耗,使中国的地下水环境长期处于良好的状态。基于此,对地下水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影响评价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评价质量的策略,希望能够对水资源的利用与环境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水环境;影响评价
1 引言
经过对大量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我们发现,地下水开发和利用与地下水环境情况存在一定的关联,在实际开展环境保护工作的时候需要对这一问题加以综合分析研究。结合分析研究的结果,制定出完善的水环境保护方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在针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实施综合评价的时候,需要综合整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其中存在的各类重点问题实施针对性的研究。运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开实施各项工作,从根本上对水环境的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加以保证,促进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不断提升。
2 我国水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
从广义上看,地下水是存在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当中的水,从狭义上看则是其饱和含水层当中的水。我国相关文献中提出地下水是地表以下的多元化重力水。2018年水利部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的地下水资源量为8246.5亿m3,相较于前两年8854.8亿m3、8309.6亿m3水资源量呈现一定的下降趋势。而2018年全国供水量高达6017.86亿m3,其中地下水源供水量976.4亿m3,占比为16.2%。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现阶段我国400个以上的城市水资源主要来源为地下水,尤其是在北方地区,65%以上的生活用水均来自于地下水。相较于地表水资源来说,地下水资源自我恢复周期较长,地下水具有敏感性、多变性的特点,尽管现阶段我国已经展开了全面监控地下水污染源治理的工作,但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其重视程度还远不如土壤治理。据不完全统计,近些年我国多个城市,如西安、上海等,均发生地面沉降的现象,而归根结底引发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在于地下水超采或者开发不合理。
3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3.1 对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
具体来说,对水质进行评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内容:①调查与评价人员要了解附近各个区域的水文特点和地质特点,以此来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这是进行评价分析的基础。②对地下水水质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与分析。在工业生产与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人们可能会对地下水的水质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地下水水质污染的破坏程度进行调查是十分有必要的。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水质的调查,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对调查的过程进行规范。因此调查人员在开展评价与调查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这些文件,对区域范围内的水质破坏情况进行准确调查,然后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采取合理的方法对水质状况进行准确反映。
3.2 对地下水水量进行评价
在这个过程当中,经常使用的方法有数值法、信息分析法、数据统计法以及环境调查法等。在评价的过程当中,需要根据区域水资源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在综合考虑目前水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开展评价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地下水的存储量与补给量是两个重要的指标,因此在评价的过程当中需要从这两个指标出发进行评价。在评价补给量的时候,需要从降水、入渗等多个角度出发探究水资源的实际补给量。在评价存储量的时候,则需要充分结合水力之间的联系来获取地下水水位的动态数据。在对地下水水量进行评价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把握区域地下水位在过去几年内的数据与信息,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分析。
4 地下水开发利用对水环境影响造成的影响问题的解决方法
地下水影响评价是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工作,这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实地调查,充分考虑各项客观因素的影响,提高整体的工作质量。为了确保地下水开发与利用当中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实用性,需要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
4.1 选择监测方法指导后续地下水的开发利用
与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结果存在关联的因素有很多,在实际开展分析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实时针对地下水位进行全面的监测。监测工作人员也需要利用恰当的动态监测方法,对含水层以及地下水位情况加以全面的掌控,综合当下各方面情况来判断模拟范围,设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目标。针对边界条件进行合理的综合考虑,设立专门的参数模型,这样才能将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作用彻底的发挥出来。借助解析法来对地下水环境加以综合分析,并将获得的信息数据存储到电子设备之中,借助电子网络进行科学、合理的影响评价,获取合理的评价结果。
4.2 加强监测工作,制定针对性的措施
加强监测工作是有效治理环境问题的必要前提,因此相关部门应当从水位、水质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地下水水资源监测,确保地下水开发的科学性与适宜性。现阶段,在种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我国水资源监测工作的质量与效率难以达到既定的标准要求,仍旧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新形势下,必须对这些因素展开深度剖析,加强监管力度,引入国外的先进监测技术以及监测系统,从根本上完善监测体系建设,使相关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技术展开综合性的监测与管理。2019 年我国在引进并自主开发先进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下,逐渐加快了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步伐,现今已经完成了自动监测设备安装工作,并在多个地区内形成数据资源共享的平台。这些监测设备充分利用了云技术、大数据等新技术,具备北斗卫星通信的功能,并应用于新疆、内蒙古等偏远地区。
4.3 选择合适的地下水环境评价方法
评价方法在环评工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合适的评价方法会严重影响环评工作获得的数据结果,直接影响到环评工作的成果质量和有效性。相较于地表水环境,地下水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在不同的地质、水文条件下,不同的评价方法可能获得截然不同的参数。因此,在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环评人员必须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采集精度更高、有效性更高的地下水环境参数,提高环评工作质量。以工业废水排放为主区域的地下水环境必然与以农业种植为主区域的地下水环境不同,不同理化生性质的污染物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工业废水的排放直接作用在地下水资源本身,农业种植导致的农药、化肥残留往往先改变地质条件、土壤条件,再经由土壤来影响地下水环境,二者的路径和所能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需要环评人员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提高环评工作的质量和有效性。
5 结束语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十分重要,也是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点。环评人员必须要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选择合适的长期监测方法,在正确认识水资源开发利用意义的基础上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更有效、更科学的体现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更全面的了解并保护地下水环境。
参考文献:
[1] 韩炜,盖晓谦.探析地下水资源的特性及其合理开发利用[J].居舍,2018(36):178.
[2] 韩炜,盖晓谦.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研究[J].居舍,2018(35):168.
[3] 秦平.论述我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其保护[J].四川建材,2018,44(11):42+46.
[4] 冉宇进,张浩.关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33(05):62-63.
[5] 徐箴.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综合技术体系分析[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36(02):185-187+190.